首页 理论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与环境光,提供照明和环境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与环境光,提供照明和环境效果

【摘要】:对于人的视觉来说,光的基本作用就是提供照明。图7-1暖光的用餐空间光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物体并予以区分。当然,这不仅需要足够的照度,还受到亮度、对比度、眩光、漫射光、颜色等因素的影响。图7-2美术馆展厅空间图7-3商业空间室内因光源的种类、布置方式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光,如直射光、漫射光、眩光等。不同的环境气氛都离不开光的作用。

对于人的视觉来说,光的基本作用就是提供照明。照明设计时,应考虑光的照度、色温、方向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例如,明亮给人兴奋、喜悦的感觉,黑暗给人恐惧、沮丧的感觉;冷光给人寒冷、凉爽的感觉,暖光则给人炎热、温暖的感觉(图7-1)。这些体验不仅是心理上的,有时还会反映在生理上。再如,摄影时用斜侧光(如伦勃朗光[1])进行男士人像摄影,可以使面部看起来更加硬朗和英气,而用正侧面柔光则可以表现少女的温柔和善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光现象,以及如何去研究、发现光现象及其规律,是环境设计师所要做的工作之一。

图7-1 暖光的用餐空间

光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物体并予以区分。当然,这不仅需要足够的照度,还受到亮度、对比度、眩光、漫射光、颜色等因素的影响。光亮度是指一个表面的明亮程度,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物体的光亮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外界所提供的光量;二是其表面色彩的深浅和质地。即使各表面处于同等光量下,光亮的浅色表面也会比深暗的无光表面(或粗糙的表面)反射更多的光线。一般情况下,物体光亮度越高,越容易被看清。空间中光的亮度超过一定极限后,光的辐射会损伤人的眼睛,反之,亮度过低,物体在视觉中会模糊不清,甚至难以看见,所以,空间中光的亮度是随着功能要求而决定的。研究表明,明亮的房间比灰暗的房间在视觉中显得开阔,因此光线的对比程度也是影响辨认物体的要点。一般来说,光线对比较小的情况下,眼睛更能看清细节,所以,光线的强弱布置和对比是根据整体空间需要来决定的,不同功能的空间有不同的设计要求。例如,美术馆对光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不会使用强度过高的光源。另外,美术馆展厅空间往往很大,一般会运用光线的明暗、阴影、投射的角度来丰富整个空间,并且整体的光线是柔和的感觉(图7-2)。而商业空间需要招揽顾客、引人注目,因此,在设计光环境时需要传递更多的视觉信息(图7-3)。

图7-2 美术馆展厅空间

图7-3 商业空间

室内因光源的种类、布置方式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光,如直射光、漫射光、眩光等。所谓眩光是指视野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有强烈的亮度对比,而引起不舒适或造成视觉能力降低的现象。眩光是影响人们观看的不利因素,如太阳光直射眼睛,夜晚开车时突然眼睛被对面车的远光灯照射,夜晚醒来眼睛被室内灯光照射等。因此,要避免眩光,就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如降低对比度、调整灯具位置、用灯罩改变灯光的投射方向等。建筑师与设计师对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光则是设计师们常用的艺术化处理手段。光对表现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色彩以及空间的导向和尺度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光在空间造型中起着独特的、其他要素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能修饰形与色,使本来简单的造型变得丰富,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对于形与色的视觉感受(图7-4)。它同时还能为空间带来生命力、创造环境气氛等,如晚会中,多种颜色的光不停变幻,可以烘托气氛。

光可以表现物体的特征。不同方向的光照射同一个物体,可以强调或减弱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甚至将三维的物体平面化。建筑中一些材料的使用,质感的对比和表现,也都离不开光的作用。光可以将金属的坚硬和光滑,以及它的冷漠性格予以精确地表达,也可以将丝绸的柔软细腻、棉麻织物的粗糙朴素等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变化光源的布置和光的组成方式等,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对空间中的光进行艺术性的设计,可以创造空间的不同气氛。例如柔和的光可以为教室、图书馆等空间营造静谧的氛围(图7-5);变化、闪烁的光则可为娱乐空间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图7-6)。不同的环境气氛都离不开光的作用。

图7-4 商业空间中灯光的效果

图7-5 图书馆照明空间

图7-6 舞台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