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原理:色彩知觉与表达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色彩知觉与表达

【摘要】:表6-1色彩的诱目性在一般情况下,红色的诱目性大于橙色和黄色,所以人们常用红色作为警告色彩。背景色与色彩的识别性有极大的关系。表6-2色彩的认识性④色彩的进退感和膨胀收缩感。色彩的表情就是色彩通过某种面貌给人一定的感受和联想。图6-8化妆品店色彩设计色彩的冷暖感还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色彩的软硬感是由色彩的明度和彩度引起的。图6-17彩度低的华丽感图6-18彩度低的朴素感⑦色彩的疲

(1)色彩的知觉。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实践,形成了一种视觉本能——一旦发现目标,就会迅速作出反应。物体的客观存在与人的视知觉有时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譬如同样大小的两个圆,一个是黑的,一个是白的,黑的就显得比白的小,这就是视知觉的差异。因此,研究视知觉的某些特殊现象,将使设计更合理。①明暗适应与色适应。

当人从黑暗的地方出来突遇强光,会看不清物体,需稍作休息等待眼睛适应;从明亮的地方进入暗处,也会如此,这便是明适应和暗适应。夜晚打开白炽灯时会明显感到偏橙黄色的光线,但当眼睛适应后,光线就变白了,这种现象叫作色适应。无论是明适应、暗适应,还是色适应,都是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不仅要避免其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要利用这种现象创造更佳的视觉效果。

②色彩的诱目性。

不同色彩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同。譬如,红色比较引人注目,白色则相对低调,不易被人察觉。这种容易引人注目的性质叫作诱目性。实验表明,五种色光的诱目性从大到小依次是:红、蓝、黄、绿、白。背景也是色彩是否醒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黑色背景下,色彩诱目性的强弱顺序为黄、橙、红,而在白色背景下,则恰好相反(表6-1)。

表6-1 色彩的诱目性

在一般情况下,红色的诱目性大于橙色和黄色,所以人们常用红色作为警告色彩。在交通信号中,红色表示禁止通行,黄灯则表示慢行,绿色则是畅通无阻的意思。

③色彩的认识性。

人们的眼睛容易识别出色彩的性质称作认识性或可读性。背景色与色彩的识别性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背景色与色彩的明度差越大,识别性就越强。在高彩度色相上,如果是黑色背景,色彩识别性的强弱顺序为黄、黄橙、黄绿、橙、蓝绿、蓝、紫,而在白色背景下,其顺序恰好相反(表6-2)。一般来说,冷色系的色可读性低,暖色系的色可读性高。属性差越大,可读性也越大。

表6-2 色彩的认识性

④色彩的进退感和膨胀收缩感。

当我们看见颜色时,会感到有些色彩是向前的,某些色彩是后退的,这种现象叫进退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某种颜色为近感色,某种颜色为远感色。色相是影响色彩进退感最大的因素:红、橙、黄等颜色都具有扩大前伸的特点;绿、蓝、紫等色则具有后退收缩感。其次,色彩的明度对色彩的进退感也有影响。一般情况下,明度高的比较靠前,明度低的则靠后,这就是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从彩度上看,彩度越高,扩张力越大;彩度越低,缩小感越强。从明度上看,明度越高越膨胀,明度越低越收缩。从色相上看,红、橙色等趋于扩张,蓝、紫色趋于收缩。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的进退感与收缩膨胀感对室内某些环境进行调整。如墙面用冷色系,墙面向后退,加大深度,看起来似乎更开阔;过大的物体可用收缩色;要突出加大某部分物体,可用暖色系列和明度高的色彩等。

(2)色彩的表情。

色彩的表情就是色彩通过某种面貌给人一定的感受和联想。比如黄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活泼与生命、黑色代表严肃沉静、蓝色代表忧郁等。

①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但是由于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联想,赋予了色彩给人的冷暖感觉。人们一般认为:红色为暖,有似火的感觉;蓝色为冷,有似冷水的感觉;绿色和紫色为中性色。不同色彩以其明度和彩度的高低而产生冷暖的变化。

色彩的冷暖感还与明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高的白色具有凉爽感,含黑的暗色具有温暖感。在暖色中,彩度高的具有温暖感(图6-8);在冷色中,彩度越高,反而越具凉爽感。

图6-8 化妆品店色彩设计

色彩的冷暖感还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越偏冷;表面越粗糙,则越偏暖。比如光滑的玉石则给人以冷的感受,而冬季的毛绒皮具则会给人温暖的感受。

设计人员对色彩的冷暖感必须极为敏感,这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色彩的兴奋感和沉着感。

一般而言,色相中的红、橙、黄暖色系列给人以刺激感,兴奋感,所以也叫兴奋色;蓝绿、蓝色给人以沉静感,故叫沉静色;绿色和紫色是中性色。白色和黑色以及彩度高的颜色常给人紧张的感觉,而这些不同的色彩所造成的兴奋感或沉静感,可以很好地为不同的空间和环境服务。在某些需要情绪激烈的场合,如文化娱乐场所、体育馆场所,可以用偏暖色系列;而在需要安静、休息的环境,则适宜用蓝色等冷色系列,如医院、卧室等(图6-9、图6-10)。

③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取决于色彩的明暗程度。一般来说,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其明度。明度高的感觉轻,明度低的则感觉重。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暖色系列略轻,冷色系列略重。从彩度上看,彩度高的偏轻,彩度低的偏重。

图6-9 名品店的色彩设计给人以不同的品牌特色感受(一)

图6-10 名品店的色彩设计给人以不同的品牌特色感受(二)

轻重感的产生也是以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的。例如,黑色的钢铁很重,于是人们便感受到黑色的东西较重。虽然,轻重感的产生原因各有说法,但我们必须清楚,色彩轻重感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图6-11、图6-12)。

图6-11 黑色的室内设计给人以沉重感(一)

图6-12 黑色的室内设计给人以沉重感(二)

④色彩的软硬感。

色彩的软硬感是由色彩的明度和彩度引起的。明度高、彩度低的色彩产生柔软感,而明度低、彩色高的色彩给人以坚硬感。白色和黑色有坚硬感,灰色则有柔软的感觉。比如大理石会给人坚硬的触感(图6-13),而灰色的沙发,触感会比黑色和白色的柔软,更有温馨的感觉(图6-14)。

图6-13 色彩的软硬感(一)

图6-14 色彩的软硬感(二)

⑤色彩的距离感。

在同一视距条件下,明亮色、鲜艳色和暖色有向前的感觉(图6-15),而暗色、灰色、冷色有后退的感觉(图6-16)。

图6-15 明亮色有向前的感觉

图6-16 灰色有后退的感觉

⑥色彩的华丽和朴素感。

色彩华丽感和色彩朴素感是由色彩的搭配和组合形成的感觉,但是单个色彩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造成华丽和朴素感。一般来说,彩度越高越华丽,彩度越低越朴素;明度越高越华丽,明度越低越朴素。因此,在色彩的搭配组合上,如多用色相差大、纯度高、明亮的色彩容易有华丽的感觉(图6-17),相反,用色相差小、纯度低、较暗的色彩容易形成朴素感(图6-18)。

图6-17 彩度低的华丽感

图6-18 彩度低的朴素感

⑦色彩的疲劳感。

在一般情况下,艳丽、纯度高、刺激性强的颜色容易使人疲劳。因此,暖色较冷色容易使人疲劳。色彩变化大、明度高、色彩对比强烈,也会让人产生疲劳感。反之,色彩单一,对比弱,不会使人疲劳会有单调枯燥感。如门、窗等部位用绿色来缓解视觉疲劳(图6-19)。

(3)色彩的对比效应。

色彩的各种视觉效果都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是红色,在蓝色的背景对比下与在黄色背景对比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也就是说,一定的色彩效果是依靠某种对比关系而成立的。

图6-19 运用绿色来缓解视觉疲劳

(4)色彩的共感性。

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并不是孤立的,往往一种感觉的刺激会引起其他感觉的共鸣,如看到红色,人们会感到温暖,看到蓝色会感到凉爽。人的感觉受到刺激后,立即引起的直接反应,称为第一次感觉,除第一次感觉以外的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称为第一次感觉的共鸣。因此,第一次感觉亦称主导性感觉,第二次感觉称伴随性感觉。伴随性感觉又叫共鸣,或共感觉。共感觉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等。

由视觉引导的主导性感觉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共感觉。尽管这些感觉系统并不与视觉对象发生直接作用,但是仍可通过视觉,因人的各种综合生活经验等造成反应。无论是建筑环境、室内环境还是包装设计、交互设计、广告宣传上,都需要充分了解和全面掌握色彩的共感性。因为,人们在一下不能了解某一种感觉时,会自然地借助其他感觉来进行联想。譬如,在一堆音乐CD片里,要挑出一盘较柔和宁静的音乐时,如果事先并不知道CD的内容,也没有文字介绍,大多数人会挑选一些绿色调和蓝色调的封面(图6-20)。

图6-20 张敬轩专辑《家园》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