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国生态建筑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认为,生态城市是指生态方面健康的城市。它寻求健康并充满活力和持续力的自然环境。早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进了建筑与大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并逐步形成了风水理论。同样,我国传统道家思想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在我国传统建筑中也有所体现,如人们会在建筑中运用大量隐喻性物件以趋吉避凶。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国生态建筑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认为,生态城市是指生态方面健康的城市。它寻求健康并充满活力和持续力的自然环境

早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进了建筑与大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并逐步形成了风水理论。在建筑规划方面,风水理论所体现出来的阴阳有序的环境观对我国及一些周边国家古代民居、村落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图1-16)。例如,不同聚落的选址、朝向、空间结构及景观构成等,都有着独特的环境意向和深刻的人文含义。再如,风景开合、空间对比、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造园艺术手法,都透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蕴。特别是造园遵循的“中和”原则,从山水诗词、山水绘画及其理论中获取启示,充分发挥传统的“有法无式”的设计理念,以达到感性与理性、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让人们在自然中得到精神的颐养。

除此之外,室内物品也可基于风水观念进行摆放,从而形成一种人与天地和谐的氛围(图1-17)。风水理论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将天、地、人三者紧密结合的整体思想。

同样,我国传统道家思想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在我国传统建筑中也有所体现,如人们会在建筑中运用大量隐喻性物件以趋吉避凶。最为典型的就是在传统的厅堂的两边各设置一瓶一镜,即“东瓶西镜”,寓意一生平平静静。还有门窗上大量图案(如万字纹、牡丹纹等)的应用,则是寓情于物,营造出充满人情味的空间。

图1-16 客家建筑——风水林

图1-17 室内物品摆放

这些思想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对“回归自然”的新环境观与文化取向有重要的启示。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并举,在融合、共生、互荣中塑造城市空间环境,并从宏观层面去认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