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有如下特色:从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看,本书密切结合我国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西南山区斜坡软弱地基,从科学修建路堤工程的技术需求出发,阐述了斜坡软土的工程特性,探讨了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变形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初步构建了强度与刚度并重、稳定性与变形兼顾的双指标设计体系,明确了典型工程对策的处治效果及机理。......
2023-10-03
本书主要通过相关文献调研,系统地对斜坡软弱地基进行科学的分类,总结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主导病害类型、成灾模式,开展计算机精细数值模拟,深入探讨斜坡软弱地基路堤横断面几何因素、地基及路堤材料性能等相关参数和工程加固措施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结构稳定与变形特性的影响,获得斜坡软弱地基在长带状柔性路堤自重荷载作用下的稳定与变形特性,系统阐述其稳定特性、沉降特征、破坏模式等工程特性以及相应的工程处治效果,并结合相关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总结斜坡软弱地基路堤设计及加固的关键技术,优化工程对策的适用范围,提出施工原则性指导意见。
以上工作主要体现在本书前两位作者近年来所指导的数位研究生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47-51],和这两位作者的研究团队先后以论文形式散见于各学术期刊或会议论文集的成果[52-66]。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从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看,本书密切结合我国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西南山区斜坡软弱地基(主要是斜坡软土),从科学修建路堤工程的技术需求出发,阐述了斜坡软土的工程特性,探讨了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变形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初步构建了强度与刚度并重、稳定性与变形兼顾的双指标设计体系,明确了典型工程对策的处治效果及机理。
(2)从研究手段和方法上看,本书主要依托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辅以文献调研、工程调研、系统集成,借助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极限平衡法等,充分展现了Plaxis、FLAC3D、Slide、Phase2、GeoStudio等岩土工程计算力学软件在斜坡软弱地基路堤力学行为及工程对策中的成功应用。这些案例对期盼提高这些软件应用水平的研究人员有所启发与帮助。
有关斜坡软弱地基路堤力学行为及工程对策研究的文章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从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看,本书密切结合我国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西南山区斜坡软弱地基,从科学修建路堤工程的技术需求出发,阐述了斜坡软土的工程特性,探讨了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变形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初步构建了强度与刚度并重、稳定性与变形兼顾的双指标设计体系,明确了典型工程对策的处治效果及机理。......
2023-10-03
其中括号内数据表示软弱层模量、地面横坡或软弱层厚度的具体取值。表4-4竖向沉降各因素极差分析4.3.3.3基于侧向变形的软弱层性状多因素显著性分析两组正交设计侧向变形各因素极差分析及显著性由大到小排列如表4-5所示。......
2023-10-03
蒋鑫等[21]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研究了在路堤分步建造过程中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变形与稳定性变化,探讨了设置反压护道和放缓路堤边坡对填方工程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复式滑面出现的可能性,认为复式滑面是否出现这一现象与斜坡软弱土层的厚度密切相关。QIU等[22]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斜坡软弱地基公路路堤的变形行为及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
2023-10-03
整体边坡方法所获整个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破坏概率PF为58.5%,比全局最小方法高0.7%,这说明整体边坡方法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稳定性评价更趋于保守。......
2023-10-03
研究人员也已开始初步尝试将可靠度的理念引入到斜坡软弱地基稳定性分析中。当采用了工程处治加固措施以后,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工程力学特性等方面较之未采取相应加固措施会产生何种程度的改变,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西南山区多发地震,针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开展的研究目前仍较少。......
2023-10-03
表1-1不同地面横坡下斜坡地基处治措施[45,46]表1-2高路堤与陡坡路堤稳定安全系数[46]注:区域内唯一通道的三、四级公路重要路段,高路堤与陡坡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可采用二级公路的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46]指出:针对陡坡路堤,应在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填料来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地基处理、结构形式、排水设施、边坡防护等综合设计。铁路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同时指出陡坡路堤应设排水措施,并采取防渗加固措施。......
2023-10-03
魏永幸等[5]为了保障斜坡软弱地基与水平软弱地基具有相当的稳定程度,在通过稳定安全系数对斜坡软弱地基进行稳定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适度地提高了路堤滑动稳定性判定标准,并定义修正后的稳定安全系数为当量安全系数,提出了稳定当量安全系数的建议值。......
2023-1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