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庆文理学院2020年鉴: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实施

重庆文理学院2020年鉴: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实施

【摘要】:建成市级一流学科1~2个,市级重点学科6个,建成支撑市级一流(重点)学科的一流专业4~6个。以市级特色专业建设成果为基础,按照示范专业、新兴专业和传统优势专业分类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到2022年,力争将园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5~8个专业建成市级“一流专业”,3~5个专业竞争力进入国内前列。

1.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按照“三贴近”要求,对接重庆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支撑市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支撑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形成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新兴学科专业集群与人文社科类、师范类学科专业集群协调发展的格局。到2022年,师范类专业在校生占比降至15%,工科类专业在校生占比增至45%以上,理工农医类专业在校生占比达到60%以上。

2.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学科专业经费、人员、平台等方面资源,促进二级学院与科研院所(平台)实质融合,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打破学科边界、专业边界,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动知识体系更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与一流(特色)专业建设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科团队、平台、项目、成果等在专业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和反哺作用,充分发挥课程、教材、教学成果等教学要素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建成市级一流学科1~2个,市级重点学科6个,建成支撑市级一流(重点)学科的一流专业4~6个。

3.分类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以市级特色专业建设成果为基础,按照示范专业、新兴专业和传统优势专业分类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到2022年,力争将园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5~8个专业建成市级“一流专业”,3~5个专业竞争力进入国内前列。

4.实施专业认证支持计划。以工程教育认证、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南,以校院两级自评为基础,以持续改进提升为主线,力争1~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9个师范类专业通过国家二级认证。选择3~5个文科商科类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建设试点。

5.推进专业大类和一本招生培养试点。做好计算机类专业大类培养与分流培养改革,实施好机器人工程专业一本招生培养工作,2022年之前,探索在电子信息类、材料类、机械类、经管类专业集群中试点专业大类招生制度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3~5个专业进入一本招生序列。

6.试点实施专业“双带头人”制度。出台学校专业带头人遴选与管理办法,在试点专业遴选30~50名校内专业带头人和校外行业带头人,通过谋划发展、培育团队、创新举措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专业竞争力。

7.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深化校地、校企、校行合作,在招生专业中全面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比例不低于30%。聘请一线管理和技术专家合作开展课程建设、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共同进行质量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