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研究领域的一个主流概念框架,描述了工作特征对个体工作倦怠的影响。JD-R 模型中工作特征的两大类别,即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会引发两个完全相异的心理过程:健康损害过程和动机损害过程。诸多研究证实了JD-R模型中双路径的存在。......
2023-10-02
“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Job Demand-Control Model,JD-C 模型)是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压力模型,它已成为工作压力与倦怠研究领域的主流模型之一。
Karasek 的JD-C 模型是建立在大量工作重塑和员工压力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该模型从工作特征视角出发,对工作压力进行解释和预测(Karasek,1979;Karasek & Theorell,1990)。JD-C 模型中的工作特征由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两个关键特征构成,个体的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的共同作用。工作要求,即压力源,是指工作情境中所存在的反映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任务的数量和困难程度的因素,如工作负荷、角色冲突以及问题解决要求;而工作控制也称工作决策幅度,是员工能够对工作行为施加影响的程度的反映。工作压力并不是由工作要求因素或工作控制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不同工作控制水平下,工作要求对工作压力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工作特征的两个要素共同作用于个体所感受到的工作压力。JD-C 模型包含以下两个基本假设。假设1:工作要求位于高水平时,低水平的工作控制将导致高度的工作压力,Karasek 将具备这一特征的工作称为“高压工作” (high strain jobs)。假设2: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两个要素均处于高水平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得以增强,因而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并促进个体的个人成长。当个体享有充分的工作控制感时,过高的工作要求不仅不会成为压力源,反而能够激励个体调动所有的知识技术储备来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成为一种的“有益的压力”。Karasek 将具备这一特征的工作称为“主动学习工作” (active-learning jobs)。处于高水平工作要求下的个体因为工作控制的保护,可以避免受到高工作压力的伤害,因而可以说工作控制这一因素具有缓冲作用,也可理解为是一种保护机制。
研究者借助JD-C 模型在工作压力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基本支持基础假设1,即工作要求位于高水平时,低水平的工作控制将导致高度的工作压力(Dwyer & Ganster,1991;McLaney & Hurrell,1988);而基础假设2 则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者们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De Lange,Taris,Kompier,Houtman & Bongers,2003;Van der Doef & Maes,1999)。根据JD-C 模型假设2 中的两因素交互作用预期,不同的工作控制水平下,工作要求对工作压力的作用应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许多研究未能得出此假设的相关支持结论。Taris (2006)的研究显示,在前人完成的90 项相关测量中,仅有9 项研究证实了工作要求与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Karasek 本人的研究也未能强有力地支持该假设。部分研究者将这一结果归因为该模型概念和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例如,Carayon,1993;De Jonge,Janssen & Van Breukelen,1996;Taris,Kompier,De Lange,Schaufeli & Schreurs,2003)。
尽管该理论的部分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它还是为研究者从工作特征角度出发研究工作压力和倦怠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
有关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的文章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研究领域的一个主流概念框架,描述了工作特征对个体工作倦怠的影响。JD-R 模型中工作特征的两大类别,即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会引发两个完全相异的心理过程:健康损害过程和动机损害过程。诸多研究证实了JD-R模型中双路径的存在。......
2023-10-02
根据本书的第三个研究问题,我们进行了大英教师工作倦怠归因的JD-R模型的建构。进一步解读以上归因模型建构结果可知,由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七因子构建的大英教师工作倦怠三个归因模型的拟合度均良好,其中核心一因子模型的拟合度最佳,核心二因子模型的拟合度比较理想,三因子模型的拟合度也尚可接受。......
2023-10-02
Maslach、Schaufeli & Leiter 将工作倦怠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做了明确的划分,即开创阶段和实证阶段。在开创阶段,研究者将工作倦怠视为一个社会现象进行研究,透过大量的访谈和观察探究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及其特点。首先,工作倦怠研究的范围扩大。其次,工作倦怠研究方法出现了新的变化。......
2023-10-02
以下将对正式测量环节的各项研究结果进行汇报并加以初步的解读。表6-52正式问卷教学相关角色负荷因子的项目总计统计资料正式问卷中的科研压力因子的Alpha 系数为0.749,表明该因子的内在一致性良好。......
2023-10-02
Freudenberger 最早给出了工作倦怠的定义。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工作倦怠的新定义也是层出不穷。尽管如此,Maslach & Jackson 提出的用于工作倦怠测量的操作化定义仍然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情绪衰竭是工作倦怠三维度中最为核心的一个维度,它代表了工作倦怠的个人压力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成就感降低是个体对自身做出的内在评价,而非他人对个体做出的外在评价,它代表了工作倦怠的自我评价成分。......
2023-10-02
在此仅选取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和奥尔登工作倦怠量表做一简要介绍。鉴于此,Maslach & Jackson在1981 年编制了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后,又对马氏工作倦怠量表陆续进行了修订和发展。......
2023-10-02
他注重对工作倦怠的原因、症状和临床病程的描述,并且还进一步研究了工作倦怠的干预与治疗。Maslach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这一现象,主要强调工作倦怠的人际关系性质。......
2023-10-02
在所有34 份有效问卷中,30 位大英教师对于工作要求的描述中提及了与教学相关的工作负荷。不难发现,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尽管大英教师们的课时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教材的频繁更换,教师们的课外“隐性”工作量不减反增;坐班答疑、在线答疑、晚间辅导、学生竞赛指导以及参加学校的各项相关会议与活动等增量工作也令教师们的教学相关角色负荷变得愈加沉重。......
2023-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