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就还要想替一个人辨诬,那就是魏延[1]。魏延本来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的。然而先主对于镇守汉中之任,竟不用张飞而用魏延,则魏延的将略,似乎还在关张之上。然则使诸葛亮采用魏延之计,看似冒险,或者转无马谡的失著,亦未可知。魏延大怒,趁他们没有动兵,便带兵先发。魏延的兵先到,据住了南谷口,派兵去攻击杨仪。据注引《魏略》说,则诸葛亮病重的时候,是派魏延代理自己的职务,秘丧而归的。......
2023-10-02
我现在,要替一位绝代的英雄辨诬了,这英雄是谁?便是魏武帝[1]。
现在举世都说魏武帝是奸臣,这话不知从何而来?固然,这是受演义的影响,然而演义亦必有所本。演义的前身是说书,说书的人是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见解的,总不过迎合社会的心理,而且一种见解,不是和大多数人的心理相合,也绝不会流行到如此之广的,所以对于魏武帝的不正当的批评,我们只能认为是一些人的程度低下,不足以认识英雄。
魏武帝的为人,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只要看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己亥日他所发的令,便可知道。这一道令,是载在《魏武故事》上面,而见于现在的《三国志注》里的。他的大要如下:
魏武帝是二十岁被举为孝廉[2]的。他说:“我在这时候,因为我本不是什么有名声的人,怕给当世的人看轻了,所以希望做一个好郡守。”的确,他后来做济南相,是很有政绩的,但因得罪了宦官,又被豪强所怨恨,怕因此招致“家祸”,就托病辞职了。
辞职的时候,他年约三十岁。他说:“和我同举孝廉的人,有年已五十的,看来也不算老,我就再等二十年,也不过和他一样,又何妨暂时隐居呢?”于是他就回到他的本乡谯县,在城东五十里,造了一所精舍(精舍是比较讲究的屋子。汉时读书的人,往往是住在精舍里的)。想要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以待时之清。这可见得他的志趣,很为高尚,并不是什么热衷于富贵利达的人。而他在隐居之时,还注意于文武兼修,又可见得他是个有志之士。
后来他被征为都尉,又升迁做典军校尉,这是武职了。他说:“我在这时候,又希望替国家立功,将来在墓道上立一块碑,题为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不想朝政昏乱,并不能给他以立功的机会,而且还酿成了董卓之乱。他在这时候,就兴起义兵,去讨伐董卓。他说:“我要合兵,是能够多得的,然而我不愿意多,因为怕兵多意盛,和强敌争衡,反而成为祸始。所以和董卓打仗时,兵不过数千,后来到扬州募兵,也以三千为限。”
后来在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这是他生平做大事业之始。他又叙述他破平袁术、袁绍、刘表的经过,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实话。
下文,他就说:“人家见我兵势强盛,又向来不信天命(这是说做皇帝全凭本领、势力),或者疑心我有篡汉的意思,这是我耿耿于心的。从前齐桓公、晋文公所以为后人所称道,就因为他兵势强盛,还能事奉周朝之故。周文王有了天下三分之二,还能够事奉殷朝,孔子称他为至德,我难道不想学他么?”他又引两段故事:一段是战国时的乐毅[3]。当战国时,燕国曾为齐国所灭,后来总算复国。这时候的燕王,谥法唤作昭王。他立意要报仇,任用乐毅,打破了齐国,攻下了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只剩得两个城,眼见得灭亡在即了。乐毅因为要齐国人心服,不肯急攻。不想燕昭王死了,他的儿子燕惠王即位,素来和乐毅不睦,便派人去替代他。这时候,乐毅如回到燕国去,是必然要受祸的。乐毅就逃到赵国。乐毅去后,军心愤怒,齐国的名将田单,就趁此将燕兵打败,把齐国恢复过来了。后来赵王要和乐毅谋算燕国,乐毅伏在地上,垂着眼泪道:“我侍奉燕昭王,和侍奉大王是一样的。我如其在赵国得罪,逃到别国去,我是终身不敢谋算赵国的奴隶的,何况燕昭王的子孙呢?”又一件是秦朝蒙恬[4]的故事。蒙恬的祖父,唤作蒙骜,父亲唤作蒙武,都是秦国的军官。蒙恬是替秦始皇造长城,带着兵,在现在陕西的北部防匈奴的。秦始皇死后,儿子二世皇帝即位,要杀掉蒙恬。蒙恬说:“从我的祖父到我,在案朝算作可以信托的臣子,已经三代了。我现在带兵三十多万,论起我的势力来,是足以造反的。然而我宁死而不肯造反,那一者是不敢羞辱了祖父,二者也是不敢忘掉前代的皇帝啊!”蒙恬就自杀了。
乐毅像
魏武帝引此两段故事,说:“我每读到这两种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从我的祖父以至于我,受汉朝皇帝的信任三代了,再加上我的儿子,就不止三代了,我何忍篡汉呢?我这些话,不但对诸位说,还对我的妻妾说(魏武帝的妻,自然不会再嫁的,下文的话,实在是专对妾说的;不过一个字有时候不能成为一个词,就往往连用一个不相干的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当它没有的,不过取这一个音,以足成语调罢了。这一个例子,在古书中很多,古人谓之“足句”;“足”字也写作“挟”字。如《易经》上“润之以风雨”,雨可以润物,风是只会使物干燥的,这风字就等于有音而无义,就是其一个例子)。我又对她们说:我死之后,你们都该再嫁,想他们传述我的心事,使人家都知道。虽然如此,要我放下兵权,回到武平国去(武平是汉朝的县,就是现在河南的鹿邑县),却是势所不能的。一者怕离了兵权,被人谋害,要替自己的子孙打算;再者,我如其失败,国家也有危险的,所以我不能慕虚名而受实祸。从前朝廷封我三个儿子做侯,我都力辞不受,现在倒又想受了。并不是还要以此为荣,不过要自己的儿子多建立几个国家在外,为万安之计罢了。”
令文所说,大略是这样。西洋的学者说:“政治不是最好的事情。”因为政治本来是社会上有了矛盾然后才有的,所以政治家所对付的,全是些贪婪、强横、狡诈的人,毫无手段是不行的。一个大政治家往往是一时代大局安危之所系。因为政治斗争总是用这一种势力去压服那一种势力的,这虽然不必是战争,其性质实和战争无异。
政治上的首领,就和军中的主将一般,失掉了他,阵容是会散乱,甚而至于要崩溃的。所以一个政治上的首领,往往是敌方危害的对象。魏武帝说:“我失败了,国家也要有危险。”这句话,是不能不承认其有真实性的。
有人说:既然如此,所谓政治,总不过是把这一种势力,去压服那一种势力罢了,和不参与政治斗争的人,根本没有关系,又何必去帮这一方面压那一方面呢?殊不知政治的斗争虽非人人所能直接参加,政治的好坏是人人要受其影响的,并不能置诸不管。而各个人,只要能明于政治的好坏,也并不要丢掉自己的事情去做政治工作,只要站在自己的本位上,对于当时的政治家,或者帮助,或者制裁,就很可以决定他们的胜负了。因为政治看似另一件事情,实在是用社会的力量做基础。而多数人合计起来,其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政治固然是两个阶级的斗争,然在一定时期内,总必有一个阶级,是代表国利民福的,我们于此,就不可漫无别白了。
政治上的斗争,既然和军队作战一般,则不但对于敌党的手段,有时是不得不然,即对于本党,亦是如此,因为要整顿阵容,就不能不把有害于团结的人除去,这正和军队里要讲军纪一样。所以政治家的功罪,只能问其根本上的主义如何,并不能摭拾着这一件事,或那一件事,用简单浅短的眼光去评论。譬如魏武帝的杀伏皇后[5],就是一个例子。这件事情,在建安十九年,据《三国志》说,是伏皇后曾写信给他的父亲伏完,说汉献帝因董承被杀,怨恨魏武帝,话说得很丑恶,这时候,这封信发觉了,所以魏武帝把伏皇后杀掉。
伏皇后为国捐生
这句话很有可疑。凡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坏的,根本上没法子使个个人都说好,所以做大事业的人,总是把毁誉置之度外的。魏武帝难道是怕人家谤毁的人?要是有一封信说他的坏话,就要发怒而杀人,那他生平,不知道要杀掉多少人才够,所以当时的伏皇后,必是另有什么政治上的阴谋的,断不会因一封信骂魏武帝而被杀。至于说汉献帝因董承被杀而怨恨魏武帝,则董承并不是公忠可靠的人,我在第九节里,业经说过了。
《三国志》注引《曹瞒传》说:魏武帝派华歆带兵进宫去收捕伏皇后。皇后关了门,躲在墙壁里。华歆打坏了门,把墙壁也毁掉,将皇后牵了出来。这时候,献帝正和御史大夫郗虑同坐。皇后走过他的面前,握着他的手道:“你不能救活我了么?”献帝说:“我的性命,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又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样的事么?”这些话,一望而知其是附会之谈,作《后汉书》的人,却把它采入《伏皇后本纪》里。于是后来的人,以为它见在正史上,一定是可靠的,编纂历史的人,也都采取它,就成为众所共信的事了。《曹瞒传》又说:伏完和他的宗族,死的有好几百个人。其实伏完是死在建安十四年的,离这时候已有五年了。即此一端,亦见得《曹瞒传》的不足信。
所以我说伏皇后的被杀,是一定另有政治上的阴谋的,不过其真相不传于后罢了。假定伏皇后的被杀,是别有阴谋,则魏武帝一身,既然关系大局的安危,自不得不为大局之故而将它扑灭。这正和带兵的不能因军中有一群人反对他而即去职,或自杀,置军队的安危于不顾一样。老实说:立君本来是为民的。如其本来的君主昏庸,因种种原因不能保护国家和人民,而另有一个能够如此,则废掉他而自立,原不算错,而且是合理的,因为这正是合于大多数人的幸福呀!然而魏武帝当日,还始终不肯废汉自立,这又可见得他濡染于封建时代的道德很深,他对于汉朝,已经是过当的了。
后人诬枉魏武帝要篡汉的,是因为下列这几件不正确的记载:
其一,《三国志·荀彧传》说: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说魏武帝应该进爵为公,把这件事情和苟彧商量,荀彧说:“魏武帝本来是兴起义兵,以匡辅汉朝的,不宜如此。”魏武帝因此心不能平,荀彧就忧愁而死。荀彧死的明年,就是建安十八年,魏武帝就进爵为魏公了。这话也明是附会。魏武帝真要篡汉,怕荀彧什么?况且进爵为魏公,和篡汉有什么关系?他后来不还进爵为魏王么?
其二,是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要袭取荆州,《三国志》注引《魏略》说:他上书称臣,而且称说天命,说魏武帝该做皇帝。魏武帝把信给大家看,说“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踞是放肆的行为。魏武帝比孙权,自然辈行在先,所以称他为是儿,就是说这个小孩子。炉火上是危险之处。他说:这个小孩子,要使得我放肆了而住在危险之处,这明明是不肯做皇帝的意思。《三国志》注又引《魏氏春秋》说:夏侯惇对魏武帝说:“从古以来,能够为民除害,为人民所归向的,就是人民之主。您的功劳和德行都很大,该做皇帝,又有什么疑心呢?”魏武帝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正和他建安十五年的令引齐桓公、晋文公、周文王来比喻自己是一样,正见得他不肯篡汉。后来读史的人,反说他是开示他的儿子,使他篡汉,岂非梦呓?篡汉本来算不得什么罪名,前文业经说过了。然而始终执守臣节,不肯篡汉,却不能不说是一种道德条件,规定了各人所当守的分位的。这种条件合理与否,是一件事,人能遵守这条件与否,又是一件事。不论道德条件如何陈旧,如何不合理,遵守它的人,总是富于社会性的,所以遵循旧道德条件的人,我们只能说他知识不足,不能说他这个人不好。因为道德的本质,总是一样的呀!魏武帝的不肯有失臣节,我们看他己亥令[6]之所言,勤勤恳恳,至于如此,就可见得他社会性的深厚了。
魏武帝的己亥令,还有可注意的两端:其一是他怕兵多意盛,不敢多招兵,这正和后世的军阀,务求扩充军队,以增长自己权力的相反。分裂时代的争斗,其祸源都是如此造成的。其二是他老老实实说:我现在不能离开兵权,怕因此而受祸,不得不为子孙之计。又老老实实承认:想使三个儿子受封,以为外援。这是历来的英雄,从没有如此坦白的。天下唯心地光明的人,说话能够坦白。遮遮掩掩,修饰得自己一无弊病的人,他的话就不可尽信了。现代的大人物,做自传的多了,我们正该用这种眼光去判别他。《三国志·郭嘉传》说:嘉死之后,魏武帝去吊丧,异常哀痛。对荀攸等说:“你们诸位的年纪,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最小。我想天下平定之后,把事情交托给他,想不到他中年就死了。这真是命呀!”可见得他的本意,在于功成身退,后来不得抽身,实非初意,至于说他想做皇帝,或者想他的儿子做皇帝,那更是子虚乌有之谈了。人生在世,除掉极庸碌之辈,总有一个志愿。志愿而做到,就是成功,就是快乐。志愿而做不到,看似失败,然而自己的心力,业经尽了,也觉得无所愧怍,这也是快乐。志愿是各人不同的,似乎很难比较。然而其人物愈大,则其志愿愈大,其志愿愈大,则其为人的成分愈多,而自为的成分愈少,则是一定不移的。哪有盖世英雄,他的志愿只为自己、为子孙的道理?说这种话的人,正见得他自己是个小人,所以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了。
封建时代,是有其黑暗面,也有其光明面的。其光明面安在呢?公忠体国的文臣,舍死忘生的武士,就是其代表。这两种美德,魏武帝和诸葛武侯,都是全备了的。他们都是文武全才。两汉之世,正是封建主义的尾声,得这两位大人物以结束封建时代,真是封建时代的光荣了。
郭嘉遗计定辽东
注释
[1]即曹操,见P009注释[1]。
[2]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3]乐毅,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4]蒙恬(约前259年—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时期名将。出身名将世家,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
[5]伏寿(?—214年),汉献帝皇后,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嫡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华。做皇后二十年,于建安十九年被曹操幽闭而死。
[6]己亥令:《十二月己亥令》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曹操的作品。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此令发布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是曹操的自辩之文。又名《述志令》《让县自明本志令》。
有关三国史话的文章
既然如此,我就还要想替一个人辨诬,那就是魏延[1]。魏延本来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的。然而先主对于镇守汉中之任,竟不用张飞而用魏延,则魏延的将略,似乎还在关张之上。然则使诸葛亮采用魏延之计,看似冒险,或者转无马谡的失著,亦未可知。魏延大怒,趁他们没有动兵,便带兵先发。魏延的兵先到,据住了南谷口,派兵去攻击杨仪。据注引《魏略》说,则诸葛亮病重的时候,是派魏延代理自己的职务,秘丧而归的。......
2023-10-02
魏太武帝得知以后更加愤怒,“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敕留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事”。向老师认为魏太武帝这次灭佛的主要原因是长安地区的僧侣卷入了盖吴领导的反魏起义,灭佛的实质是镇压民族起义的副产品。张箭老师认为怀疑僧侣与盖吴起义军串通谋反是魏太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而我认为魏太武帝为了巩固北魏政权在关中地区的统治是灭佛的主要原因。帝既忿沙门非法,浩时从行,因进其说。......
2023-11-29
公孙瓒便串通袁术把刘和拘留起来,而把刘虞所派的兵夺去。曹操像曹操手书“衮雪”袁绍和公孙瓒地势逼近,自然是要想互相吞并,不会合式的。曹操和袁绍是讨卓时的友军。这是当时曹操、刘备、吕布等所以内虽不和而当人家穷困来投奔时,总要假意敷衍,不肯遽行决裂的原因。曹操把他精锐的留下,编成军队,称为青州兵。曹操的父亲名曹嵩,是沛国谯县人。......
2023-10-02
与山巨源绝交书[三国·魏]嵇康嵇康,字叔夜,谯郡铚县人。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24],穷则自得而无闷[25]。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33]。至为礼法之士所绳[52],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53]。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
2023-11-29
让县自明本志令[三国·魏]曹操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近人整理为《曹操集》。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曹操今传文赋中,此文最具这种特色,值得后人借鉴。而遭值董卓之难[19],兴举义兵[20]。后领兖州[23],破降黄巾三十万众[24]。后孤讨禽其四将[27],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28],发病而死。......
2023-11-29
魏武帝曹操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死后他的高陵位置也成了大家讨论不休的话题。二月,其长子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生前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在其生前就已筹建陵墓了,其位置大约在西门豹祠的西面,周围有公卿大臣的陪葬墓。一种观点认为,唐代以前曹操高陵的具体方位人们是熟知的,根本不是什么历史之谜。曹操葬高陵后,有关部门根据汉制在陵上设祭殿。......
2023-12-04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东汉桓帝在位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为费亭侯。董卓率人马抵达京城,即刻废皇帝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献帝,京城因此乱成一团。他们各自拥兵数万,共同推选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二月,董卓得知各地兴兵征讨自己,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袁绍为此上奏朝廷,推举曹操为东郡太守,郡治设在东武阳。于毒闻讯,慌忙放弃东武阳返回。......
2023-08-19
战事是可以讲的,《三国演义》式的战事却不能讲,因为这根本是文学,不是历史。充满了离奇变幻的情节,使人听了拍案惊奇,这是文学的趣味,但意义实在是浅薄的。因为文学是刺激感情的东西。历史上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其中如军谋和外交问题等,关系何等重大!所以有史学天才的人,听了我的话,固然不会比听《三国演义》乏味。因为历史上有许多问题,原是普通的问题,人人能够了解的,学问的能够通俗化,其原因就在于此。......
2023-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