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影:90后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生活形态与价值观研究

电影:90后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生活形态与价值观研究

【摘要】: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方式依次是看电影、上网、看电视、看书报杂志、体育活动,其中看电影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可见学生对电影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是很高的。很多90后闲暇时或者是与好友相聚时,会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看电影不仅仅是对于多重艺术的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方式依次是看电影、上网、看电视、看书报杂志、体育活动,其中看电影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可见学生对电影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是很高的。

这一点同90后所处的时代和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国产影片的质量不断提高,培养起了受众看电影的习惯,大环境已经成熟。很多90后闲暇时或者是与好友相聚时,会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看电影不仅仅是对于多重艺术的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在访谈中,很多同学提到了他们看电影的习惯:

●一般是跟好朋友去啦,我还蛮喜欢看的,大概一个月就要去看一次吧。

●有时候我自己会跑去看,因为与同学们的节奏不一样,我觉得我应该去看的时候我就自己跑去了,当然有人一起更好啦。

●其实跟男朋友一般就是去看看电影了,老在街上逛来逛去也没意思,而且有时候跟男朋友吵架了,我也会自己跑去看一部电影,心情会好点……

第二,有名望较高的导演或者受欢迎的演员加盟的电影,很多人都会慕名而去,这一点在90后群体中也十分明显。90后虽然在崇拜偶像方面不像年长的一些群体那么极端,但是他们对于喜欢的演员还是颇为追捧的。另外,90后中一部分人对于美国好莱坞影片也比较喜爱。无论他们喜欢的是哪一类影片,对热爱的电影类型都存在着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的忠诚。

●我一直就喜欢范冰冰啊,虽然湖南卫视每年都播《还珠格格》,还是不能磨灭我对于范冰冰的喜爱。范冰冰只要演了电影我肯定都会去看的。

●我以前觉得冯小刚的片子都不错,贺岁片我都会去看,可惜自从《唐山大地震》以后,我就觉得他有点跑偏了。

●美国大片那都必须看啊,只要上《蜘蛛侠》《蝙蝠侠》之类的片子都会去看,那就是我的最爱啊,3D的就更好了。昨天我还去看了《蝙蝠侠》呢,特效果然好。

第三,近年来电影产业的宣传逐渐多元化,传统媒体结合网络做了大范围的宣传,特别是以热门的社交网络作为据点,推广效果很好,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其中90后就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在社交网络的宣传中通过找到受众的共鸣点,设置悬念,能够使宣传的波及面大,煽动性强,最终很多90后都步入影院,一睹电影的“真容”。以《失恋三十三天》为例,很多90后都在人人和微博上分享过《失恋三十三天》的相册和视频,最终电影上映的时候,或者走进了电影院,或者在网络上下载观看。很多90后在访谈中提到了这部电影及其相关信息:

●过去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电影就是《失恋三十三天》啦,毕竟人人上看了那么多视频,还有文章那么奇怪的妆扮,我也好奇片子到底是怎么个好法。

●还好没去电影院,看完感觉有点失望,不如想象的好。

●我一直喜欢文章啊,而且那个宣传片真的不错,挺感人的。

●这种小题材电影拍成这样,还算不错吧,我挺喜欢的。

从宣传策略来看,电影产业面对新的目标受众,不仅需要坚持户外广告的推广,也要重视网络推广,尤其要策略性地依靠社交网络的巨大影响。一方面,户外广告的效果良好,很多90后都会在乘坐交通工具或是出行时关注到此类广告。户外广告牌主要以明星、人物服装造型等吸引目标消费者,关于电影本身的剧情、故事等鲜有介绍,宣传效果并不差,主要原因是很多90后看电影是冲着导演或者演员去的。另一方面,推广电影的剧情和故事等细节,网络有着绝佳的优势。网络推广的成本较低,可以搭载更多形式的内容,而目前来说,一些煽情的、能够引发普通人感同身受心情的视频转发量最高。所以通过网络来宣传电影内容,不仅可以让90后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能设置一些活动让90后产生好奇心并参与其中,实现互动。社交网络是90后数字生活空间的主要阵地,而电影的预告片、宣传片等通过社交网络来散播,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分享转发,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