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移动中的90后:媒介融合对大学生的影响

移动中的90后:媒介融合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而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作为技术和内容的媒介,研究的是媒介形态和内容的变化。媒介融合一词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帝首先提出的。而詹金斯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引入多伦多学派的理论在于解释,媒介技术的变化将会改变大众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

现代汉语中的媒介和媒体概念,都对应了Media这个单词。这两个概念差别细微,“一个偏重于技术,更为抽象,一个更为具体”[1]。Media这个概念充满歧义,它既指涉技术,也指涉组织,甚至指涉传播内容与文化。而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作为技术和内容的媒介,研究的是媒介形态和内容的变化。作为技术的媒介指的是以图文声像等符号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信息的实体,是连接传输与接受双方的中介物。媒介技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我们所使用的媒介形态经历了非语言媒介、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目前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等阶段。

学者普遍认为,新媒介(NewMedia)是应用数字技术、具有互动性、可无限传播的新形式媒介。

但是,陈刚认为在中国新媒介目前是个极其混乱的概念:把互联网叫做新媒介,不仅会造成使用者从媒体的角度对互联网产生许多曲解,而且会把互联网同传统媒体的一些创新形态混淆[2]。而且不仅在中国,即使是国外的传播学大师对如何看待互联网和新出现的技术也没有一个清晰公认的定义。也有西方学者用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和社交网络(Socialnetwork)来定义新出现的“媒介形态”。在这种观点中,社会化媒体代表了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的所有传播形式。这个观点是基于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性—“社交性”而产生的。与此类似,基于另一个互联网的特性—“交互性”,又产生了“交互性媒体”这一概念。诚然,社交性、交互性传播在传统媒体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出现后,特别是web2.0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实现。但是,仅仅用互联网的某个特点作为命名,显然是无法获得公认的。

而如果抛开特性,统以“新媒体”而述之,则如多伦多学派的旗手莱文森提出的当代媒介“三分说”:旧媒介、新媒介(Newmedia)、新新媒介(New NewMedia)[3],单从命名上已经可以看出大师面对互联网时的无所适从。可以看出,单把互联网限定在媒介技术的范围中,已经不能给出一个合适的定义。

虽然莱文森并没有给出合适的定义,但是他对于互联网的见解依然有助于我们的思考。莱文森认为:“互联网不像这些传统的媒介。相反,互联网整体上就像自然界本身,这是没有明显作者的一本书。”自然界的比喻给了我们有益的思考,只有超越了传统的媒介概念,才能获得对互联网的全面认识。卡斯特也认为:“互联网不单单是一种技术,也不单单是一种通信媒介,也是某一组织形式的物质基础:网络。但是它又没有被限制在文化表达的一个特殊领域。它超越了它们的所有[4]。”

抛开纷乱复杂、众说纷纭的新媒体概念,从过程的角度认识互联网和媒介就产生了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的概念。近年来,研究者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判断发生了从替代到竞争再到合作、互动和融合的变化[5]。纠结于互联网到底应该叫什么,最终形态是什么,不如看在互联网出现后正在发生什么。网络和数字技术不仅开创了新的传播形态,同时也在融合各种传统的媒介,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媒介融合[6]”。媒介融合的最终结果,将使得我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接入“任意网络”,享受“任何服务”。显然,从这一角度,就能解释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无所适从。媒介融合的这一结果超越了以往任何媒介形态所能赋予我们的自由空间,其所包含的内容也超越了传播活动,用数字化生活来形容更为恰当。

媒介融合一词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帝首先提出的。1978年尼葛洛庞帝提出融合(Convergence)的概念。他指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7]。道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8]。各种形式的信息,声音、数据和视频,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被处理。因此,不同网络之间的差异也会逐步消失[9]。从产业链的角度具体来看,融合包括了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7]。而詹金斯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

1)首先,技术融合(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是指所有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当文字、图像和声音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以后,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就被大大扩展了,这就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流动。

2)典型意义上的经济融合(Economic Convergence)是指娱乐行业横向的整合。正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一样,一个公司对电影电视、书籍、游戏、网络、音乐、房地产以及许多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相当的控制权。

3)社会或组织的融合(Social or Organic Convergence)是指消费者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而采取了多任务处理策略。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同时也可在Word文档中处理一篇论文,并同时给自己的朋友写E-mail。另一方面,还包括多渠道的发布、接受信息。

4)第四种形式是文化融合(Cultural Convergence),即在多种媒体技术、行业以及消费者的交叉部分,它充分发掘着新的创新形式。

5)全球融合(Global Convergence),詹金斯将其看作源于媒体内容的跨国界流动而带来的文化杂交现象。

引入多伦多学派的理论在于解释,媒介技术的变化将会改变大众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麦克卢汉及其所代表的多伦多学派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传统媒体之前是如何被使用的,现在又是如何被使用的。

而在多伦多学派的研究中,媒介并不单单是我们所熟悉的报纸、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媒体的概念。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概念接近于“技术”,莱文森的研究偏重于信息技术,而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涵盖更广,麦克卢汉所谓的媒介“是广义的媒介,包括任何使人体和感官延伸的技术,从衣服到电脑[10]”。这种泛媒介观其实把一切技术产物都视为媒介。洛根也明确指出,“媒介、技术和工具都是近义词……我所谓‘技术’是最广泛的意思,不仅包括硬件(机器),而且包括一切形式的传播和信息处理,包括言语、文字、数学、计算和互联网的‘语言’”。但是,开放式的媒介概念并不影响我们运用麦克卢汉和莱文森的观点去解释当下的媒介形态变化,相反,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角去审视媒介形态演变过程。

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四定律:每一种媒介都放大某些过程,使一些机制过时,又再现曾经过时的一些机制,最后又“逆转”为全然不同的另一种媒介,并立即延伸了自然而然的口耳相传的模式[11]。麦克卢汉认为,旧的媒介会变成新媒介的内容。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他暗示了在媒介交替的历史进程中,旧媒介的特征将几乎完全融入之后的新媒介的形态之中[12]。而在互联网时代,不仅囊括了先前所有的媒介形态,而且远远不止如此。互联网涵盖了所有,小说、电影、电视、广播、照片无一不在其中。也因此,我们越来越觉得用媒体的概念去看待互联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是麦克卢汉所开创的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而在媒介环境学派中,洛根无疑是一位麦克卢汉思想的出色继承人。他认为,对于“新媒介”而言,旧媒介扮演双重的角色,它们构成“新媒介”浮出水面的背景,同时又为“新媒介”提供内容[11]

审视麦克卢汉等人的理论都可以看出,旧的媒介并不会消亡,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下去。也许有一天纸质书籍会堆进历史的阁楼,但是语词是不会消失的,语词是互联网上文本内容的生命线。传统媒体也正是如此,传播渠道会因为新技术的变革而发生改变,但是内容是不会消失的,文本、视频、图片、音频内容都将在技术的变革中存活下来,适应新的技术,当然,依然是有所偏向的媒介。技术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不断向完美推进演化,达到“世间万物的太和之境[13]”。

正如上文所言,“新媒介”给传统媒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媒介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而9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每一点发展变化都会在他们身上得到最迅速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意识到了“新媒体”对年轻人影响最大,谈到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受众分流的时候,年轻人这一群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次调研就是要着力研究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90后大学生对各种媒体的认知和使用状况,为媒体内容和经营提供一些可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