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的培训人员,要能够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意识和规范培训;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化基本技能的培训;能够针对应用软件的使用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
2023-10-02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应用,就是“教育机构将其引入组织内,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1]。对于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来说,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组织力量推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顺利应用,以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不过,当将一套技术系统应用到高校时,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数字化学习环境而言,其运用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高校的政策机制
高校的政策机制是影响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组织结构与体系是数字校园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保障,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政策与规范、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七方面。
(二)高校的技术条件
高校的技术条件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即数字校园的技术设施和构建其上的应用服务。其中,技术设施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多媒体教室建设、仿真实训系统环境、校园网络电视与数字广播和数字安防系统;应用服务主要是指本书研究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软件。
(三)高校的教学模式
在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近来“互联网+”的影响,教学的要素(包括内容、方法、环境、教师、学生和反馈等)都从传统面授教学模式向面授与在线教学混合模式拓展。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混合学习是一种能力,是指选择与自身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有助于自己完成学习目标。从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混合学习是指有效组织和利用教学资源(如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通常都有系统而完善的操作指南。
(四)高校人员的能力
高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要想得到有效应用,需要各类人员(包括校级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具备相应的信息化能力。其中,校级领导具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将对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应用产生重要的影响。通常而言,校级领导需要具备的信息化领导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对信息化的价值以及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有效认知;二是能够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有效调控;三是能够对学校的信息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这对于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的核心人员,其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包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基本的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数字化资源与课程建设开发的能力,包括能根据课程的需要开发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课程,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包括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信息化研究、实践与社会服务能力,包括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同时,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
管理人员在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应用过程中应具备对信息化的价值进行认知的能力,即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进行管理与调控的能力,即能够以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为依据,对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部门进行综合协调,以便有条不紊地系统地推进师生员工信息化能力的均衡发展;对信息化项目予以实施与推动的能力,能够通过信息化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项目的发展,培训信息时代优秀的教师和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信息化绩效的评估能力,能够在信息化教学推进的过程中,评估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成效,诊断问题,推动信息化教学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高校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过程中涉及四类技术人员,即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人员、研究人员、运行与维护人员以及培训人员。其中,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人员,要能够将高校的数字校园计划转化成可以实施的技术方案;能够对高校的信息化需求进行准确分析;能够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件进行有效开发;能够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技术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等。高校信息化的研究人员,要能够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能够为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规范与规章;能够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进行有效评价;能够将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果转变为实施建议或措施等。高校信息化的运行与维护人员,要能够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遇到的技术系统问题进行有效解答;能够对技术系统运行故障进行有效解决等。高校信息化的培训人员,要能够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意识和规范培训;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化基本技能的培训;能够针对应用软件的使用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
有关教育信息化: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助推剂的文章
高校信息化的培训人员,要能够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意识和规范培训;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化基本技能的培训;能够针对应用软件的使用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
2023-10-02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除了以课程材料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创作、设计、开发、发送与评价作支撑外,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在此,我们认为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就是学生从注册学习课程的远程教学院校得到的各种学习支持服务的总和。(二)学习支持服务的类型根据上述学习支持的概念界定可知,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2023-10-02
具体而言,对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影响较大的技术有以下四个。视觉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有效传达的“语言”。此外,视觉艺术是社会对话的一种形象语言,因此对话的双方要想顺利理解对方的意思,必须要对相同形象符号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形成基本一致的认知。......
2023-10-02
远程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一)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就远程教育来说,自主学习主要有以下五大特征。在这五个阶段中,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是远程自主学习的核心部分。......
2023-10-02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学习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无拘无束,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必须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启发思考”环节中,教师根据创设好的情境,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形成初步的学习计划方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作用可以在这一环节弱化显示。移动学习的进行完全依赖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成为移动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2023-10-02
在这里,以高校为例,具体说一说数字化学习环境应涉及的内容。无论哪种方式,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流程都是相同的,差别在于整个流程的不同环节在教学机构内部还是在外部进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环境是由众多的要素构成的,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七类,即活动、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和评价。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
2023-10-02
一个智能代理系统通常由用户界面模块、学习模块、任务计划模块、操作系统接口模块、执行模块、知识库以及中央控制模块组成。智能代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3-4所示。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则可综合两者的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当前,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已成为多媒体教育应用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
2023-10-02
在信息化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产生由学生控制的非线性的发现式学习环境,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023-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