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助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改革助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摘要】:具体来说,人际交流教学模式是指在网络的环境下,施教者与受教者通过交流信息,使受教者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基于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基于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视听演示型教学模式

在视听演示型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以演示、表演、显示、讲解等形式向一定规模的学生群体传授教学内容,学生则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

2.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3.微格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模式就是借助现代化的声像视听媒体,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单项把握的技能训练点,让学生细心揣摩、尝试,通过摄录、回放、自评、互评、纠正、重试等步骤,达到教态自如、技能熟练的目的。

(二)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模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合作互助,以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2.人际交流教学模式

这里所说的人际交流指的是以网络为依托的人际交流。具体来说,人际交流教学模式是指在网络的环境下,施教者与受教者通过交流信息,使受教者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网络人际交流的教学模式具有无比的优越性。通过网络不仅可以传递文字和语音,还可以实时传递交互的动态图像,这可以使教学活动声像俱备、图文并茂,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网络的交流能突破时空限制,师生交互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交互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开放的,通过网络交流获得的信息还可以用下载等方式永久的保存。

3.直播教学模式

直播教学也叫实时网络课程,是基于Internet对视频、音频等信息进行实时传播、实现的教师现场教学的模式。

在网络直播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空间上是分离的,但在时间上是同时进行的。这种远程教学模式实现了异地授课、协同作业、分组讨论等教学功能,形成了一种超空间的虚拟课堂或虚拟班级。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通过Internet就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可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向学生提问;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教师,有疑问可随时向教师提出,也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在线讨论。

(三)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信息浏览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不断物化到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来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Internet为我们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资源环境。为了获取网络可以提供的有利信息资源,我们首先要学会浏览信息,浏览和获取有用信息也是信息能力的体现。

2.网络课件教学模式

课件是教师或程序设计人员根据教学要求用课件写作系统或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教学应用软件。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辅助教学软件,它基于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能在Internet(互联网)或Intranet(局域网)上发布。由于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相对分离,故教师需要运用课件达成教学目的,学生则需要通过课件获取知识达到学习目的。网络课件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实现能力,并且有良好的交互和动态特性,所以借助网络来实现课件教学已经开始得到大力的发展和推广。

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景、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在问题解决中,问题解决者的态度是积极的,已有的知识技能是人们用来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解决模式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

4.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进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的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学生更多需要的是教师从旁的指导和帮助。研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以思考的态度来对待学习本身,并通过思考的过程得到正确的结论。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