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感恩的美好,让生活充满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感恩的美好,让生活充满和谐

【摘要】:用心灵去铭记那份珍贵的恩情,用行动去诠释感恩的美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让生活充满和谐。感恩,让我扪的生命更加厚重而富有活力。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

用心灵去铭记那份珍贵的恩情,用行动去诠释感恩的美好。感恩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词汇,当我们获得他人帮助时是温暖的,当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去回报他人时是温暖的,温暖就这样在人与人之间静静地流淌,润泽着我们的心灵与生活。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让生活充满和谐。感恩,让我扪的生命更加厚重而富有活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将士对君王的感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不忘他人恩情的感情,是一种回报生活的人生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俗语,知恩感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国学诵读

穆公亡马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译文: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而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前往去找马,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了并且还正在一起吃马的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有生命危险。”于是(秦穆公)按次序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可以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吃马肉喝好酒的恩德了。”于是(食马者连同秦军)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了晋国,俘虏了晋惠公,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

历史故事

结草衔环

成语“结草衔环”来自于两个传说。结草,即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即嘴里衔着玉环,答谢恩人。

其一:春秋时期,秦国攻打晋国。两国在陕西大荔交战,秦国主将杜回经常不坐战车不骑马,只带领几百人,下面削马腿、上面砍大将,英勇无敌。晋国大将魏颗在同秦军杜回交战中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一片草地中间。杜回健步如飞,追杀过来。忽然间杜回步履艰难,几次踉踉跄跄好像要摔倒。魏颗觉得奇怪,仔细一看,原来有一位白发苍苍老人正伏在草丛中,把长长的茅草绑在一起,形成一道道绊索。杜回到了这里,就像陷入了罗网一样。魏颗大喜,赶快驱车冲上前,把杜回捉住,主将被俘,秦军大败。

当天夜里,魏颗梦见了白天用茅草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九泉之下的我今天用结草帮助你,是因为你没有杀害我的女儿祖姬并且把她嫁给了一户好人家。我是替我女儿祖姬报答你的大恩大德!你将会世世显赫,子孙个个被封王封侯。”原来,魏颗的父亲有一个宠妾叫祖姬,但她没有生养子女。父亲每次外出打仗时都嘱咐魏颗:“我如果死了,一定要找好人家把她嫁出去。”但他父亲临死时又对魏颗说:“我死后一定要她给我陪葬,使我死后有个伴。”父亲死后,魏颗却找了一户好人家将祖姬嫁了。魏颗的弟弟责怪哥哥没有遵照父亲临终嘱咐,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把她嫁出去,是按照父亲神志清醒时的吩咐办的。”

其二:东汉初年,有个叫杨宝的人,他九岁的时候,在华阴山北的树林中见到一只被老鹰啄伤的小黄雀,它被蚂蚁所困奄奄一息。杨宝见它可怜,便带回家中放在衣箱内精心照料。黄雀只吃黄花,养了百天,羽毛丰满,伤也完全好了,杨宝就把它放了。当天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我是西天王母娘娘使者,因你怀着仁慈之心救了我。实在令我非常感激,为报大恩,我送给你四枚白色玉环。它可保佑你的子孙位列三公,为官清正廉洁,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后来,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果然都做了大官,享尽了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