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诚信: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

诚信: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

【摘要】:可见,对于市场经济来说,诚信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现代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信用对于完善和巩固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市场经济的运行前提是等价交换。其二,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四,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来调配资源,这一机制要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建立稳定的信用制度。市场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正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型,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它的存在和运行迫切需要诚信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固然追求利润最大化,有其逐利性,但另一方面它又有着重视道德特别是诚信的特性。恩格斯说:“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虽然通行的教科书里没有明确提出)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段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不是时间就是金钱,那是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这儿的“商业道德”,用马克思的说法,就是“良好信用的基础”,实即诚信。可见,对于市场经济来说,诚信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

具体来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credit)是诚信美德的外化与实践运用,是在社会交往尤其是市场交换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人际互动关系的准则,是现代交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它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信用是有风险的,一旦授信失当,或受信人恶意逃避责任,风险就会发生。

信用与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并体验到的信任密切相关。信用是一种“抽象的信任”,它出于信任,又异于信任。两者的相同之处,一是都有诚实守信之意,二是在关系的维度二者都有对称性的权益交换和价值回报的合理预期。不同的是:其一,信任是信用的初始状态,它主要是个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是“熟人社会”里最通行的准则;信用则是随着人们交往半径的扩大,交往关系的复杂而产生的自然人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它是“陌生社会”里通行的金科玉律,信用具有宏观性和普遍性。其二,在内涵上,信任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权利和义务关系较为模糊和不确切;信用则超越了对应具体人际关系的感情痕迹,它冷静而理性,有明确的法律约定以及由此所衍生的严格而确切的责任与义务。

信用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成果。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交换,采取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易方式,交易对象是具体的,交易过程是连贯的、即时完成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交往的扩大和交易的频繁,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满足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于是出现了“一般等价物”——货币。作为一种交换中介和财富的象征,货币是信用的结晶和沉淀。再后来,随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交往的空间范围和密度都空前拓展了,生产、流通、消费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都需要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的交易方式,于是信用制度逐渐产生,并成为近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现代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信用对于完善和巩固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说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市场经济的运行前提是等价交换。没有等价交换,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可言。而要实现等价交换,则必须有交易双方的诚信,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等价,没有诚信的等价,交换也就难以顺利进行。

其二,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市场经济是不断扩大的分工协作的契约经济,分工合作要得以顺利进行,有赖于合作双方以诚相待,严守协议和契约,这样合作才能继续下去,而不是一次博弈的一锤子买卖。要维护市场交换的这种正常秩序,法律当然是主要手段,不过应该看到的是,法律实施是有成本的,而且往往成本很高;日常生活中也不是所有交换都要订协议的,人们不可能为买袋盐、买块豆腐而签合同,事实上很多交易是以双方的诚信来维护的,而且诚信的成本很低。信用是法律之外维护市场有序运行的另一种隐形而有效的重要机制。

其三,现代市场经济大量的交换已不再是物与物,甚至也不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而经常表现为借贷、赊销、托付和承付等信用交换关系,特别是在21世纪,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结算,使“无纸贸易”成为时尚。人们远隔千山万水,交易之所以能顺利进行,正在于信用的保障。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信用销售已占到90%,只有10%为现汇贸易。信用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生命线,也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缺乏信用制度的支撑,现代市场经济将寸步难行。

其四,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来调配资源,这一机制要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建立稳定的信用制度。计划经济主要以政府的权力按计划来配置资源,来管理生产、流通和消费诸环节,各微观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都已被确定了,虽然信用仍然是有意义的,但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市场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本质上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发的、自由的经济,要实现资源的最佳有效配置,经济的有序运行,市场主体之间要形成有效的合作,则必须达成彼此遵守规则、信守承诺的默契,要按游戏规则出牌,即必须有起码的信用制度,否则一切都会乱套,不可能进行交易和合作。

最后,信用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在微观层面上,信用使商品、合同、证券、期货、信用消费等市场工具,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宏观上,信用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并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正是看到了信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