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对于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习更高效,同时也能更轻松。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要善于总结有效的学习规律,这对同学们自身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制订的学习计划表越详细越好,有利于后期的实践和落实。学习前要有良好准备,教材、文具齐备有序,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优时优用,形成优良的时间定势和良好的学习节奏。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要虚心向周围人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温习的重要性。此外,学习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曝十寒是最无益的做法。

对于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习更高效,同时也能更轻松。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要善于总结有效的学习规律,这对同学们自身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制订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时间制订学习表,如周计划、月计划和季度计划等。制订的学习计划表越详细越好,有利于后期的实践和落实。在学习计划表中既要有专业课程的学习计划,也可以增加一些课外阅读、爱好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学会预习

通常情况下,学习由预习、上课、整理复习、作业四个环节组成。缺了预习这个环节自然会影响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

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新知识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当然,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可以少花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则可多花费一点时间思考。

预习时要思、问、记同步进行。对课本内容不必全面理解,疑难也不必钻深,只需做出不同的标记,把没有读懂的问题记下来,作为听课重点。

预习能让自己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提前清除听课时的“绊脚石”,能顺利理解新知识;听课时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做到心中有数;弄清重点、难点所在,思考会积极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好。

3.利用课堂

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认真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尤其是要学会独立思考,跟得上老师的思维。

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有助于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助于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快速理解;有助于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要能在听课过程中做出自己的判断,要能对老师的分析、点拨做出敏捷的思维反应,经过及时地鉴别、筛选,准确地将老师的重要表述与总结的要点记下来,有助于课后复习,有消化巩固之效。在温习与梳理中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较好地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上做的笔记要在课后及时回顾,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你仍感模糊的知识。

4.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习效果也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宜自己的学习环境。它可以是教室或图书馆,但必须是安静的。当你开始学习时,你应该全神贯注于你的功课。在学习之前要平静心态,集中注意力,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5.重效率,找方法

任重道远,效率优先。效率是我们在与时间赛跑中决胜的法宝和秘籍,它如同雪后的暖阳,逐渐消融我们人生道路上那些看似巍峨的压力雪山,而效率的基础则是认真、专注、聚焦。什么事情都害怕认真二字,所以不要吝啬自己的认真与专注。

懂规律,找方法,贵坚持。万事万物都有规律,规律如同水中行舟的顺风,省力而顺畅,把握规律做事,高效而顺利;遵循规律的同时,也要学会找方法,善于在学习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这就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包括方法本身的价值和寻找方法的价值;最后需要做的就是坚持,静待量变与质变相遇后的华丽转身,所谓“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提高学习效率,要做到:

(1)严格要求自己,有成就感和责任感。

(2)保持精力充沛和情绪良好,这样才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3)学习前要有良好准备,教材、文具齐备有序,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合理而灵活地使用学习方法。

(5)优时优用,形成优良的时间定势和良好的学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