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明日何其多,拖延症的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明日何其多,拖延症的根源

【摘要】:如果抱着明日何其多的心态,那么就会有一个永远也等不到的明天。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明天再说吧”“明天再做吧”“明天开始看书”,在我们的话语中,“明天”这个字眼出勤率不低,可正是由于有明日的宽慰与解脱,我们为此患上了严重的拖延症,因为明日何其多,所以我生待明日,我们的一切似乎都可以交给明日,明日身上的压力是何其大而重,于是乎万事成蹉跎。“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那首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明日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于其中的含义应该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总是等明天,那结果只能是万事成蹉跎。“世界最宝贵的就是今天,最易失的也是今天”。如果抱着明日何其多的心态,那么就会有一个永远也等不到的明天。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明天再说吧”“明天再做吧”“明天开始看书”,在我们的话语中,“明天”这个字眼出勤率不低,可正是由于有明日的宽慰与解脱,我们为此患上了严重的拖延症,因为明日何其多,所以我生待明日,我们的一切似乎都可以交给明日,明日身上的压力是何其大而重,于是乎万事成蹉跎。

许多同学有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办的习惯,并且还要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来安慰自己。须知,要想有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每天虚度。等待明天而放弃今天的人,就等于失去了明天,结果还是一事无成。把握今天的秘诀就是“今日事今日毕”。

改掉拖延症的几个小方法

以下几个小方法可以帮你改掉拖延症,优化自己的时间,做一个自律高效的人。

1.列任务清单

把所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详细地列在纸上,当你将完成的任务从清单上标记完成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一定会激励你继续坚持下去。

2.规划日程表

在进行日程表规划的时候,你所面对的学习任务就被分成了若干个比较容易管理的小部分,每个小部分都有各自需要的时间,这样你就会清楚地知道到了什么时间自己究竟该做什么事情了。

3.动手去做

立即行动起来,动手去做,可以先从一些简单易行的小事情做起,克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惰性,慢慢形成立刻行动的好习惯。

4.寻找合适的时间

如果你是由于注意力容易被别的事情分散而行事拖拉的话,那么可以找出做某些事情最合适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完成事情,而且做事效率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5.给自己一些奖励

当自己第一次按计划准时完成某项任务,期间克服了以往的拖延状态,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6.专心致志

将你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某件事情上,让自己的精力投入其中,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得更好。

诗词欣赏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长歌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长歌行》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做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利用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并以此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