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燃烧条件及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

燃烧条件及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

【摘要】:图1-2着火三角形进一步研究表明,有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以外,因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因此有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如灯用的煤油在40℃以下时,液体表面的蒸气量不能达到燃烧所需的浓度。低于这一浓度,即使燃烧的其他必要条件全部具备,燃烧仍然不会发生。

1.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有明火的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燃烧时,虽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明火,这种燃烧是无焰燃烧,例如木炭的燃烧。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如图1-2所示。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

图1-2 着火三角形

进一步研究表明,有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以外,因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也称游离基,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作中间体,因此有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和纸张等。按物理状态不同,可燃物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对于这三种状态的可燃物,其燃烧难易程度是不同的,首先是气体比较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后是固体。

2)助燃物(氧化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氧化剂)。通常所讲的助燃物(氧化剂)是氧气,还有些物质也是助燃物,如氯气。另外,有些物质如赛璐珞等自身含氧,一旦受热,能自动释放出氧气,不需要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

3)引火源(温度)

引火源是供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常见的直接火源有明火、电弧电火花和雷击等;间接火源有高温等。

4)链式反应

对于有焰燃烧,根据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因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游离基)作中间体,从而形成燃烧四面体,如图1-3所示。

图1-3 燃烧四面体

2.燃烧的充分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是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但是燃烧的发生需要这三个条件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并且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例如常温下用火柴去点燃煤油,煤油并不立即燃烧,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煤油表面挥发的煤油蒸气量不多,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浓度。由此说明,如果可燃物的浓度不足时,即使有足够的空气与引火源接触,也不能发生燃烧。如灯用的煤油在40℃以下时,液体表面的蒸气量不能达到燃烧所需的浓度。

2)一定含量的助燃物

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低于这一浓度,即使燃烧的其他必要条件全部具备,燃烧仍然不会发生。如氢气燃烧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为5.9%,汽油燃烧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为14.4%,蜡烛燃烧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为16%。

3)一定能量的引火源

不同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达到这一能量才能燃烧,否则便不会发生燃烧。如乙醚(蒸气浓度5.1%)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19mJ,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甲醇(蒸气浓度12.2%)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15mJ。

4)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燃烧要发生,要求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都要达到一定的量,且必须使这三个条件相互作用。

在实际情况下,对燃烧产生影响的条件还有很多,比如液态和气态可燃物,压力和温度对燃烧的影响就较大。又比如一般情况下,相同质量的固态可燃物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燃烧所需的点火能量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