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秦设计美学:观物取象与设计实践

先秦设计美学:观物取象与设计实践

【摘要】:“观物取象”包括两个方面:“观物”和“取象”。从《周易》全书来看,“观”的涵义主要包括:一是指观察、审视,如“仰则观象于天”[23]“观其象而玩其辞”[24]。“观物取象”虽然是阐述卦象的创立之法,但是由于卦象本身就可以看成是非常杰出的图形设计,因此“观物取象”与设计过程是相通的。“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也贯穿在先秦设计实践中

“观物取象”出自以下两段话:“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21]“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22]从上述文字可知,《周易》通过观察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而创制出八卦以象征、模拟自然之理和社会之理。

“观物取象”包括两个方面:“观物”和“取象”。“观物”是“取象”的方法。何谓“观”?从《周易》全书来看,“观”的涵义主要包括:一是指观察、审视,如“仰则观象于天”[23]“观其象而玩其辞”[24]。二是指思考、洞见,如“观其会通”[25],意为洞见事物变通之道理;“观变于阴阳”[26],则注重对阴阳之道的领悟把握。这两层涵义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包含,只是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加注重观看的经验,而后者则更加重视思维的运行。无论是观察、审视还是思考、洞见都是人以一种感性的方式经验天地万物及其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

具体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观”是一种整体性思维。观的对象包括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社会。如观天地,主要是指观天道地道、天文地理等:“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2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28]“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29]观人类社会,主要包括观察民情、国家、社会、人性:“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30]“观我生,君子无咎。”[31]“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32]“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3]“观”的方式是“仰观俯察”,“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34],是动态的、全体的观照。如叶朗先生所说:“‘观物’不能固定一个角度,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孤立的对象,而应该‘仰观’‘俯察’,既观于大(宏观),又观于小(微观),既观于远,又观于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天地之道’‘万物之情’。”[35]

其次,“观”也是一种悟性思维。“观”不仅停留于视觉表面的感知,更是一种深入本质的体悟。所观之物不仅是有形的,还包括无形的。如《系辞上传》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36]幽明,据晋韩康伯注曰:“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37]也就是说幽为无形,明为有形。《系辞上传》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38]孔颖达《周易正义》曰:“赜,谓幽深难见。”[39]“赜”与“幽”说明了“观”对事物本性的深度感知。如“观其会通”[40]“观变于阴阳”[41],都是强调对宇宙变化规律的领悟把握。

“象”的创造源于“取象”[42]。“取象”是以“观物”为基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天地万物进行归类总结,以阴爻和阳爻为基本元素,创制卦象以象征天地万物,从而“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43]。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对“取象”的各种类别做了十分细致的分析,如有的不显上体下体:“……万物之体自然,各有形象。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故言‘象曰’。……凡六十四卦,说象不同。或总举象之所由,不论象之实体,又总包六爻,不显上体下体,则乾坤二卦是也。”[44]有的上下卦相结合而表达一个意思:“或直举上下二体者,若‘云雷,屯’也;‘天地交,泰’也;‘天地不交,否’也;‘雷电,噬嗑’也;‘雷风,恒’也;‘雷雨作,解’也;‘风雷,益’也;‘雷电皆至,丰’也;‘洊雷,震’也;‘随风,巽’也;‘习坎,坎’也;‘明两作,离’也;‘兼山,艮’也;‘丽泽,兑’也。凡此一十四卦,皆总两体而结义也。”[45]有的上下卦相对或者相承而表达一个意思:“取两体俱成,或有直举上下两体相对者:‘天与水违行,讼’也;‘上天下泽,履’也;‘天与火,同人’也;‘上火下泽,睽’也。凡此四卦,或取两体相违,或取两体相合,或取两体上下相承而为卦也,故两体相对而俱言也。”[46]总体来看,“取象”就是将上下卦所代表的同一事物或者不同事物进行描述,构成一个形象,然后指出它对人事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取象”体现了一种类比的思维方法,即将功能、性质、属性、特征相似的事物归为一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47]。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各从其类也”。[48]

“取象”也体现了一种简化思维。“卦象”的创造是为了“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49],从而明人事吉凶,因此,“取象”并非对天地万物的感性形象的形象描绘与再现,而是对与人事吉凶相关的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一种比拟性的模仿。《周易》认为天地万物分为阴阳,并将阴阳变化的规律推崇为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和最高原则,“刚柔相推而生变化”[50]。正因为如此,周易“取象”以阴爻和阳爻为基本元素,通过其组合和变化来表示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51]这种通过八卦符号来模仿宇宙变化规律体现了一种简化思维。“简化”并不等于简单,而是用尽可能少的结构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如李砚祖在《装饰之道》中所说:“‘观物取象’正是这种对事物特质和主体形态的把握,观物所取之象既不是原有事物在镜面中的呈现,也不是取之于局部,而是抓住物象最具特点的结构性关键,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质。这种在视觉思维的层次上形成的‘象’,是一种全新的认知结构,它来自对象物的观照,但又不是原有对象的被动反映,而是在人视觉思维层次上的一次新的构形,是现实与非现实的统一,是视觉被动的客观接受与主动的选择、重建的统一,这种统一使所取之‘象’与自然物象具有显著的区别。”[52]

整体来看,“观物”就是一个对外界物象的观察认识过程(包括整体观察和深入体悟),“取象”则以“观物”为基础,概括提炼既有认识,再用卦象表现出来,从而象征人事吉凶。“观物取象”虽然是阐述卦象的创立之法,但是由于卦象本身就可以看成是非常杰出的图形设计,因此“观物取象”与设计过程是相通的。

“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也贯穿在先秦设计实践中。在先秦设计中,所谓“观物”,即通过对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观察,体悟到内在的本质规律,在此基础上遵循规律来进行设计。如前文提及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53]前三者是客观条件,后者则是主观条件,其关键在于“合”,体现了一种系统设计思维,与周易的“观”是一致的。

取象的类比思维方法在先秦设计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古代帝王用于祭祀的礼服上的“十二章”纹样(如图三十九):“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54]十二章纹样的设计也依据了类比思维,日(日中有三足乌,彩云托之)、月(月中有玉兔捣药,彩云托之)、星辰(三星并列,以直线相连)代表三光照耀,象征君主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稳重,象征君主治理邦国;龙,变化无穷,象征君主处理政事善于审时度势;华虫,据孔颖达疏:“华虫者,雉也。雉五色,象草华也。”[55]象征君主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宗庙祭祀器物,通常绘成虎形或猿形,象征君主忠、孝;藻,即水藻,象征君主的品行洁净;火,即火焰,象征君主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粉米即白米,象征君主给养百姓;黼,为斧形,象征君主做事果断;黻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明辨是非的美德。而且,“十二章”纹样的色彩也采用了取类比象的原则,山的自然色为青色,龙象征东方,东方色青,因此山、龙取象青,华虫取象黄象征华丽。宗彝的色泽取象有纯黑、纯白二说,取象白色者是因为宗彝有虎,虎与青龙相对,西方金色白为虎,故宗彝用白,这是以五方之色而取象纹样之色;取象黑色者则认为宗彝乃画绣于衣,因衣玄色,故取黑色。藻色有白,有赤,郑玄云:“藻水草苍色,则藻之本色。粉米色为白,因其本色而取。”[56]火取其赤色,因火色本赤。黼,白与黑相此文,作斧形,取象于刃白身黑。黻,黑与青相次文,作两兽相背形,取象于两兽色,左青、右黑。

图三十九 十二章纹样

图四十 半坡鱼形纹样复合演化推测图

观物取象的简化思维方式也贯穿在先秦时期的装饰艺术中,如彩陶纹饰、原始岩画等。以彩陶纹饰为例,先秦彩陶装饰中的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等都不是完全模仿客观物象的写实方式,而是在观物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象的提炼,抓住客观物象的最主要特征,以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半坡型彩陶的鱼纹形态各异,或瞪眼龇牙,或睁眼呆视,或口微张开,从形式上看,主要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从艺术特征来看,用线勾画出鱼体轮廓,抓住鱼的口、眼、尾、鳍等主要形象特征,简化鱼体的细节,使得鱼的整体形象呈现出一种几何化的趋势(如图四十),证明了半坡彩陶中一些几何纹是由鱼纹演变而来的。再如马场型的人形蛙纹被简化为两条、三条、四条横着的曲线肢体,庙底沟型的鸟纹(如四十一),正面描绘的鸟,往往头简化为圆点,身简化为半圆,呈山字形,侧面描绘的鸟,也将鸟头简化为圆点,鸟身简化为一条或数条旋转的弧线。人面为圆形或椭圆形,鼻子为“丁”字形或垂直三角形,双眼为两直线,耳部向外平伸,向上翘起弯曲成钩状,嘴唇成“z”形,五官都简化为几何形,甘肃出土的半山型彩陶上的人物纹,头部简化为一个圆圈,胸部简化为几根肋骨。

图四十一 庙底沟型彩陶上鸟纹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