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人伦之和与先秦哲学的一致》

《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人伦之和与先秦哲学的一致》

【摘要】:从根本上看,器显人道的思想与先秦哲学中注重“人伦之和”的思想是一致的。“人伦”即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各种尊卑长幼关系。《孟子·滕文公上》对于人伦之和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167]注重“人伦之和”的思想与先秦时期社会组织形态的特点密不可分。

从根本上看,器显人道的思想与先秦哲学中注重“人伦之和”的思想是一致的。“人伦”即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各种尊卑长幼关系。《孟子·滕文公上》对于人伦之和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167]注重“人伦之和”的思想与先秦时期社会组织形态的特点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原始先民很早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业定居生活,往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进入先秦文明社会以后,血缘家族社会组织形式演化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并长期保留下来。这种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168],完备于周公制礼作乐,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个人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群体的一员,因此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是天然地统一在一起的。春秋以后,随着姬姓血缘关系的松弛,具有完整意义的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但仍然对当时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维护周礼,其理想中的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和谐社会,如何保持社会的和谐呢?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69]也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礼的作用就在于使各等级身份及其行为恰到好处。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进一步发挥,认为“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170],前文已经论述,“礼别异”,即通过礼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男女、长幼之间的等级秩序;“乐合同”,就是运用音乐诗歌舞蹈艺术来调和人们因为礼的等级森严造成的情感隔阂与疏离。《荀子·臣道》对这一点做了阐明:“恭敬,礼也;调和,乐也。”[171]《乐记》也认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172]《荀子·乐论》对于这种礼乐之和的情景作了形象的描绘:“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173]这段话说明乐在宗庙、闺门、乡庙之内,由于沟通了人们的血族关系,使得不同等级的人们产生了追祀祖先的神圣感情,从而起到了协调宗族、沟通上下的社会功能。因此,通过礼乐有效地把社会群体组织起来,最终实现社会的人伦之和:“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174]具体而言,这种人伦之和的实现途径为:

首先,通过对人进行诗、书、礼、乐等审美教育,陶冶心灵,培养理想人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75]。而礼乐文化的各种仪式往往通过器物来体现,因此器载人道(器以藏礼、器以比德)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培养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修养,如《史记》中记载孔子通过学琴来陶冶性情:“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十日不进。师襄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176]前文论述的君子比德于玉、深衣的设计都表明了这一点。

其次,以情和志,以道制欲,使得个体符合社会的人伦法则,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如《礼记·乐记》描写了个体的人从内心和敬到遵礼守法的过程:“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措之天下,无难矣。”[177]

从根本上来看,天人之和与人伦之和是一致的,前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后者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本质上是人的自由、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的存在既不能脱离自然界,也不能脱离群体、社会,如刘纲纪所言:“东方充分地肯定并且竭力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统一本质上也就是人的自由、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实现。”[178]由此,道器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也就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注释】

[1](东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5页。

[2]《诗经·鄘风·墙有茨》,见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1页。

[3]《尚书·洪范》,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63~464页。

[4]《左传·庄公四年》,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3页。

[5]《左传·哀公十一年》,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四),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65页。

[6]《国语·越语下》,见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84页。

[7]《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四),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84~1485页。

[8]《国语·晋语一》,见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8页。

[9]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10]《老子·二十五章》,见陈鼓应译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9页。

[11]《老子·四十二章》,见陈鼓应译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25页。

[12]《老子·四十章》,见陈鼓应译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7页。

[13]《老子·二章》,见陈鼓应译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0页。

[14]《老子·十六章》,见陈鼓应译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1页。

[15]《庄子·知北游》,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3页。

[16]《庄子·逍遥游》,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17]《庄子·齐物论》,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页。

[18]《论语·里仁》,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页。

[19]《论语·卫灵公》,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页。

[20]《论语·卫灵公》,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页。

[21]《论语·秦伯》,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2页。

[22]《论语·里仁》,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页。

[23]《论语·学而》,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24]《论语·学而》,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页。

[25]《论语·八佾》,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页。

[26]《论语·卫灵公》,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页。

[27]《孟子·公孙丑上》,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0页。

[28]《孟子·尽心下》,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4页。

[29]《孟子·尽心下》,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9页。

[30]《周易·系辞下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71页。

[31]《周易·乾》,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9页。

[32]《孟子·尽心上》,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2页。

[33]《孟子·尽心上》,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5页。

[34](东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35]《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9页。

[36](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下),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654页。

[37]《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6页。

[38]《老子·二十八章》,见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3页。

[39](东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2页。

[40]《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7页。

[41]《老子·十一章》,见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0页。

[42]《考工记·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43]《考工记·庐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44]《考工记·庐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45]《老子·二十八章》,见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3页。

[46]《老子·三十二章》,见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8页。

[47]《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9页。

[48]《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29页。

[49]《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6页。

[50]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51]《老子·二十八章》,见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3页。

[52]《庄子·天地》,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5页。

[53]《庄子·养生主》,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页。

[54]《庄子·养生主》,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页。

[55]《庄子·养生主》,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页。

[56]《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4页。

[57]《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32页。

[58]《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37页。

[59]《周易·系辞下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56页。

[60]《论语·述而》,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7页。

[61]《老子·二十五章》,见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9页。

[62]《庄子·大宗师》,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0页。

[63]《庄子·大宗师》,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2页。

[64]《庄子·骈拇》,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8页。

[65]《庄子·马蹄》,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页。

[66]《庄子·骈拇》,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7页。

[67]《庄子·达生》,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9页。

[68]《庄子·养生主》,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页。

[69]《论语·述而》,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7页。

[70]《论语·颜渊》,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页。

[71]《论语·子路》,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页。

[72]《左传·成公二年》,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88~789页。

[73]《荀子·哀公》,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34~635页。

[74]《荀子·哀公》,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42页。

[75]《荀子·王制》,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7页。

[76]《荀子·君道》,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81页。

[77]《论语·阳货》,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页。

[78]《论语·阳货》,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页。

[79]《论语·子路》,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3页。

[80]《论语·学而》,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81]《礼记·礼器》,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82]《荀子·宥坐》,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14页。

[83]《礼记·表记》,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20页。

[84]《考工记·总叙》,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85]《考工记·总叙》,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86]《考工记·轮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87]《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88]《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89]《考工记·总叙》,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90]《考工记·匠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91]《礼记·王制》,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92]《考工记·总叙》,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93]《周礼·冬官·考工记》,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2页。

[94]《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95]《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96]《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97]《考工记·粟氏·段氏》,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98]《考工记·轮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99]《考工记·轮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100]《考工记·鲍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101]《考工记·鲍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102]《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103]《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104]《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105]《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106]《考工记·轮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107]《考工记·轮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108]《礼记·冠义》,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12页。

[109]《礼记·曲礼上》,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10]《礼记·哀公问》,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55页。

[111]《礼记·礼器》,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112]《考工记·桃氏》,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13]《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114]《考工记·弓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115]《考工记·玉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116]《考工记·玉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117]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118]诸葛铠:《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119]《孟子·滕文公上》,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3页。

[120]《孟子·滕文公上》,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1页。

[121]《诗经·豳风·七月》,见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9页。

[122]《诗经·周颂·丝衣》,见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89页。

[123]《周礼·天宫·司服》,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91页。

[124]《礼记·玉藻》,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125]《礼记·玉藻》,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页。

[126]《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用众》,见(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127]《管子·立政》,见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页。

[128]《尚书·洪范》,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52页。

[129]《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四),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57页。

[130]《吕氏春秋·有始览第一·应同》,见(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82~683页。

[131]《考工记·画缋》,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132]张乾元:《〈周礼·考工记·画缋〉释读》,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30页。

[133]《礼记·玉藻》,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13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2页。

[13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4页。

[136]《诗经·邶风·绿衣》,见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5页。

[137]《诗经·邶风·绿衣》,见孔颖达疏:《毛诗正义》(第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38]《礼记·玉藻》,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页。

[139]《荀子·富国》,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10~211页。

[140]《荀子·大略》,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74页。

[141]《礼记·聘义》,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52页。

[142]《礼记·玉藻》,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379页。

[143]《礼记·玉藻》,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页。

[144]《礼记·深衣》,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81页。

[145]《礼记·深衣》,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82页。

[146]《周礼·天宫·内司服》,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77页。

[147](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81页。

[148]《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见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2页。

[149](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第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50](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第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51]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概括了中国哲学中“天”的物种含义:主宰之天(至上神)、物质之天(天空)、命运之天(运气)、自然之天(自然)、义理之天和道德之天(道德法则),由于设计活动与自然有着密切联系,自然为人类的设计提供资源,人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此,从设计的角度来谈“天人合一”,“天”主要指自然之天。

[152]《周易·乾·文言》,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9页。

[153]《庄子·齐物论》,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页。

[154]《庄子·山木》,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8页。

[155]《庄子·山木》,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8页。

[156]《老子·二十五章》,见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9页。

[157]《周易·系辞上传》,见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7页。

[158]《考工记·总叙》,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159](明)黄成著,杨明注,王世襄整理:《髹饰录解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5页。

[160]《尚书·皋陶谟》,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161]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5页。

[162](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163]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载《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12页。

[164]《考工记·辀人》,见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65]《周礼·春官·大宗伯》,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87页。

[16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87页。

[167]《孟子·滕文公上》,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5页。

[168]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周王室分鲁公“以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分唐叔以“怀姓九宗”。这里所说的氏、族、宗就是宗族存在的证明。

[169]《论语·学而》,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页。

[170]《荀子·乐论》,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2页。

[171]《荀子·臣道》,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2页。

[172]《礼记·乐记》,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73页。

[173]《荀子·乐论》,见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8~449页。

[174]《礼记·乐记》,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175]《论语·秦伯》,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1页。

[176]《史记·孔子世家》,见司马迁撰:《史记·第四十七卷》(第六册),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320页。

[177]《礼记·乐记》,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03页。

[178]刘纲纪:《东方美学历史根基与哲学背景》,载《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