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秦服饰设计与设计美学思想

先秦服饰设计与设计美学思想

【摘要】:先秦服饰设计蕴含了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而中国古代服饰之所以在先秦时期有了较快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纺织业的发展为人们的服饰设计提供了多种面料。[20]由此可见,“五服五章”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通过服饰来表现尊卑等级。[22]这些服饰的审美标准是先秦设计美学思想“器以藏礼”的具体表现。

先秦服饰设计蕴含了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而中国古代服饰之所以在先秦时期有了较快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纺织业的发展为人们的服饰设计提供了多种面料。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商周时期丝染织品的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9]春秋战国时期农村种桑植麻,纺纱织造已较为普遍。据《尚书·禹贡》记载,当时九州中的冀、青、兖、徐、扬、荆、豫州,丝织麻纺都很发达,其贡纳物品中就有蚕丝及丝织品,如冀州“岛夷皮服”[10]兖州“桑土既蚕,……厥贡漆、丝,厥篚织文”[11]青州“厥贡盐絺”[12]徐州“厥篚玄纤缟”[13]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14]荆州“厥篚玄纁、玑组”[15]、豫州“厥贡漆、枲、絺、纻”[16]。其中,齐鲁地区的染织工艺最为发达,“齐纨”“鲁缟”是全国闻名的产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临淄),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通渔盐,则人物归之,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17]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加强了对自己身体保护和装饰的意识,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几件商代晚期的玉石人物雕塑来看,商代、西周的服装基本已经形成了上衣下裳的样式(如图十三)。

图十三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雕(商代)

此外,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与成熟,先秦服饰也成为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物态形式,成为别贵贱、辨尊卑的重要载体。如《尚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18]孔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采章各异,所以命有德。”[19]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天命有德,使之居位,命有贵贱之伦,位有上下之异,不得不立名,以此等之,象物以彰之。先王制为五服,所以表贵贱也。服有等差,所以别尊卑也。”[20]由此可见,“五服五章”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通过服饰来表现尊卑等级。服饰的形制、图案、色彩等,均成为“德”的象征,地位越尊贵,德行越高尚,服饰便越华美,因此,吉服以繁缛富丽为美,“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一民也”[21],“必将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22]这些服饰的审美标准是先秦设计美学思想“器以藏礼”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