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梁悦,富平人。后汉李彦温,富平人,今尚书村其宅址也。历官陕西省左司郎中,所至称廉谨。[一]万历十二年《富平县志》、乾隆四十三年《富平县志》、光绪《富平县志稿》和《资治通鉴》均作“杲”,《新唐书·孝友列传》作“果”,存疑待考。1994年《富平县志》即作“唐堃”。此外,承蒙惠军昌先生告知,富平文庙元碑碑文亦书“唐堃”。据清沈清崖编纂、钦定四库全书本《陕西通志》卷三十记录,唐堃厚乃三原人。......
2023-09-30
西亳 乔履信敦峰 编次
洛阳 张雄图慕堂 校订
名宦
岘山碑①、桐乡祠②,千古艳之。近世一县邑中奚啻祠栉比、碑林立矣,岂尽如古人耶?镌以口,事以心,感之者共知之,致人之感者自知之。志名宦。
【注释】
①岘(xiàn)山碑: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岘山碑”。语本《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②桐乡祠:西汉朱邑担任桐乡啬夫一职时,廉平不苛,深受百姓爱戴。死后,桐乡士民为朱邑兴建坟墓祠堂,每年按时祭祀,从不断绝。明潘游龙《康济谱》卷4有详细记载,可参看。
汉
尹赏,字子心,钜鹿人。成帝时以廉举,令粟邑,有治声。冯翊太守薛宣见而奇之,时频阳多盗,县令薛恭不能治,宣随调赏治之,境内以安。
晋
梁肃,负文武才,为频阳令。时刘曜攻长安,三辅骚然。安平太守贾匹威名甚著,肃将附匹,计恢复,遇诸途,遂推平南将军,率众攻曜。
令狐整,敦煌人。徙家中华,为中华守。时郡务草创,整一切调停,身任之,称良守焉。
唐
李大亮,泾阳人。忠谨刚烈,少负奇节。高祖入关,授土门令。值岁饥,且盗聚。亮抚疲民,垦亩教耕,岁乃大熟。又击盗,尽平。无何,胡寇至,度不能支,单骑诣胡,晓以祸福,遂降之。帝闻大悦,累擢至工部尚书,卒谥曰懿,陪葬昭陵。
张行成,字德立,义丰人。擢制举乙科,为陈仓尉。调富平主簿,有能名。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
崔衍,安平人。天宝末,擢明经,调富平尉,寻调清源令。劝民力田,怀附流亡。观察使马燧表其能,徙美原尉。俭约畏法,禄周亲族,葬埋嫁娶,依以济者甚众。时建言民瘼,德宗嘉之,诏为观察使。卒日,以遗惠在民赠工部尚书,仍录其嗣,谥曰懿。
裴垍,字强中,绛州闻喜人。擢进士第,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补美原尉,后迁考功员外郎。累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
胡珦,为富平尉,长于吏治,剖决如流,一府称其明断。
宋
司马炫,夏县人,温公曾祖。举进士,以气节著乡里。为富平令,在官未几,境内大治。
张龟年,天圣中为富平令,以循良称,民爱戴之。明道时,诏增秩,再任顺民望,仍以治行风告天下。
王哲,令富平时,邑多淫祠,哲痛革之,毁赤眉祠,以祀李光弼。又封其墓,书其碑曰:“使后世知忠良勤劳,可祀百世。”
侯延广,平遥人。端拱间为同、麟、坊、延、丹缘边都巡检使。时叛卒刘渥啸聚亡命,寇耀州富平县,谋入京兆,其势甚盛。延广率兵数百,自间道追渥至富平西十五里及之。渥素惮延广,传言:“我辈草间求活,视死如鸿毛,侯公家世富贵,奈何与亡卒争须臾命?”延广闻之,怒,挺身出击,战大树下,断渥右臂,脱而走,追兵旋获之。渥素骁勇,至是为延广所杀,群盗丧气,稍稍自归,关内以定。上嘉其功,擢拜崇仪使。
刘湜,字子正,彭城人。举进士,为富平令。有盗掠人子女,既就擒,阳死,伺间逸去。追获,复阳死。湜促焚其尸,后拜监察御史。
高文林,令美原,有惠政。值岁旱,祷于频泉,翌日果雨。林曰:是福地也!遂祠之,事载赵节度推官记中。
王居仁,政和中为美原令。旱甚,祷罔应。仁迎神园亭,率僚祷频山祠。未几,大雨,岁熟。
元
杨朝列,大定人。大德间令富平,重农课桑,诲士犹谆,人爱戴之。时关内多蝗,独不入境。祠在王寮镇左,有碑。
王会,字彦嘉,新野人。至正间为富平守御。时邮亭供费浩繁,民甚苦之。会易以市廛,俾得息肩。又疏永润滨河诸渠灌田,旱不为灾。近山田遇雨水溢辄坏,教民筑堤,赖以无虞。
明
孙义,洪武十五年任。承元末极敝,事皆草创,躬行俭约,饬簠簋以为民先,建社稷、风云雷雨山川暨邑厉诸坛。
张得先,洪武二十三年任。时中原初定,众庶艰食。首建招福、平皋、频阳、永闰四乡社仓,以赡闾阎,民利赖焉。
石确,昌黎人,监生,永乐四年任。性坦易明爽,服官五年,莅政公勤,终始如一,有乐只恺悌风。
高应举,大足人,正统六年以监生任。谨厚雅饬,实心干济,扶弱锄强,不少假借。在事九年,废坠毕张。县仓、预备仓皆移置今所,城隍祠尤极力崇饰。尝微行,过酒肆,闻人问:“酒何如?”酒家曰:“高知县!”问者讶,叩之曰:“彻底清!”父老至今传之。
马元,保定人,景泰四年任,慨然以兴学为己任。月试旬课,日有讲明。又躬行道义,为诸士先,儒风大振。邑科目题名自元设。
王杰,字时英,天顺三年以监生任。多才能,为政识大体,兼练民情。新县治,修文庙,声名籍甚。
韩楷,山东人,举人,成化六年任。性刚介,寡言笑,暴横者惮若神明。重修文庙,毫不累民。
郭镕,成化十年任。政尚勤俭,务大体,绝苞苴①。建鼓楼及吏胥诸房,多所兴革,时称循吏。
张本,河南人,举人,成化十九年任。质直尚义,民不敢欺。尤注意庠序,设后堂于明伦堂北,左右各翼五楹以处师儒,士追思之。
陈润,字维泽,大兴籍临安人,进士,弘治元年任。持己公廉,平易近人,民爱如父母。驭吏体严而恕,胥徒畏服。初辟西门,广明伦堂为五楹,文教焕然,升沔阳州知州。
李良,字从善,固始人,举人,弘治六年任。有担当,喜任事,建学舍并医学、阴阳学,修永兴桥,兴举甚夥。议纂县志,未卒事去。
吕子固,解州人,举人,弘治初为富平教谕。赋性刚正,立教严肃。昼课生儒于堂,夜秉烛巡视,漏下二滴始罢。晨兴考校,不率教者予夏楚②,多所成就。兼喜著作,县令李良属纂邑志,惜未就。
李寿昌,太原人,进士,正德年任。有才干,善折狱,兴革得宜。操守严正,百姓畏之。时后先尹县者,以昌为第一。
刘藻,字文洁,彭县人,举人,正德十一年任。政有风力,不拘小节。
王宗源,字文渊,吴桥人,举人,正德十一年任。方正有守,政先明断。视篆未几,卒,邑人涕泣送之。
杨玳,字文瑞,太原人,监生,正德十三年任。望之凝然老成而剖决如流,长于吏治。凡前令修葺未竣事,极力成之。
罗星,威远人,监生,嘉靖初任训导。性方正,言动不苟,士类式③之。时县尹稍易④,星遂弃官去,其风节如此。
胡山,富顺人,举人,胡文定公后,嘉靖四年调富平令。初令白水,多所建白⑤。慷慨负奇气,遇盘错身任之。时巨寇刘朝臣、大小马暨游侠者骄横武断,闾阎侧目。山首捕之,置重典。又以法绳豪右,四野肃然。遇生儒恩义兼隆,创经阁,缮学宫,文风丕振。升易州知州,去时,父老攀卧舆至不得行。又刊碑纪其惠。
杨时泰,号恒南,真定人,进士,嘉靖八年任。劲直著清节,接人莅事,一遇辄不忘。富邑田故无井,泰教设桔槔兼疏渠道灌溉,岁不能灾。又白所辖,发廪赈贫。居甫一年,邑称大治。以繁调章(邱)[丘],百姓刻碑志德。光禄卿马理纪之。
刘希简,号了庵,汉州人,进士,嘉靖九年以给事中左迁富平令。刚毅挺直,节不可夺。搏击强豪不遗余力,守尤清严,又建新城书院以造士。甫期年,邑称大治。后因公罚调用,人咸惜之。官终巩昌知府。
韩嘉会,眉州人,举人,嘉靖十三年任。优文学,守清苦。每朔望誓庙曰:“嘉会清归,神必福归;嘉会赃归,神必祸归。”闻者凛然。以忧去。
高义,叶县人,举人,嘉靖十五年任。外柔内刚,礼师儒抚疮痍,不愧良吏,升平凉苑马寺寺丞。
张续,安阳人,举人,嘉靖十九年任。政尚和易,然不可干以私。
刘煦,霍州人,举人,嘉靖二十二年任。性醇惠,听讼能尽民情。催科尚宽,人不忍欺。洪水故逋⑥赋,后称良里,完额自煦始。
胡志夔,号浒南,安邑人,进士,嘉靖二十四年任。器局整肃,人望而畏之。出令如山,人弗敢违。所建有鼓楼、砖埤暨诸堡墙。在事四年,以异政征拜监察御史,官至巡抚榆林、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刘尚礼,汾州人,举人,嘉靖二十九年任。才气英发,抑强扶弱,又旌善者,以励风教。未几,以忧去。
何通衢,易[一]州人,举人,嘉靖三十年任。清操自持,宽严得宜,不愧循吏,以忤府调用。
赵桐,号峄山,绛州人,进士,嘉靖三十二年任。弘阔不羁,然聪明过人,制作倚马立办,人共推之。爱才礼士,尤极诚切。
祝安,洛阳人,举人,嘉靖间为富平教谕。善属文,在师席时,诵读无异学士。又耻言利,诸生贤者优礼之。以忧去。
崔举,唐山人,举人,嘉靖三十八年任。古朴尚道义,注措一本诚心。革里甲日支费,百姓感若父母。又均田,核余地二千余顷。耻为脂韦⑦态,社鼠者萋菲以去。既归,四壁萧然,无少怨尤。邑人孙丕扬巡抚北直,题其门曰“清吏第”。
史灿,号鹤亭,举人,开州人,隆庆七年任。刚方有远略,接上下截然有体。强横者法惩不少借,临良民以和气。县中故有总里,日醵金候尹措用,岁会不啻千金。灿尽革之,境内欢然。又文庙以地震后陋甚,灿倡修。诸绅士输金,出纳未经灿手。当路疑其干没⑧,竟以简调。
聂武,字仁卿,当阳人,举人,万历二年任。莅政精严,发摘如神。有僧匿民妇历年无问者,武廉⑨得状,置之法,立焚其寺,人称神君。又文庙大工能终前令事。
杨守川,号浚源,绛州人,举人,万历五年任。动履谨饬,防吏如寇,视民如子。邑北山产石,诸郡县采者率邑民代运,里甲更班,名“匝班车”,岁费数千金,百姓苦之。守川申白得均派。
杨君惠,号浒北,徽州人,监生,万历间任训导。少有柳下之操兼让贡、授金诸善状。比司教席,益扩廉节。又立会课,督诸生读秦汉文。其贫不能婚丧者,捐俸周之。升井研知县。
杨允中,遵化人,以庶吉士改监察御史,左迁西安同知。时值岁大凶,跳梁者盘据北山,以数百计。允中单骑驰至,集千百长,群力团练于美原堡,不五旬擒其渠魁,一方累卵措诸袵席。北山人每谈御寇,必曰印南先生。印南,允中号也。
刘兑,字景泽,号钟所,新安人,举人,万历八年任。时奉司农核田,兑令有田者先自拟等并以数闻,率吏亲执丈量之,漏者听自首不罪。乃区分金、银、铜、锡、铁五等,视地酌粮,筹度⑩尽善,克奉上令而民不累,至今尸祝。又兴复漆沮、赵氏、温泉诸水利,创立者七,疏通者二十有二,计灌田数千亩,遂成永赖。建修庙坛、祠宇、郭门、公廨具如法式,有祠在北郭外。
信按,公遗爱在人,到今弗替。每听讼时,即山农野老多出公均田册籍相质,曰此刘爷原札也。赫禠脱落,朱墨黯澹,历数百年遵如蓍蔡,视古循良宜其上参一座矣。
焦承光,大同卫人,万历年任。先是郡守某设立乡约,他邑有司视为故事,光奉行惟谨,家喻户晓,勤督厚期,不遗僻壤,民风一变。
侯来诏,山东人,万历年任。肃严清正,遇事明断,民立祠祀之。
李承颜,曲沃人,举人,万历年以高陵令调任。操守清严,民怀其惠。
王正志,祥符人,进士,万历二十七年任。性刚方,为政持大体,不事烦苛,民甚安之。时税珰梁永肆虐关中,遣人至富,倚势横索,正志各予笞毙一人,被诬拿解。是日县试,正志以“道之将行”四句命题,放榜后赴省,怀白刃向永,抚道力解方已,后竟瘐死
诏狱。富人冤之,与刘、焦二公建祠并祀。刘解元士龙有记。
宋日就,沂水人,万历三十二年任。和平宽厚,勤政爱民,有“宋佛”之称。
隋不矜,寿光人,举人,万历四十一年任。爱民如保赤,待士以和,称贤父母。
王汲初,山西人,万历四十七年任。刚果严肃,执法不挠。
宋果,莱阳人,进士,天启五年任。剔厘奸弊,狐鼠屏迹。
贾太初,河间人,进士,崇祯十年任。以文盛,性宽和,听讼明允,征输不扰。修理文庙,黝垩一新。有祠碑,调知襄阳县。
【校记】
[一]明万历《富平县志》、乾隆四十三年《富平县志》均作“巴”,光绪《富平县志稿》作“易”。钦定四库全书本《四川通志》卷三十六记载何通衢为巴州人,似更可信。
【注释】
①苞苴:贿赂。古代行贿恐怕为人所知,故以草苇包裹掩饰。
②夏(jiǎ)楚:古代学校中施行体罚的器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③式:效法。
④易: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⑤建白:指对国事有所建议及陈述。
⑥逋(bū):拖欠。
⑦脂韦:本指脂油及软皮,后用来比喻谄媚、圆滑。
⑧干没:暗中吞没他人的财物。
⑨廉:察考,访查。
⑩筹度:谋划。
尸祝:祭祀。
蓍蔡:指蓍龟,即蓍草与大龟,均为古人卜筮时所用。因大龟出蔡地,故称为“蓍蔡”。
珰:汉代武职宦官帽子上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瘐死:古代指囚犯因受刑、冻饿、生病而死在监狱里。
保赤:养育、保护幼儿。语本《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
。”孔传:“爱养人如安孩儿赤子,不失其欲。”清陈元龙《粤西旧无育婴堂创建告成有作》诗:“圣治重仁育,保民如保赤。”
黝垩:涂以黑色和白色。《礼记·丧服大记》:“既祥,黝垩。”孔颖达疏:“黝,黑色,平治其地令黑也。垩,白也,新涂垩于墙壁令白。”
本朝
薛良明,汉军人,顺治二年任。政务宽平,升汉中同知。
李之粹,汉军人,举人,顺治九年任。任事有胆量,政尚严肃,尽革里马安置。行取御史,累官至江西巡抚。
汪惠,山东人,贡士,顺治十三年任。浑厚精明,听断称平,民安之。
郑昆璧,字仑辉,文水人,进士,顺治十七年任。邑中故多水利,昆璧因势利导各支渠,漆沮、金定、北温泉诸河岸地悉成沃壤。又编审均核,吏胥罔得上下其手。《通志》有传。
郭传芳,字九芝,山西大同威远卫人,由选贡授咸宁县丞,摄合阳、长安篆,俱有声,迁富平令。值滇逆之变,凉寇窃发,传芳侦贼将入境,乘雾捣其巢,斩获有功。时军书旁午①,传芳转输有法,民不告劳,常语人曰:“为百姓即为朝廷。”闻者叹服。
信按,本朝名宦故不乏人,而脍炙人口、历久弗替者惟此公称最,几与前明刘公相伯仲,上丁②附祠,血食同飨。呜呼!岂倖□哉?
蒋陈锡,江南常熟人,进士,康熙三十年任。甫至,值关辅大饥,流移载道,捐千金设厂煮粥,以食饥者,全活无算,复捐赀收瘗③道殣。时濒河水利久弛,陈锡循行阡陌,疏故玉带、直城、文昌各渠,民享灌溉之利。后历官云贵总督。
杨勤,字慎修,汉军正红旗人,监生,康熙四十八年任。刚断有惠政,开渠灌田,民利赖之。值岁歉,访民间孤弱无依者育署中,存活甚众。五十七年,富邑应拨粮若干运军前,勤时奉委办差凉州,代民卖[一]纳,省挽输④劳费计万余金,民极感之。又力表孙自慎妻樊氏,苦节详见《孝义樊氏传》。
李肖筠,河南夏邑人,举人,雍正五年任。操守清严,为政宽和仁恕,识大体。先是邑孙姜里浮粮⑤赔累几数十年,民多逃亡。肖筠具详请豁,奉驳覆勘,缘调办噶斯军需,未及行。继事者惮覆勘劳,事遂寝。雍正十三年,知县乔履信莅任,里民复恳,因检旧牍具请,得旨永免。民以事端发自肖筠,至今怀之。后升邠州牧,现任潞安知府。
西亳乔履信曰:“所在无赫赫名,所去人思,不其难乎?曰不难。务实不务名,故无赫赫名。未去,务实不务名,故所去人思。无名之名,斯真名。无名之名,不仅名也。”
又曰:“富邑名宦殊寥寥,历按政迹提鲁⑥攀卓⑦者堪几屈指耶?有美毕登,永垂厥后,继而起者或蹑其尘,抑或驾乎其上,先正⑧有灵,安知不虚左⑨俟与?”
【校记】
[一]据乾隆四十三年《富平县志》、光绪《富平县志稿》,“卖”讹,应为“买”。买纳,征购。《宋史·食货志》:“亭户煎盐,官为买纳,比旧既增矣。”
【注释】
①旁午:交错纷繁,从四面八方涌来。《汉书·霍光传》:“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颜师古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
②上丁: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
③收瘗:收殓埋葬。瘗(yì),掩埋,埋葬。
④挽输:即运输。挽,拉,牵引。
⑤浮粮:定额之外的钱粮税款。
⑥鲁:指鲁恭(32—113),字仲康,任中牟县令,注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深受人民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
⑦卓:指卓茂(?—28),字子康,任密县县令,政绩突出,深得百姓爱戴、官吏信服。卓茂、鲁恭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卓鲁”代指贤能的官吏。
⑧先正:前代的贤人。
⑨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有关清·乾隆五年《富平县志》校注的文章
唐梁悦,富平人。后汉李彦温,富平人,今尚书村其宅址也。历官陕西省左司郎中,所至称廉谨。[一]万历十二年《富平县志》、乾隆四十三年《富平县志》、光绪《富平县志稿》和《资治通鉴》均作“杲”,《新唐书·孝友列传》作“果”,存疑待考。1994年《富平县志》即作“唐堃”。此外,承蒙惠军昌先生告知,富平文庙元碑碑文亦书“唐堃”。据清沈清崖编纂、钦定四库全书本《陕西通志》卷三十记录,唐堃厚乃三原人。......
2023-09-30
清乾隆五年,富平县令乔履信纂修的《富平县志》,因其反映了康乾时期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观念,堪称古典修志之典范。而乔履信作为乾隆《富平县志》纂修者,便兼具了“修志”和“施政”双重理念。乔履信纂修的《富平县志》,就在两者之外给出了新的答案。其《〈富平县志〉凡例》中指出:愚意邑志与国史,体同而例异。编写县志,容易垂名于世;县官修志,也容易彰显其所作所为。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础在于“县”。......
2023-09-30
后魏曹续富平令。后周裴景富平令。杜徽富平令。李堭以上俱富平令。王哲富平令,籍失考,载名宦。米显道、杨思聪、徐伟、刘逊志、邹良臣、周文都、陈廷训,以上俱富平令。王良策顺天人,举人,三年任,忠笃平易,百姓以事至者,一见悦之。[一]本志卷之六名宦作“易”。张昊河南人,进士,五年任,和平达政体。简廷佐籍失考,华阴知县,五十九年署事,有政绩,邑人称之。......
2023-09-30
富于秦,分一蕞土耳。富邑虽割雍片壤,然于秦中称洋洋大风矣。名迹胜地,率可述而志。“郡国”此处所指难以确定,或指《元和郡县图志》,或指《后汉书·郡国志》,抑或仅指《太平寰宇记》引用《郡国志》佚文之体例,待考。城池县城本名窑桥寨,元末张良弼据之,徐达经略关中,因以为县。弘治中,知县陈阔[一]辟西门。天顺中,知县王杰新之。富备仓在县署后。西安府在县南街东之北。沿革表本朝富平县。......
2023-09-30
一前明司训王君道、教谕吕君子固、县丞李君梁先后所辑邑志皆不传,传者仅孙恭介公定本暨本朝韩公斗山稿本。名宦人物次于职官选举者,此物此志也。余自河渠以迄选举并祥异、艺文,率与建置同例。名宦则据孙韩二志捡其无与富邑者删去数人,余备书之,其增入者仅本朝李、郭、蒋、杨、李数君,志慎也。一艺文投柜綦夥,脱口珠玑,触目琳琅,而不获广撷兼收者,徒以志书之例,非有关地方,虽巨制鸿篇、高文典册不应滥取。......
2023-09-30
乡联阖县共一千八十七堡,四万四千一百三十八户,丁男一十二万七千四百二十八名,妇女八万六千三百一口,每堡旧设乡约、练总各一二人不等,按户轮应,习俗相沿,视为贱役。第五联领南阳村田家堡、任家堡、褚家庄东王堡、西曹堡、东曹堡、紫结村阎家堡、李家堡、马家堡、马村邢家堡、马村孔家堡,共十堡三百六十九户,丁男一千三十二名,妇女七百一十八口。......
2023-09-30
八年四月,雍州暴雨蝗。二年京畿旱蝗,太宗在苑中掇蝗祝而吞之,是岁蝗不为灾。十四年,白龙见于富平。元宗开元二年三月,富平县有肉角羊。二十三年六月壬子,京兆富平县瑞麦生一茎五穗。宪宗元和八年夏丙申,富平大风,拔枣木千余株。文宗太和三年十一月庚子,京兆上言奉先、富平、美原等八县早霜,损稼二千三百四十顷。十二年,陕西诸县饥疫。九年八月,陕西水。......
2023-09-30
越甲寅岁,试用眉邑,旋调富平。时乾隆五年秋七月吉日,赐进士第富平县知县行取候补主事西亳乔履信⑦撰。雍正八年进士,任《陕西通志》纪事、经籍、古迹三门分纂,历官眉县、富平、咸宁知县,后补授礼部主事,以御史记名。著有《乡甲条约》一卷、《富平县志》八卷、《陕西通志》三卷、《宁远堂诗草》一卷等。生平事迹《偃师名人传略》《洛阳市志·人物志》《中州文献总录》《商水县志》均有记载。......
2023-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