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乾隆五年《富平县志》校注-富平县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特点

清·乾隆五年《富平县志》校注-富平县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特点

【摘要】:富于秦,分一蕞土耳。富邑虽割雍片壤,然于秦中称洋洋大风矣。名迹胜地,率可述而志。“郡国”此处所指难以确定,或指《元和郡县图志》,或指《后汉书·郡国志》,抑或仅指《太平寰宇记》引用《郡国志》佚文之体例,待考。城池县城本名窑桥寨,元末张良弼据之,徐达经略关中,因以为县。弘治中,知县陈阔[一]辟西门。天顺中,知县王杰新之。富备仓在县署后。西安府在县南街东之北。沿革表本朝富平县。

西亳 乔履信敦峰 编次

洛阳 张雄图慕堂 校订

星野

周礼》以星土辨九州之地,列宿垂象,率以九州疆域属之。富于秦,分一蕞土耳。顾星聚彗扫,祥见东井,验在雍土,昭昭也。邑隶左辅,星统秦分。志星野。

星野图

东井

考《周礼郑注》暨《史记·天官》《汉书·地理》《晋书·天文》《唐书·历志》《帝王世纪》《淮南鸿烈》诸书,秦地分野属鹑首。鹑首为南落经星东井与鬼。虽班固称秦分自井十度至柳三度,李淳风谓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度数不同,同属鹑首,适当山河之右。至《后汉·天文志》《春秋文耀钩》《广雅》《宋·天文志》诸书,或云雍州属魁星,或云天枢主秦,或云上台主梁雍,而星图复载天市垣列国星二十二,秦二星在周星东南,又牛女下十二星有东秦星、西秦星,又五车五星,西北一星主秦,纠纷呶如治丝而棼,故谨遵一行《大衍》“山川两界”之说。按甘石张陈星经星图、《丹元子步天歌》参互考定,首写星图以补旧志之缺。又按富平地当渭北,应属井二,故仅绘井宿,不及鬼舆云。

西亳乔履信曰:“秦属鬼井,验用如响矣。稽星家言,井正明则法度正,厥明大盛,多风雨。鬼四星明,五谷成,动摇则灾,天人征应不爽耳。虽修德修政,用禳用祈,存乎其人,而视听自民,日监在兹,尚慎旃哉!首撰星野敬天也。”

【注释】

①列宿: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

②垂象:显示征兆。

③鹑首:十二星次之一,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分野主秦,属雍州。《晋书·天文志》:“自东井十六度至柳八度为鹑首,于辰在未,秦之分野,属雍州。”

④天市垣: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之下垣,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星官。天市垣共二十二星,是天上的市集,象征繁华街市。

⑤大衍:指唐代僧一行所撰《大衍历》。

⑥甘石张陈星经星图:甘,指甘德。石,指石申。张,指张衡。陈,指陈卓。战国时期齐人甘德、魏人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张衡(78—139)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500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灵宪图》,只可惜失传了。三国时吴国人陈卓综合历代各派占星家对天象的观测记录,绘制了一幅恒星和星官图,所包含的恒星已有1464颗,星官(古代的星座)283个。

⑦丹元子步天歌:唐代王希明所撰写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全天星官,共一卷。丹元子是王希明的号。

⑧日监在兹:语出《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敬之》。日:每天。监:察,监视。兹:此,下土。

⑨旃: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

建置疆域 城池 署廨 沿革 形胜 古迹

帝悦秦缪,用锡此土[一],陆海金汤,括三秦以为言也。富邑虽割雍片壤,然于秦中称洋洋大风矣。画疆有定,建置靡常。名迹胜地,率可述而志。捃拾胪列,仿《寰宇》《郡国》例。志建置。

【校记】

[一]用锡此土:应为“锡用此土”,语出张衡《西京赋》。锡,通“赐”,给予,赐给。

【注释】

①缪:通“穆”,古代君主死后常用的谥号之一。

②寰宇郡国:“寰宇”指《太平寰宇记》。“郡国”此处所指难以确定,或指《元和郡县图志》,或指《后汉书·郡国志》,抑或仅指《太平寰宇记》引用《郡国志》佚文之体例,待考。

疆域

富平县治在西安府东北,东至蒲城县界四十里,西至三原县界三十里,南至临潼县界二十里,北至同官县界六十里,东南至关山里蒲富渭临四县界四十里,西南至三原县界三十里,东北至六井村蒲城县界九十里,西北至耀州界五十里,东北至京师二千六百里,西南至西安府一百二十里。

城池

县城本名窑桥寨,元末张良弼据之,徐达经略关中,因以为县。正统初,知县髙应举始筑土为城,周三里,高三丈,自壕至堞高六丈,池深一丈,门三。弘治中,知县陈阔[一]辟西门。嘉靖中,巡抚谢兰增筑城外敌台,知县胡志夔砌以砖。乙卯地震,城圮,知县赵桐缮之,知县崔举葺四门,知县史灿竟其工,扁四门,东曰华翔,西曰荆踞,南曰盘石,北曰带温。万历间,知县刘兑始创东郭,更名盘门,引玉带渠水南入隍中。

本朝康熙元年,知县郑昆璧修筑。康熙五十二年,知县杨勤改建南门,更名启运。

【校记】

[一]阔:应为“润”,陈润弘治元年始任知县。

署廨

县署 在城内正中。明洪武三年,主簿陈忠信建。天顺中,知县王杰新之。成化十八年,知县郭镕建吏舍,创后堂三楹,知县张本增为五楹。嘉靖乙卯地震,倾圮,知县张桐建亲民堂五楹,右为库、卷棚、仪门各三楹。隆庆中,知县史灿建堂左翼室暨宣化坊。万历中,知县杨守川建堂右翼室暨戒石亭,知县刘兑建二堂、三堂、四堂。本朝康熙五十二年,知县杨勤建五堂。

县丞署 在县署东。明万历十年县丞高希古建,崇祯十六年知县崔允升修。本朝康熙十年知县邹曰仁重修。

典史署 在丞署东。康熙十七年知县郭传芳重修。

教谕署 在明伦堂东。康熙五十二年知县杨勤重修。

训导署 在明伦堂西。康熙五十二年知县杨勤重修。

都司署 在县署东。按旧志图,即按察司行署也。

富有仓 在县署正南。

富新仓 在县署正北。

富厚仓 在县署东南。

富备仓 在县署后。

社 仓 连城堡、窦村堡、留古镇、尸家镇、到贤镇、薛家镇、流曲镇、庄里镇、都村镇各一仓,美原镇二仓。

养济院 在富厚仓东。原厦九间,雍正十三年知县乔履信添建九间,门楼一间。

谯 楼 明鸿胪序班李尽心修,在县署东南。

讲武场 旧在南郭外,明知县刘兑移置北郭,地三十六亩。

旧署廨

主簿署在县署西,职裁,署废。申明亭在县门左。旌善亭在县门右。旧仓厂、官仓在县内后堂西,预备仓在治东,学仓在明伦堂后。北察院在县署北。布政司在县东门内。西安府在县南街东之北。美原巡司在县东北六十里。官桑园在县西南隅。税课局在宣化坊县门南街。社学在新城。阴阳学在县署东。医学在县署东。僧会司在县署东南。道会司在县署西。

信按,废署廨地址多无可考,然其名斯存,其制可想也。况申明、旌善二亭在国家垂为令典,尤存董戒之意。宰方举乡约、敦教化,可听其名与实湮乎?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勿咤其迂矣。

沿革表

本朝 富平县。属西安府,乾隆元年题定为繁难要缺。

虞  雍州地。

周 畿内地。东迁后属秦,置频阳县。

信按,秦厉共公二十二年初县频阳,以县在频山南故名,今县东北五十五里有频阳故城,即其地。

秦 频阳县。即厉共公所置,始皇兼并后属内史。

西汉 频阳县、怀德县。项羽入关,分秦地,王三降将,频阳属塞。汉高时,隶河上郡,寻于频阳西南置怀德县,俱属内史。景帝分左右史,属左内史。武帝更左右史为三辅,属左辅。新莽时,属列尉大夫。

信按,怀德故城即怀阳城,在今县西北十里,即晋移富平县治也。《寰宇记》云在富平县西南十里,盖指唐徙县之义亭言之。《禹贡锥指》不知明初富平已徙今治,仍误指怀德故城为在今县西南,又谓非汉怀德县地,而不指汉县在何方。今按,西汉置县之后,东汉省入频阳,则所置之县即属故城,至晋徙富平治之,似不当有异地也。

东汉 频阳县。省怀德入频阳,仍属左冯翊。

蜀魏 频阳县。属左冯翊。

晋 富平县、频阳县。富平隶北郡部,频阳仍属左冯翊。

信按,西汉《地理志》富平隶北地郡,县有北部、浑怀二都尉,分治神泉、浑怀二障地,在灵州回乐县界。东汉时,自回乐徙治彭原县界。至晋始于彭原界徙置今县西北十里许怀德故城。

南北朝 富平县、土门县。苻秦于频阳置土门护军。魏太武太平真君八年,罢土门护军,以其地入同官,徙北地郡于泥阳之通川通川在县东北三十里,今流曲地,复以泥阳入富平。宣武景明元年,析同官置土门,罢频阳。西魏文帝大统五年,自怀德徙富平于今县西南三里石川河之阳石婆婆原。废帝三年,以富平隶宜州今耀州后周闵帝二年,于县置中华郡以在中华原右,故名,领富平。武帝建德四年,罢中华郡,以富平隶冯翊。

隋 富平县、土门县。文帝开皇三年,隶雍州。炀帝大业二年,省土门入华原,属京兆郡。义宁二年,复析华原置土门县,隶宜君郡。

唐 富平县、美原县。武德初,置富平道,骠骑车骑领之,旋改玄戈军。贞观十七年,罢土门。咸亨二年,析富平、华原,寻于土门故址置美原县。天授元年,隶宜州。大足元年,隶雍州。开元中,徙治义亭城即今旧县也,属关内京兆府。贞元四年,改赤县,旋升州。天祐二年,李茂贞据凤翔,析美原为鼎州,隶耀州。贞明元年,改裕州,隶崇州。

五代 富平县、美原县。梁复美原,属雍州,改鼎州为裕州。唐自雍州移富平属耀州,以美原属同州,已属耀州,晋汉周因之。

宋 富平县、美原县。元祐三年并富平、美原,同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

金 美原县。皇统二年省富平入美原,隶耀州。天会九年,赐齐。天眷元年,归宋。三年,复取之。

元 富平县。复富平,与美原仍属耀州。至元元年,以美原入富平。

信按,元末守将张良弼即张思道屯兵窑桥寨,依(邱)[丘][一]陵为城,即今治所。

明 富平县。洪武二年属耀州,万历□□年改隶西安府。

信按,明兵于元末围攻张良弼,不能下。至徐达经略关中,弼遁去,达即窑桥寨为县治之,属耀州,遂废唐所徙县。嘉靖中,直指梁一魁疏称富平近府远州,宜隶西安。参政赵希夔议以横、孙、永、浮四里予州,仍隶焉。都御史傅凤翔不可,参议复调停,令四里力役属州,版籍属县,民苦奔命。万历中,邑人孙冢宰丕扬率士民白巡抚崔应麟奏改隶西安府。至崇祯时,复议割四里属州,邑解元刘士龙倡众白道院,寝其事。十六年,闯寇伪令耿日霁窃据。顺治二年,本朝平之定为县。

【校记】

[一]邱:孔子名丘,因避讳,清雍正三年上谕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并加“阝”旁为“邱”。下同。

形胜

南襟荆山,北枕明月,东带温泉,西萦漆沮。周览全形,指划胜迹。《汉书》云,频阳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洵匪诬也。

古迹

直市城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三辅黄图》云,秦文公造物无二价,故名直市。

穆公城 在县南三十里。宋敏求《长安志》云,南面、西面崇一丈五尺,东北面无墙。

频阳古城 县东北五十五里,秦厉公[一]立县处。应劭云,在频水之阳,是也。南有王(剪)[翦][二]宅,即秦赐美田地。

土门故城 在明月山下,苻秦署土门护军处。

富平故城 西魏时置,在石川河阳。

通川故城 后魏自泥阳徙北地郡于此,即流曲故城。

中华郡城 在县西南三里石川河之阳,后周闵帝置,有二石人卓立,即郡门所在,人称“石婆婆原”。

义亭城 《通志》云,唐开元间,徒[三]富平于义亭城,即今旧县地,盖古之乡亭也。里曰义林里,在富平县东北十里。

怀德故城 在县西北十里,即今怀阳城。

美原故城 县东北六十里,魏置土门,唐改此。

广武城 在县南十五里,旧隶频阳,后入富平。《旧志》云,今县南无此地矣。《耀州志》云,在富平故城东北十五里卤原上。

还乡城 汉薄太后戚属所居,见北齐村等处碑记。

旷野原 在庄里东南三十里,世传周宣王田猎所。

华阳原 在县东南三十里。始皇二十三年,李信伐楚,败归。时王(剪)[翦]谢病家居,始皇疾驾入频阳,手以上将印佩,(剪)[翦]身授兵六十万。后三日,(剪)[翦]发频阳。始皇降华阳公主,简宫中丽色百人为媵,北迎(剪)[翦]于途,诏即遇处成婚,(剪)[翦]行五十里遇焉。列兵为城,中坚设锦幄,行合卺礼。信宿,公主随(剪)[翦]入都,诏频阳别开主第,名相遇处为华阳,今名华原。

王侯堡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即王(剪)[翦]屯兵所,又庄子镇有王(剪)[翦]别业。

雨金堡 在县东南三十里,周八百步,东有雨金泊。《史记》秦献公十六年雨金栎阳,后因名堡。按其地,古栎阳界也。

薄台 在温泉南。传为薄太后台,趾见存,又薄太后园在怀阳城,引文昌渠水环之。明季耕者拾玉钗,刻大凤一、小凤九,识者谓为古宫妆饰云。

乐视台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世传汉武帝游乐其上,今废。

胡马台[四]在县东门外,即今东岳庙。

更衣台 在唐元陵北三里,太子祭陵更衣处。

高媒祠傍洞 在金粟山,为元僧详悟蝉蜕所。

刘仙洞 在金粟山东,洞额题“碧云岛”。

王石洞 世传王仙修炼处,在月窟山南三十里[五]

五郎洞 在坛山寺后,洞内有碑。五郎,唐懿宗第五子。

五华洞 在荆山北。相传五仙人讲道处,洞额张仙三丰题。

公冶长故里 在庄里北十五里仰天池下北二十里,一云在耀州,《孙志》云传疑也。

王(剪)[翦]故宅 在千口,以家有千口,故名。

五家窑 在熨斗坪西南五里,第五伦子孙世居之。

蔡伯喈庄 在十八坊。《韩志》云,邕,陈留人,何以居此?意董卓入关后,邕或寓斯欤?

魏徵故里 在县境。宗支碑石尚可诵读,有左右鹅鸭池。

寇莱公河 寇姓者居此,传系莱公后。

杜宰相宅 在土门东。

尚书宅 在土门东桥子沟,与杜宰相宅南北相向,名与代俱无考。

苏尚书宅 在弘化坊,宅内狮腹镌云:“明昌元年,苏仲苏千”。明隆庆初,耕者获银觞于宅隅,铭如狮腹。

神芝坊 在庄里南,以产神芝故名,有碑。

教场坪 在庄里西北五里,世传王(剪)[翦]、李光弼、李兴、刘尚、王丙第先后讲武处。

军寨 宋张浚与金人战处。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北入关,闻金帅兀术方寇淮西,虑扰行在,谋牵制之。遂决策治兵,合五路师,复永兴军,金大惧,令兀术由京西入援,大战富平之北虏川,即此。后人掘得铁枪,上书统制盖谅名。

田家营 在县西二十里,张思道屯兵处,今因故址筑寨,田姓居之。

箭头谷 贺师范诸将旧战场,在雨金堡北五里。

夏鼎 大禹所铸,在掘陵原,今无。

汉鼎 在牛山,汉武帝获宝鼎于汾阴,鼎至中山,氤氲有黄气,即此。

李光弼碑 颜真卿撰,张少悌书,旧在觅子店,前令孙如兰移文庙内。

田真人碑 在美原镇。

苻元亮碑 在浮山薄台,柳公权书,后移文庙见存。

侍郎诰命碑 讳丙,在官庄里普宁寺西。

贺兰仙迹 在贺兰山

苻坚插剑迹、马蹄迹 在千尺崖东十五里石岸下。

西亳乔履信曰:“疆有寓望,山与川有虞有衡,浚隍增垒,各有司存,总厥成者,谁与礼有之?陈殷置辅,冠以立监建牧,则莅厥土、倡厥属,匪令尹是责将谁责?至某(邱)[丘]某水胜迹沉湮保障之谓,何哉?”

【校记】

[一]秦厉公:应为“秦厉共公”。

[二]王剪:即王翦。原志一部分“王翦”作“王剪”,当为刊刻之误。

[三]徒:应为“徙”。

[四]胡马台:光绪《富平县志稿》作“洗马台”。

[五]里:光绪《富平县志稿》作“步”,本志卷二亦作“步”,“里”字疑讹。

【注释】

①简:选择。

②信宿:连宿两夜。

③寓望:古代边境上所设置的以备瞭望、迎送的楼馆。亦指其主管官员。《国语·周语中》:“国有效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韦昭注:“境界之上,有寄寓之舍,候望之人也。”

④虞:古代掌山泽之官。

⑤衡:古代掌川林之官。

⑥司存:有司,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