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入巴蜀之前,巴蜀地区主要流行巴蜀符号,尚无现代意义的书法可言。通过考古资料,对秦汉三国时期巴蜀地区的书法艺术可得出一基本认识。这500余年间,书法艺术大体可分为四个有明显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的发展阶段。画像石、画像砖中还有大量宴乐舞杂伎、曼衍、嬉、琵琶乐伎、庖厨、六博、戏猿、出行、女乐、秘戏等,较集中地表现了东汉豪族大姓纵情享乐、声色犬马、穷奢极侈的生活。......
2023-09-30
秦汉三国时期,是巴蜀地区语言文字发生巨变的时代,也是该地区语言文字学初兴的时代。
两汉时期,巴蜀地区文字学,即“小学”初步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西汉犍为郡一位文学卒史,名叫舍人的[105],首先为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作注,古人称为《〈尔雅〉犍为舍人注》,三卷。整部注文已佚,清人有辑本。从辑文看,舍人对《尔雅》作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早期较为古朴的词义,作了简明的注释,对汉初以来诸学人所作解释、增补、附会、穿凿之词,也作了必要的考辨,是研究《尔雅》和我国文字学的重要著作。
司马相如也是颇有影响的文字学家,其《凡将篇》影响甚大。《汉书·艺文志》说:“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其用字,有出于《三仓》五十五章三千三百字之外者。其书至唐仍存。汉代文字学家史游甚赞此书,他在撰写《急就篇》原序时曾谈道:“逮至炎汉,司马相如作《凡将篇》,俾效书写,多所载述,务适时要,史游景慕,拟而广之。元成之间,列于秘府,虽复文非清靡,义阙经纶,至于包括品类,错综古今,详其意趣,实有可观者焉。然而时代迁革,亟经丧乱,传写湮讹,避讳改易,渐就芜舛,莫能厘正,少者阙而不备,多者妄有增益……”《四库全书总目》卷41说:“陆羽《茶经》所引司马相如《凡将篇》,亦以韵语成句,知古小学之书,其体如是。”卷115又说:“多引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
西汉晚期扬雄早年曾师从当时著名的语言学大师林闾,于小学极有造诣,先后完成《训纂篇》。该书在《苍颉》基础上,并易《苍颉》中重复字,共89章,系当时全国影响最大的小学著作。特别是所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更为小学名著。《方言》,15卷(今本13卷),为其入京后利用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各地方言资料,经过长达27年的积累、草拟、修改,才最终完成。该书体例构架近似《尔雅》,汇集各地同义词语文字,统一诠释,注明流行地区,是研究汉代语言文字、音韵词义的重要著作。
有关四川通史.卷二,秦汉三国的文章
秦入巴蜀之前,巴蜀地区主要流行巴蜀符号,尚无现代意义的书法可言。通过考古资料,对秦汉三国时期巴蜀地区的书法艺术可得出一基本认识。这500余年间,书法艺术大体可分为四个有明显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的发展阶段。画像石、画像砖中还有大量宴乐舞杂伎、曼衍、嬉、琵琶乐伎、庖厨、六博、戏猿、出行、女乐、秘戏等,较集中地表现了东汉豪族大姓纵情享乐、声色犬马、穷奢极侈的生活。......
2023-09-30
秦汉三国时期,巴蜀地区医学,特别是针灸术极为发达,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针灸木人制作工艺精致光洁,头、颈、躯干、四肢比例合理。人体体表特征,骨、腱、皮皱、隆起、凹陷,五官、乳、脐等皆表现甚佳。此文物的出土,表明在西蜀,木人经脉系统的文字、木人经脉学说的形成,当早在先秦时期。涪翁将医术传与程高。郭玉总结出“四难”。......
2023-09-30
秦至蜀汉间,是巴蜀玻璃制造业的初兴之时。近50余年,在这时期的遗址、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玻璃器实物。秦统治期间,巴蜀地区已有了玻璃烧造技术。近年在理县佳山寨的这一时期石棺墓中,也发现大量玻璃器,主要是球、竹等装饰品。这证明在秦,巴蜀地区确已制造玻璃器。总的看来,巴蜀地区生产玻璃器的时间虽较早,但发展较慢,在约500年的时间内,一直处于早期摸索阶段。......
2023-09-30
秦至蜀汉时期,由于城市人口的剧增,商业渠道的疏通,交通运输等客观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以果树为主要内容的巴蜀园植业大发展。大量巴蜀水果外运,产生了一大批园植专业户。此外,广大农户也把园植作为副业,利用屋周地头田边加以发展。这些都较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巴蜀地区的果树种类和园植业的发展状况。枣,广汉郡郪县,以产枣闻名。秦汉三国时期,巴蜀农户在屋边田边种植果树,已极普遍。......
2023-09-30
秦末战乱,僰人趁机再次独立。当时刘邦无暇南顾,僰人曾一度占领了成都平原南部今新津、眉山、乐山及成渝间的广大富庶地区。秦、西汉时期,巴蜀商人等大肆购买僰人为奴,有的还被转卖到关中。秦汉时期,今宜宾、珙县一带又称“僰中”,是僰人政治、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区域。西徙至今越西、西昌一带者,史籍中又称为“西僰”。当时僰人首领若儿“数为寇盗”。王莽执政时期,僰人再次造反。它表现了僰人的音乐水平和系统。......
2023-09-30
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东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有了较大发展。表4-1汉代巴蜀户数人口统计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巴蜀地区,西汉元始元年76万余户,350余万人口;东汉永和三年,为117万余户,470余万人口,增幅为34%。东汉早中期,巴蜀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户数增加比例,远大于人口增加比例,当时的家庭,在向“小家庭”的方向发展。越嶲郡的户口数增幅最大,为113%。......
2023-09-30
漆画是秦至蜀汉间巴蜀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资料丰富,时代上无大的缺环。其人物形象已较生动,并具有一定故事情节,但这种内容的漆画在当时还极少见。在秦至东汉的漆器上,已见有黑漆、褐漆、朱漆,彩绘常见黑地朱绘和朱地黑绘。另一种称为“平脱”,以金、银、铜箔剪制成纹饰图案,粘贴在漆器上。蜀汉漆画主要继承了西蜀地区东汉漆画的风格。蜀汉漆画的另一进步,是注意到并已能准确地表现出各种人物的神态。......
2023-09-30
东汉时期,巴蜀地区一般衡量吏治的标准大概有这么几条:敢于与豪族大姓作坚决斗争,维护治安,不畏强暴,大胆果断,能出奇策。综观东汉中、晚期巴蜀地区的吏治,总的是日趋腐败,相比之下,东汉中期稍好一点,东汉晚期则不可救药。东汉末年,郫县豪族杨伯侯生活奢侈,所造冢墓超过规定,县令刘宠强行予以限制。[29]安帝时期的蜀郡太守李根,老年昏乱,乱发号令,法纪废弛,吏治不修,上下一片怨声[30]。......
2023-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