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汉时期玉器多样化,成都羊子山墓发现珍贵玉器

秦汉时期玉器多样化,成都羊子山墓发现珍贵玉器

【摘要】:与先秦时期相比,秦时巴蜀制玉业在玉器品种上,亦发生了变化。成都羊子山172号墓及巴县冬笋坝船棺中皆发现有玉剑首、玉瑶、玉玭等。秦汉时期,巴蜀地区还流行一些小型的“炭精”装饰品,乌黑发亮,十分坚硬,可能属“墨玉”范畴。如在川西南40余座大石墓中,虽发现众多器物,却不见任何玉器,表明该地至秦汉时期尚无制玉业。图8-40成都羊子山172号墓出土玉器

与先秦时期相比,秦时巴蜀制玉业在玉器品种上,亦发生了变化。过去,几乎全是璧、璜、璋等巫术法器或礼器,现在则新出现了大量实用装饰品。如玉剑饰,玉车饰,各地发现甚多。成都羊子山172号墓及巴县冬笋坝船棺中皆发现有玉剑首、玉瑶、玉玭等。这些玉剑首全用于“中原式”铜剑上,在“巴蜀式”铜剑上不见此类装饰。它反映了中原文化对巴蜀制玉业的影响。在秦统治期间,传统的玉制礼器、神器仍继续大量存在,在这一时间遗址、墓葬中经常出土的有:璧、瑗、环、觹、凿、龙形佩玦、璜等。上述诸类器,除巧妙地利用玉色装饰外,有的还有纹饰。常见饰饕餮纹、谷纹、斑纹、绞索纹等。

据《华阳国志》记载,汉代蜀地仍盛产璧玉,其中武阳县产白玉,绵虒县有玉垒山出璧玉,会无县东山出青碧,徙县山出空青、青碧等。有关考古发现中,多出土有关兵器饰件及佩、燧、璧、环、玦、璜等礼器和装饰品。至迟在东汉时期出现玉蝉,在成都北郊东汉墓中曾有出土,附近牙齿甚多[56],当是玉含。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还流行一些小型的“炭精”装饰品,乌黑发亮,十分坚硬,可能属“墨玉”范畴。如1977年在荥经古城坪M1中发现发簪两件,长7.8厘米、端径1.1厘米,磨制,呈八棱柱状,两端粗,中部细。同形发簪在荥经曾家沟、成都抚琴小区亦有发现[57]

在秦汉三国,巴蜀境内,制玉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如在川西南40余座大石墓中,虽发现众多器物,却不见任何玉器,表明该地至秦汉时期尚无制玉业。

图8-40 成都羊子山172号墓出土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