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川通史:秦汉三国南方丝绸之路

四川通史:秦汉三国南方丝绸之路

【摘要】:此为现名,指相对于北方经西域的丝绸之路而言。或称其为川滇缅印古道。它是通过我国西南的四川、云南来连接缅甸、印度等国的一条国际交通路线。图8-6南方丝绸之路示意图印度孔雀王朝第一代王的大臣考底利耶著的《政事论》中,已有“支那帕塔”之记载,意为“支那的成捆的丝”;另外还有一句话:“Kause'yam,Cinapatt-a'scaCinaphumijah”,意为“桥奢耶和产生在支那的成捆的丝”。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嶲、昆明。

此为现名,指相对于北方经西域丝绸之路而言。或称其为川滇缅印古道。它是通过我国西南的四川、云南来连接缅甸、印度等国的一条国际交通路线。其途径如下:

成都—沿僰道—滇池地区—大理

成都—沿旄牛道、沿越嶲道—邛都(西昌)—大理;

大理—不韦(保山)—(腾冲高黎贡山诸葛亮城);

下面有南北二路:

南路:龙陵—瑞丽—缅甸掸邦—太公城—卑谬(骠国古都)—曼尼普尔—(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印度平原;

北路:缅甸密支那—孟拱—(越那加山脉)—印度阿萨姆东北部—(沿布拉马普特拉河中下游)—印度平原。

图8-6 南方丝绸之路示意图

印度孔雀王朝(前321~约前187)第一代王的大臣考底利耶著的《政事论》中,已有“支那帕塔(Cinapatta)”之记载,意为“支那的成捆的丝”;另外还有一句话:“Kause'yam,Cinapatt-a'scaCinaphumijah”,意为“桥奢耶和产生在支那的成捆的丝”。支那,指秦国,即秦入主巴蜀后,输出的巴蜀之丝。“桥奢耶”也指丝,或是蜀地丝织品的译名。

在秦统治巴蜀时,蜀郡丝绸原料和丝织品曾外输印度。至西汉早、中期,这种交流仍在进行。张骞出使大夏(阿富汗)回来,说他在大夏时曾见过蜀布、邛竹杖,便问所从何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此路一直是民道,民间商人、马帮可以通过一段段的转换,把商品运销国外,政府却很难通达此途。

武帝根据张骞的建议,派出大批使者探路: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出冉、出徙、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嶲、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里余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十余辈间出西南夷,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当羌乃留为求道。四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这里的“昆明”和“昆明之属”,指当时昆明人活动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滇西和川西南部分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所派的探路使者,出、出冉(此二族活动于今川西北汶山地区)、出徙(活动于严道地区西部,即今雅安地区西部)、出邛、出僰者皆有。这之中有几路使者是寻求翻越西藏高原的路线。再联系“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的记载,表明当时还存在着一条直接由蜀,翻越西藏高原,进入印度的路线。

东汉时期,这条国际交通线上的活动,颇见于记载,此略。在考古资料方面,大量外来品如某些琉璃品、琥珀、水晶、轲虫(海贝)、翡翠、宝石钻石珍珠,在云、贵、川这一时期的墓葬、遗址中都有普遍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条路线上流通货物的种类和性质:主要是高级奢侈品。这是由长途贩运必然追求高利润的特征决定的。三国时期,此道仍通。《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永昌郡有闽、濮、鸠獠、骠越、棵濮、身毒之民。骠越是缅甸骠国的移民,身毒则指印度移民,他们多为工商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