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是巴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手工业。巴人以之作为副业,几乎家家户户皆能操持。秦在平定巴蜀以后,对巴地实施了以布代赋的政策,在其后的整个秦汉帝国时期,都沿袭了这个政策。古布,单指用蚕丝和构皮或者苎麻作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布料。此外,巴国还出有一种质量上乘,价格高昂的细麻布。《风俗通义·佚文》:“槃瓠之后,输布一匹二丈,是谓布。廪君之巴氏,出幏布八丈。”......
2023-11-07
巴人指巴地的土著民族,不是单一的族称。从现有资料看,主要有板楯人)、廪君部族(“白虎夷”)、“五溪蛮”等族系。
板楯又称人,系秦至蜀汉川东北的主要民族。战国中晚期,以阆中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315年,秦灭蜀后,张仪率大军攻阆中,执巴王回咸阳,在其地设郡县,仍假手部落实施管理,统治相当松散。相传秦昭王时,有一白虎常率群虎出没于蜀郡、巴郡、汉中郡边界上,前后伤害千余人。官府乃在上述地区重募:谁能杀虎,封邑万户,赏金百镒。于是,巴郡阆中(一说朐忍)板楯人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在林中树上结楼,射杀白虎。官府考虑到猎手为少数民族,不便封邑,便与他们刻石为盟:复除板楯每家一顷田不交租,十妻不交口算钱,板楯打伤人者要追究责任,杀死人者可以用钱赎死,政府官员处理板楯人事务,若有不当,赔黄龙一双,板楯人违反官府规定,向当事官员赔青酒一钟。于是,在整个秦统治期间,板楯人相安无事。
公元前207年,高祖为汉中王时,欲出击“三秦”。临出兵前高祖刘邦派人请板楯出兵相助。从有关文献看,高祖入汉中王巴蜀后,和板楯的关系甚密。板楯的部落联盟首领范目曾主动表示愿随出征。各种文献都说板楯有“七姓”随高祖出征,但所载七姓各有出入。从有关姓氏及其后裔资料看,板楯语的“七”是一个不定数,谓其多也。大体可这样认为,范目能调动的板楯各部皆参与了这次战争[2]。在出击“三秦”的战斗中,板楯将士前歌后舞,勇猛顽强,冲锋陷阵,充分体现了古代西南民族憨淳质朴的本质和乐观浪漫的性格。击败“三秦”后,板楯思念故土,不愿继续远征,请求返乡。高祖虽急需用人,也不敢悖于板楯的意愿,只好同意。临行,高祖封范目为阆中慈凫乡侯,并宣布免除板楯随征“七姓”的租赋,其他未随征的部落,也给予一定优待,每一男一年只交40钱[3]。整个西汉时期,有关板楯蛮的记载不多,从种种迹象看,它与政府的关系似乎一直很融洽。
东汉安帝永初年间(108~113),先零羌滇零部入寇三辅,进而南掠益州,攻入汉中,所在郡县惨遭破坏。这时,政府调板楯出兵救之。羌人大败,其南入汉中的军队损伤殆尽,甚为畏忌,传语种族同辈,不复南行,而板楯被称为神兵。
安帝元初元年(114),西羌的另外九支,即号多、当煎、勒姐这几个大部族,又胁迫一些小部族再次进犯武都(今甘肃成县),进而攻入汉中,沿途烧抢掳掠,汉政府的军队无法抵挡,最后还是依靠郡兵与板楯军队救之[4]。
桓帝建和二年(148),白马羌兵攻广汉属国(包括当时的甸氐道、刚氐道、阴平道,今甘肃文县、四川平武、青川之地),杀害汉政府官吏,同时,西羌的湟中胡部又发生叛乱。益州刺史率板楯击败了白马羌的进攻,平定了湟中胡部的叛乱[5]。延熹三年(160)冬,武陵蛮6000余人进攻江陵,荆州刺史、南郡太守等官僚望风而逃,朝廷派遣车骑将军巴郡宕渠人冯绲讨伐武陵蛮,大获全胜。冯绲是宕渠(板楯分布中心地区之一)人,不仅熟悉板楯情况,可能还与其首领有一定联系。他借用板楯军队,“依板楯以成其功”[6],板楯的活动范围再次越出益州。
灵帝熹平元年(176),益州郡(今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造反。益州太守李颐借板楯人镇压了这次造反。但是,板楯的赫赫战功并未改变自己受压迫的境地。进入东汉后,板楯所受传统优待被逐渐取消。首先是赋税过重,县、乡两级轮番向板楯派徭役军赋,亭市之吏又在市场上随意征税敲诈,稍不如意,便仆役鞭打板楯人,对他们比对奴隶、俘虏还残酷。板楯过去主要是实物交换,西汉时官府没有征收市税,东汉始把内地市税制度推行于此,虽市税并不重于内地,但板楯人民还不习惯这一新制,反应尤烈。一些板楯百姓被逼无奈,卖妻卖子,有的甚至走投无路,自杀而亡。
最初,一些板楯人还寄希望于上一级政府,纷纷到巴郡郡府和益州刺史部上告诉苦,但达官显贵们并未把他们的生死放在心上。于是板楯人揭竿而起[7]。据记载,就在板楯的一些部族出兵助政府抵抗白马羌入侵广汉属国和平定江陵武陵蛮造反之时,板楯的另一些部族却在造反起义。对此,巴郡太守赵温采用“施恩”的软化策略。一些部族停止了造反。灵帝光和年间,郗俭任益州刺史,民族关系进一步恶化。光和二年(179)冬十月秋收之后,政府徭役赋税过重,板楯再次起兵造反,活动于广汉、蜀、犍为“三郡”及汉中诸郡,震动了朝廷。昏庸的汉灵帝派御史中丞肖瑗前往益州,督促益州派兵进讨,但却连年不能战胜。灵帝又拟增加军队,扩大战事。他向益州部各郡派来的上计人员询问征讨计略,汉中郡的上计程包分析了板楯在秦汉时期多次为政府出力立功的历史,以及地方贪暴威逼,迫使板楯造反的情况,以为只要朝廷选派贤明能干的州牧郡守,板楯人民自会安集如故,不需派兵征伐。朝廷采用了他的建议,派新任巴郡太守曹谦宣诏赦免板楯无罪,起义立即停止。
但事隔不久,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在巴郡举起了义旗。黄巾起义,烽火连天。中平五年(188)元月,益州地区的黄巾军首领马相也在巴蜀地区造反,攻杀了益州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在这种局面下,巴郡板楯人再次树帜造反。这次起义,与张修和马相领导的起义关系密切,或者说是他们起义的一部分。后来,朝廷派军队镇压了板楯人的起义。
板楯人实行多妻制,流行抢婚、转房、兄终弟继等。他们对外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抢夺妇女。板楯民族喜爱歌舞,其《巴渝舞》在当时闻名全国。
除板楯之外,在张仪灭阆中之巴后,川东地区还存在着巴的另一部族的统治。《战国策·秦策》说“楚得枳而国亡”。“国亡”指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军攻占楚郢都,楚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其时在秦灭巴蜀后38年。晋陈寿《益部耆旧传》也说,昔楚襄王灭巴子,封废子于濮江之南,号铜梁侯[8],楚襄王二十年(前279)前后,楚军曾攻占巴地枳及铜梁一带。这些表明当时秦军尚未统治到今川东的大部分地区。
廪君部族又称巴人或“白虎夷”,是活动于川东及其与湖南、湖北相邻地区的又一支巴人部族。张仪灭阆中之巴后,由于今川东大部分地区尚未为秦所据,故秦政府让巴王任这里的“蛮夷君长”。巴王族作为这支巴人部族之一,一直受到秦政府的特别优待,不仅让其世尚秦女,而且对一般巴人则赐爵“不更”,一般犯罪可减爵除罪,其君长每年交赋税二千一十六钱,三年出一次义赋一千八百钱,其百姓每户每年出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西汉时期当地政府仍循秦制,赋税徭役未变。从考古资料看,在秦至西汉时期,廪君部族还拥有一定的武装实力,反映在墓葬中便多见随葬兵器,至东汉时期,才少见随葬兵器。
五溪是巴人中的又一部族。楚襄王(公元前298年始即位)攻占了东巴地后,曾将巴人的部分支系迁徙至黔中。《十道志》说: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源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9],其地在今川东与湖南交界地区。两汉时期,政府的统治基本上未到达这里,巴人各族自治。光武克蜀,五溪蛮曾出兵助汉。蜀汉时期,刘先主曾在该地置黔安郡,其统治非常松散。蜀、吴夷陵之战,五溪蛮部曾出兵助蜀。
以上几支巴人在秦汉三国时期,经济生活皆农牧渔猎并重。农业以旱地作物、广种薄收为主;牧业系小规模的定居放牧,以羊马为多;渔业、狩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比重大于蜀人。仍有数量可观的专业猎户。其俗尚武,好巫鬼。丧葬习俗各地各族不完全一致,峡江地区崇尚崖葬,涪陵巴王族实行土葬,巴县巴人又同时流行船棺与土坑墓。在文化生活中,尤以善歌舞而闻名。
有关四川通史.卷二,秦汉三国的文章
纺织是巴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手工业。巴人以之作为副业,几乎家家户户皆能操持。秦在平定巴蜀以后,对巴地实施了以布代赋的政策,在其后的整个秦汉帝国时期,都沿袭了这个政策。古布,单指用蚕丝和构皮或者苎麻作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布料。此外,巴国还出有一种质量上乘,价格高昂的细麻布。《风俗通义·佚文》:“槃瓠之后,输布一匹二丈,是谓布。廪君之巴氏,出幏布八丈。”......
2023-11-07
结盟后的巴部落在新头领廪君的带领下,一路向西进发,趁势吞并了生活在清江流域的盐水部落,并以夷城为中心建立起夷城巴国。江州巴国囊括了川东沿江一带以及渝东南和清江流域。因巴国受封为子爵,故称巴子国,习称巴国。巴国从公元前1046年立国始,到公元前316年被正式纳入秦国的版图止,前后共经历了730年。巴国虽然不在了,但勤劳、勇敢、顽强的白虎巴人及其后裔,却早已在这片沃土上书写下了不朽的传奇。......
2023-11-07
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而是更多地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三国时期魏国《广雅》一书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两汉茶文化的发展,还表现在茶区的扩大上。马王堆出土文物表明,汉朝时期长江中游的荆楚之地已经出现了茶和饮茶习俗。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已有的“茶陵”即今日的湖南省茶陵县。......
2023-08-13
秦汉时期的军队一般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防兵三个系统。秦汉时期步、骑、车、舟几大兵种的构成日趋合理和成熟。秦汉时期还经常谪发罪犯或奴隶为兵,称为“谪戍”。秦汉时期战争频繁,其中统一战争、民族战争依旧占据着战争的主流。秦汉时期的军事思想与先秦时期兵学兴盛局面相比相对沉寂。......
2023-11-28
秦在巴蜀故地共设置了巴、汉中、蜀三郡。这种通过氏族、部落统治各族百姓的特殊郡县制,终秦之世而未有改变。现仅据资料所及,知道巴郡有属县12,如下表:表1-1秦巴郡辖县简表续表巴郡的版图小于鼎盛时期的巴国。西界,据《汉书·地理志》等,僰道在秦时属蜀郡,江阳、符属巴郡。大体可将巴、蜀二郡的界线划在江阳与僰道之间。北界,巴郡、汉中郡,大体以大巴山为分水岭。蜀郡北界兼有汉武都郡的南部。......
2023-09-30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楼船是汉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发展也是造船技术高超的标志。据考证,这是秦汉时期的造船遗址。此外,在今陕西、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也都有秦汉的造船工场。如长安城西的汉朝昆明池造船基地,周长达40里,有时池中有近百艘高大的楼船。秦汉造船业的发展,为后世造船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3000名战士。......
2024-01-25
秦汉时期“巴蜀文化”的墓葬,主要有狭长形、长条形土坑墓、船棺葬;另在川东峡江地区流行崖穴葬;在成都有少数瓮棺葬。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原墓葬习俗对巴蜀土著民族的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巴蜀部分墓葬还以独特的葬具船棺而具有特色。图10-6秦入巴蜀后仍在使用的船棺另外,巴蜀文化中传统的城市特征是一般用土墙,至秦汉时期,大部分城镇仍继承、沿用了这一传统。巴蜀传统的祭祀是野祭,至秦汉时期庙祭已占有相当地位。......
2023-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