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对同治和皇后有气,因而决定把惠陵规模缩小。惠陵是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鲁特氏的合葬陵,位于清东陵境内景陵东南3公里处的双山峪山沟里。当同治皇帝大婚之时,慈禧与同治、慈安发生了分歧。还有人认为同治是被慈禧间接害死的。按照母子、父子情谊关系,同治跟随其父咸丰一块儿葬到东陵,但这意味着违反了乾隆制定的成规。同治死后,皇后阿鲁特氏成天哭泣,曾想吞金自寻短见,经抢救未遂。......
2023-12-04
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死于永安宫,时年63岁。
《三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说:
(三年)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亮上言于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按汉代制度,刘备去世后,近臣中黄门持兵,虎贲、羽林、郎中署皆严宿卫;宫府各警,北军五校绕宫屯兵;黄门令、尚书、御史、谒者昼夜行陈三公。三公穿丧服伴皇后、太子、皇子哭踊如礼。治丧的第一天,百官皆换穿白单衣,白帻不冠,哭临殿下。然后开始小殓,即给刘备穿寿衣等。
汉代帝王死后都穿金缕玉衣。《汉旧仪》说:“帝崩,含以珠,缠以缇缯十二重。以玉为褥,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镂。诸衣衿敛之。凡乘舆衣服,已御,辄藏之,崩皆以敛。”再对照东汉许多王、侯都穿金缕玉衣的情况看,刘备很可能穿金缕玉衣入葬。
汉制,必须在这一天晚上,派使者向全国各地郡守以上官员下“竹使符”,通知进入国丧的非常时期。
按汉制,刘备去世后,应由皇后诏三公典丧事。从当时实际看,必是诸葛亮全面负责整个治丧活动。从小殓到入葬,始终都是在众多亲属、官员特别是三公等高级官员的参与、监护下进行的。
诸葛亮亲率众多官员、军队,押送梓宫,在路上走了约一个月,五月回到成都。回成都后,诸葛亮的第一件大事,是扶持太子刘禅登基。《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说:“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诸葛亮率百官,在刘备柩前,恭请太子刘禅即天子位。诸葛亮率百官跪拜新帝,然后按汉制对先主遗体进行大殓。值得注意的是,虽当时已是夏天,却没及时入葬,回成都后又放了三个月后才入葬。这说明:(1)当时惠陵尚未完工;(2)当时尸体保护技术早已解决,不仅路上走一个月不是问题,再放三个月也没关系。
与刘备同时入葬的还有甘皇后。《三国志》卷34《蜀书·二主妃子传》说甘皇后(后主刘禅之母)先死,葬于南郡,追谥皇思夫人,迁葬于蜀,未至而先主殂陨。丞相亮向后主上言:“念皇思夫人神柩在远飘摇,特遣使者奉迎。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期……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宜曰昭烈皇后。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后主准奏。”甘皇后早卒,葬在南郡。刘备称帝后,攻打东吴前,曾令人将其迁葬入蜀。当刘备的梓宫还在回成都的路上时,甘皇后的灵柩已抵达成都。从汉代的礼仪制度看,在刘备八月正式入葬惠陵前,甘皇后的灵柩因是迁葬,应先安放进去(也要举行较隆重的仪式)。正式国葬时,刘备是唯一的主角。
后来入葬的还有穆皇后。《二主妃子传》又说:先主穆皇后,延熙八年(245)薨,合葬惠陵。穆皇后是在刘备入葬22年后才去世,入葬惠陵。这说明惠陵的墓门墓室是可以开启的砖室结构。《皇览》曰:“汉家之葬……发近郡卒徒,置将军尉侯,以后宫贵幸者皆守园陵。”从当时砖墙已经普及的情况看,估计在陵园周围还修了砖墙。当时应是一个很大的陵园。需要指出的是,蜀汉至南北朝,从当时祭祀的习俗看,汉昭烈庙中只有神位,没有塑像。蜀汉时曾在这里设置了相当于县令级别的昭烈帝庙令一人、惠陵园邑令一人,负责守庙、守陵诸事。此外还设置有惠陵校尉,二百石,专职负责治安等。陵园内有专门的驻军,有专门负责日常祭祀、上供果等事务的若干人员。
图5-14 惠陵局部
对于《三国志》的上述记载,宋代以降不断有人提出疑问,认为惠陵只是“藏弓箭之处”,或“衣冠冢”,清代以降,更有人认为刘备的真实陵墓应在永安(今奉节)。此不得不辩:
第一,后主在位40年,按当时礼制每年正月都要率大臣们到惠陵、昭烈庙祭陵。《汉官仪》曰:“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庄具。天子以正月上原陵,公卿百官及诸侯王、郡国计吏皆当轩下,占其郡国谷价,四方改易,欲先帝魂魄闻之也。”除了正月祭陵外,先帝的生日、祭日,通常也要祭陵。这里是后主和重臣们经常来朝拜的神圣殿堂,无疑在建筑规模上、技术上都应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刘禅不可能每年率子孙和文武官来向假墓跪拜,而在40多年间不泄密。从前述刘备丧事处理过程看,蜀汉上至诸葛亮、下至百姓,可以说全国各界人士都参加了治丧活动。在此过程中如有半点虚假,早就会见于各种文献记载。
第二,《三国志》中不是一处,而是三处谈到惠陵的修建、入葬和合葬[34]。作者陈寿为蜀汉重臣谯周学生,曾在蜀汉任职,著名史官,当时人记当时事,后人视为信史。相同的记载还见于《华阳国志》、《汉晋春秋》等晋人撰写的早期文献。其有关记载相互印证,无疑是真实可靠的。《三国志》材料中,其中之一为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诸葛亮、后主这两位最知情的当事人不可能在如此庄重的大事上掺假。
第三,在西汉东汉诸帝中,目前还没有发现搞“衣冠冢”的记载,蜀汉全面继承汉制,不可能违反祖宗制度。汉制,帝陵在都城附近。西汉、东汉帝陵均在其都城附近,无一例外。刘备死后葬于成都附近,是其全面承袭汉制的必然结果。永安当时位于蜀汉与东吴的前线,“夷陵之战”时东吴军曾逼近永安。诸葛亮、刘禅不可能将刘备葬于前线。因这样很容易让刘备的尸体落入敌方手里,成为敌方要挟的重要资本。“葬于永安”说的一条重要理由是:刘备死于四月,天气热,尸体难以保存,不可能运回成都。实际上,刘备的尸体不仅在路上走了约一个月,在成都还放了三个月!古代帝王尸体保存的技术早在西周便已基本解决,汉代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后汉书·礼仪志下·大丧》说帝王死后要“盘冰如礼”,注引《周礼》:“凌人,天子丧,供夷盘冰”。郑玄曰:“夷之言尸也,实冰于盘中,置之尸床之下,所以寒尸也。”《汉礼器制度》:“大盘广八尺,长一丈二尺,深三尺,漆赤中。”除了放置冰盘外,从长沙马王堆女尸的保护措施看,还要加若干香料。刘备死前曾病了较长一段时间,有关准备工作早已到位[35]。
第四,根据汉代的陵庙制度,汉昭烈庙的所在地,也就是惠陵的所在地。汉昭烈庙位于成都南郊,历史上多有记载。如《汉晋春秋》说“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刘谌不可能到永安哭昭烈庙。
第五,成都南郊惠陵和汉昭烈庙在蜀汉时期为陵园所在,西晋灭蜀(263)后,为消除刘氏影响,将刘氏后裔北迁,同时也拆毁了汉昭烈庙和惠陵的一些地面建筑。齐高帝(479~482年在位)诏益州刺史修复陵园和汉昭烈庙。当时上距西晋灭蜀不足220年,其间蜀地并无大战乱,修复的陵寝位置应准确无误。从那以后,现武侯祠所在地就一直为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多至此,所留文献甚多,从无间断[36]。
有关四川通史.卷二,秦汉三国的文章
慈禧对同治和皇后有气,因而决定把惠陵规模缩小。惠陵是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鲁特氏的合葬陵,位于清东陵境内景陵东南3公里处的双山峪山沟里。当同治皇帝大婚之时,慈禧与同治、慈安发生了分歧。还有人认为同治是被慈禧间接害死的。按照母子、父子情谊关系,同治跟随其父咸丰一块儿葬到东陵,但这意味着违反了乾隆制定的成规。同治死后,皇后阿鲁特氏成天哭泣,曾想吞金自寻短见,经抢救未遂。......
2023-12-04
惠陵及武侯祠惠陵位于诸葛亮殿的西边,在四川省成都市南的武侯祠内。可见那时的成都武侯祠,早已是一处令人向往的游览胜地,而且祠内古柏参天,蔚然成林。鉴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很密切,再加上惠陵、刘备庙和武侯祠离得很近,到明代初期,蜀献王朱椿干脆把诸葛亮的像移到了刘备庙中,这就形成了君臣合祀的局面。人们总是叫它为武侯祠。武侯祠甬路汉昭烈庙大约面积在56亩。......
2024-05-13
建兴元年,诸葛亮开设丞相府后,即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度,因系蜀地战乱后的首次恢复,看得很重,名额甚少,相府中只有一个“茂才”名额[37],诸葛亮亲自推举相府东曹掾蒋琬为茂才。因此我想通过你来显示恢复察举制度的功效,让大家了解什么样的人以后才能被推举为“茂才”。蜀汉“察举”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开国元老的儿孙们继续为官,忽视了土著豪族中的新人。......
2023-09-30
刚才说过,汉代以后的乡治制度,名存实亡,所以下面但就组织上的变化,略为叙述。至于元、清两代,以异族入主中国,则于此制度之中,更寓有防备汉人造反之意。[4](一)古代之传疑的乡治制度,何以与井田制度有关?(二)何以管仲与商鞅所实施的乡治制度,含有军国主义的精神?(三)试述秦汉乡治制度之内容。(五)何以乡治制度与现代民主政治下之地方自治制度不同?汉文帝的诏书,对于这制度的性质,更说得明白。......
2023-08-17
袁世凯死后的葬地,后人有不少怀疑和争论。可走遍项城各地,并没有发现袁世凯的坟墓。按照上面的说法推理,袁克定是在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前居住在彰德,但这并不能说明袁世凯数年后死了会葬在那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袁世凯的葬地讨论仍在继续。李毅认为袁世凯的遗骨的确葬在安陽,安陽博物馆有实物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袁世凯本该葬回到项城,但由于家族矛盾,袁世凯只能葬在安陽。......
2023-12-04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称蜀汉。通常认为,刘备死后,梓宫运回成都,葬于南郊惠陵。刘备死后,两人是合葬于惠陵的。刘备虽死于奉节白帝城,但确实运回成都安葬。史料证实,刘备葬在成都,而且还有两位皇后陪葬于一穴。刘备陵墓在成都是不争的史实,元末明初罗贯中也对此深信不疑,他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中描述了刘备灵柩运回成都并下葬在惠陵的情景。2001年5月,四川的许多报纸再次连续报道,仍称刘备墓在莲花村。......
2023-12-04
末代皇帝溥仪,皇帝做了没几年就下台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历史沧桑中不断变化,许多人都略知一二。作为末代皇帝,溥仪在活着的时候就有人为他选择陵地了。光绪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九个皇帝,宣统帝溥仪是第十个。10月20日,家属聚会进行讨论,经家族一致商定,将溥仪的骨灰寄存在八宝山,后移至安放国家领导人的第一副室。至1994年,溥仪葬地发生了变化。末代皇帝终于魂归西陵。......
2023-12-04
了解《芦花鞋》这篇文章在小说中的位置。出示芦花鞋的图片和制作芦花鞋的视频。预设1:青铜家里为什么要做芦花鞋?出示《芦花鞋》的开头片段。关于芦花鞋的“暖和”,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预设1: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预设2: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2023-07-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