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刘焉与土著豪族的关系:四川通史.卷二解析

刘焉与土著豪族的关系:四川通史.卷二解析

【摘要】:过去不少学者注意强调刘焉依靠外来势力,坚决打击、抑制了土著豪族。实际上,土著豪族同样是刘焉政权的主要支柱之一,是其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上表中,益州土著人士占十分之八,大姓豪族又占其中的三分之二。这也是对土著势力杀一儆百的必要性所在。从全局看,这正是刘焉巩固政权,协调力量对比的措施。刘焉又令二张断绝斜谷,捉杀过往使者,中断了朝廷与益州的联系。刘焉亲自率兵守城抵抗,并请来大量青羌少数民族兵助战。

刘焉本是怀着当“天子”的野心而来,入蜀后,一切行动也围绕这个总目标展开。刘焉在益州的用人政策,大体可分为三类:(1)鉴于东汉中、晚期以来益州地区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时有起义的可能,对民族首领和一般百姓、士大夫“务行小惠”[53]。(2)重用和发展外来势力,当时全国各地的官僚、百姓纷纷避乱入蜀,特别是从南阳(刘焉曾任该地太守)、三辅地区避乱入蜀而来的“数万家”官民,号称“东州士”。为壮大势力,广集人才,刘焉还大事招纳各地叛离者;对“东州士”更给予种种优惠,引为党羽,从中招募青壮,组成军队,号称“东州兵”,为嫡系武装。(3)对当地的汉族大姓、豪族势力,俯首听命的,则提拔重用,企图捣乱的,则坚决镇压。刘焉及其后的刘璋政权的统治基础,一边是以“东州士”为代表的外来势力,更重要的一边是益州豪族,从下面这个职官表可看出一个大略。

表4-2 刘焉、刘璋割据政权职官简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表所列,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刘焉政权的主要职官。过去不少学者注意强调刘焉依靠外来势力,坚决打击、抑制了土著豪族。实际上,土著豪族同样是刘焉政权的主要支柱之一,是其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上表中,益州土著人士占十分之八,大姓豪族又占其中的三分之二。正因为土著势力渗透了他的政权的各个方面,威胁了他的统治,他才感到要协调他的统治机器,必须抑制土著势力。这也是对土著势力杀一儆百的必要性所在。史称:刘焉“枉诛大姓巴郡太守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54]。从全局看,这正是刘焉巩固政权,协调力量对比的措施。刘焉入蜀后,很快察觉到五斗米道与当地豪族对立,为争取抑制豪族的力量,便躬身自奉其教,将其首领张衡的妻子迎于府中,率妻女师事之,又称五斗米教徒为义民等,从而获得了五斗米教的支持[55]。他徙州治所在地,也是为了摆脱豪族权贵的干扰。

图4-14 汉代汁(什)邡长印封泥

图4-15 汉代汁(什)邡丞印封泥

图4-16 汉代汁(什)邡右尉印封泥

为达到割据目的,刘焉采用一切手段,调动各种可以利用的力量和因素。当时汉中太守苏固忠于朝廷,对刘焉的割据行动有所察觉和抵制,刘焉即命五斗米道去袭取汉中。张鲁、张修也欲谋取一个根据地,便率领教徒,里应外合,很快袭取了汉中南郑等城市,并捕捉苏固,将其杀之。刘焉又令二张断绝斜谷,捉杀过往使者,中断了朝廷与益州的联系。这一切办妥后,刘焉又贼喊捉贼,上书朝廷,说“米贼”断绝了交通,今后难与朝廷联系,公开发出了割据一方的宣言书。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犍为郡太守任岐、从事陈超、校尉贾龙,以刘焉不参与讨董卓,名义上保州自守,实际上阴图异谋、企图割据一方为理由,发兵进攻刘焉。实际上,这是外来势力与地方豪族矛盾尖锐化的结果。任、贾兵马一举攻到成都城下。刘焉亲自率兵守城抵抗,并请来大量青羌少数民族兵助战。为了自身利益,“东州士”也全力以赴,支持刘焉。结果大破任岐、贾龙兵。任岐、贾龙率军北撤。这时,董卓命司徒赵谦率军进入益州,赵谦说服任岐、贾龙引兵回攻刘焉。刘焉命青羌军出城与其相战,杀任岐、贾龙等。土著豪族势力遭受重挫[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