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蜀汉,巴蜀地区很盛行“风水术”。风水师参与了成都城的规划设计。秦汉三国时期,巴蜀各地勘探盐井,开采铜矿、铁矿、锡矿,种植大面积的果树、桑树等,都会请巫师看“风水”。当时巴蜀盐井甚为普及,它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巴蜀风水术的高度发达。当时土著蜀人中流行的船棺葬,与他们认为灵魂应溯江而上至故乡的观念有关。该仪式除反映了对死者的关怀外,还反映出生者欲摆脱死者灵魂的控制、干扰的普遍愿望。......
2023-09-30
东汉时代,巴蜀地区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其中有几起对巴蜀历史产生了较大影响。东汉初期,川北部分地区仍活动有赤眉军余部。《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传》说“赤眉散贼”曾经过姜诗的乡里(广汉雒县),“驰兵而过”,并送米肉与姜诗。《华阳国志》卷10中称这股义军为“东精”,并说其时在“公孙述平后”。赤眉军余部在巴蜀地区的活动,从公孙述称帝前,持续到其被扫平后,延续了10余年。东汉中、晚期,巴蜀地区的多次农民起义,差不多都与宗教有关,并主要与早期道教有关。顺帝时期,巴郡曾出现一种所谓“女服贼”,即利用宗教为掩护,信徒着装略似女装的农民起义军。其信徒发展到上千人,并到各地传播,然最后终未成功[45]。阳嘉三年(134),益州起义军攻县城、捕令长、杀列侯,声势浩大[46]。顺帝末年(144年前后),巴郡人服直,利用宗教,以数百人为基本骨干,聚众起义。服直自称“天王”,影响较大。当时的益州太守种暠和巴郡太守应承都亲率大军前往镇压,被义军打得大败。整个起义持续约一年,攻占巴郡数县。从服直自称“天王”的情况看,这次起义与早期道教有关。桓帝永兴二年(154),蜀郡李伯山在山区自称老子后裔,组织一批农民欲武装起义,被政府捕杀[47]。从其自称老子后裔的情况看,也应与早期道教有关。
影响最大的是黄巾起义。巴蜀地区的黄巾起义,由早期道教即五斗米教组织。中平元年(184)七月,巴郡教区的张修率众起义。义军一度攻占郡治江州及一些县城,大杀贪官污吏。中平五年(188)三月,马相、赵祗在绵竹起义,自称“黄巾”军,攻下绵竹县城,擒杀县令李升,在县城立杆树旗,招兵买马。长期以来被奴役、盘剥的人民,闻风而起,纷纷投身义军。义军在一两日中竟招收数千兵马。紧接着,义军直接进攻益州刺史部所在地雒县,破之,捕杀州刺史郗俭,又继续南下,攻下蜀郡治成都、犍为郡治武阳(今彭山),势如破竹,旬月间控制了整个成都平原。“黄巾”军在短期内发展到10余万人,马相自称“天子”,建立了农民政权。他们杀豪族,铲恶霸,分钱帛,深受人民拥护。义军又分兵一支东进,迅速攻破巴郡治江州(今重庆),杀巴郡太守赵部。又分兵一支北进,由赵蕃率领,攻下阆中等城[48]。起义之初,社会长期积存的各种反抗力量,如深受压榨的农、工、商及部分中、下层官吏,部分军队,都纷纷投身起义队伍,即使豪族势力,最初也多持观望态度。
有的还想借助义军力量,消灭异己,兼并其他豪族。所谓“米巫凶,奸狡并起,谄附者众”[49],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热火朝天的形势。
益州从事、犍为豪族贾龙在起义爆发后,即率家兵,召集溃散的官吏、军队,又请来川南少数民族“青衣”军,首先向义军反扑。在他的带动下,各地豪族也纷纷向义军发起进攻。义军虽声势浩大,但多为参加起义不久的农民,缺乏严格训练,纪律性差,战斗力不强。马相自称“天子”,违背了教义,将自己置于其他几个教区首领之上,加深了义军内部矛盾。当时巴郡教区、汉中郡教区、犍为郡教区都由共同起义转为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马相、赵祗陷入孤军作战境地。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义军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又失去所有城市,被迫转到山区,转入地下。
刘焉入蜀后,为与土著豪族势力相对抗,对蜀中道教势力采取安抚利用政策。刘焉命巴郡教区首领张修为别部司马,汉中郡教区首领张鲁为督义司马,让他们率领教徒去夺取汉中郡。张鲁占据汉中及巴郡部分地区后,用五斗米道教统治人民。张鲁吸取了马相失败的教训,不称天子,不任命官员,而是用一整套教职来取而代之。张鲁自称“师君”,其下为治头大祭酒,再下为祭酒、鬼卒。他们废除旧有法律,以廉耻、诚信教育、管理人民。对犯法者,令其修路补过,三次不改则杀之,祭酒等在为人治病时,也令其自首其过。张鲁等还建立了一种“义舍”制度。道民每年交纳一定的米肉实物,大部分供各级教职人员使用,一小部分则分别悬挂于“义舍”,即亭传之中,行路者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自取。
图4-13 昭觉石表铭文
有关四川通史.卷二,秦汉三国的文章
秦至蜀汉,巴蜀地区很盛行“风水术”。风水师参与了成都城的规划设计。秦汉三国时期,巴蜀各地勘探盐井,开采铜矿、铁矿、锡矿,种植大面积的果树、桑树等,都会请巫师看“风水”。当时巴蜀盐井甚为普及,它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巴蜀风水术的高度发达。当时土著蜀人中流行的船棺葬,与他们认为灵魂应溯江而上至故乡的观念有关。该仪式除反映了对死者的关怀外,还反映出生者欲摆脱死者灵魂的控制、干扰的普遍愿望。......
2023-09-30
6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统治日趋腐朽。直至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之时,东汉政府为镇压黄巾军才赦免党人,以团结内部,共同抗拒农民起义军。因起义军头裹黄巾,故此次起义被称为“黄巾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称地公、人公将军,他们是黄巾起义的主要领导者。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但其历史意义深远。......
2023-12-03
据《华阳国志》记载,秦至蜀汉,巴地、蜀地及相邻的汉中、南中地区等,皆出产金银。涪县——其山有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政府曾利用国家机器的力量,利用大量工匠、刑徒开采金银。考古发现的纯金银器实物资料较多。上述器物主要是以错金或错银表现纹饰,只有错金铁刀是表现纹饰和铭文。......
2023-09-30
为了挽救危局,东汉王朝宣布赦免党人,解除党锢,还要求各地的豪族武装起来,与官兵合力阻截农民军。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示意图很快,黄巾军被镇压下去了,东汉王朝也在起义军的冲击下轰然倒塌了。黄巾大起义以后,东汉政府想组织一支新军,来加强保卫首都的力量。部曲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私家武装。经何进、袁绍、董卓这样几度折腾,又经过几度混战,到汉献帝建安元年时,全国已经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2023-08-31
《巴渝舞》的曲名,东汉应劭《风俗通》说有“曲四篇,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台》、四曰《行辞》”。秦汉三国间,巴蜀地区的音乐人才不见专门记载,一些懂音乐或与音乐舞蹈有关的人,散见于史籍之中。司马相如以文学著名,并非专操音乐,但却能以弹琴表述爱情。可见他们于音乐皆有高深造诣。这些反映出当时蜀中音乐的普及程度及普及对象。汉代巴蜀音乐舞蹈,还大量吸收外地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的成分,显得绚丽多彩。......
2023-09-30
巴蜀地区的冶铜业,在秦至蜀汉间大体可分为两大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受到新的冶铁业的挑战,加之政府的种种限制,冶铜业在工商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大幅度下降。西汉中期,武帝抑商,巴蜀地区的私营冶铜作坊从此一蹶不振,官营作坊成为铜器生产的主体。《华阳国志》载巴、蜀皆出铜,但著名的铜矿和冶铜地却分布不均衡。秦及西汉早期,巴蜀地区最主要的铜矿及冶铜基地,皆在蜀郡严道。......
2023-09-30
东汉时期,巴蜀地区一般衡量吏治的标准大概有这么几条:敢于与豪族大姓作坚决斗争,维护治安,不畏强暴,大胆果断,能出奇策。综观东汉中、晚期巴蜀地区的吏治,总的是日趋腐败,相比之下,东汉中期稍好一点,东汉晚期则不可救药。东汉末年,郫县豪族杨伯侯生活奢侈,所造冢墓超过规定,县令刘宠强行予以限制。[29]安帝时期的蜀郡太守李根,老年昏乱,乱发号令,法纪废弛,吏治不修,上下一片怨声[30]。......
2023-09-30
秦占领巴蜀后,即把秦本土商业管理制度强行推广于巴蜀。秦政府又把秦币“半两”钱、秦度量衡器制度等,推广于巴蜀,利于加强商业管理,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发展。始皇统一六国前,巴蜀对外的商品交流地区主要限于秦占领区。秦在六国实行“上农除末”的抑商政策,打击、迁徙富商大贾。当时虽采取了一些抑商措施,私营商业仍发展很快。......
2023-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