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都之战:汉军乘胜攻破城门,广都战役后的战略调整

成都之战:汉军乘胜攻破城门,广都战役后的战略调整

【摘要】:汉军乘胜复下广都,又遣轻骑骚扰成都,烧毁成都城少城南门外郫江上的市桥。成都城内,百姓惊慌,将帅恐惧,时有逾城出降者。刘秀得知此部署后,十分着急,命其火速撤回广都。然后吴汉率军退回广都,留刘尚坚守江南,监视成都。吴汉再次驻营成都城下。十一月,臧宫驻军成都北门,对成都城形成南北夹攻之势。而汉中、巴蜀一体,从公孙述开始遂成惯例。

建武十一年(35)八月,岑彭大破侯丹之后,率军昼夜兼程,急行军2000余里,沿途守将不战而降,直到武阳(今彭山)城下。武阳守将公孙永是公孙述的从弟,官至卫尉[33],官位虽高,却不懂守城之术。武阳被岑彭一举拿下。接着,岑彭又命轻骑部队,直取广都(今双流)。与此同时,刘秀又展开了攻心战术:修书一封,陈言祸福,劝述投降。公孙述看书后忍不住叹息。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劝述投降,公孙述却说:兴废乃是天命,岂有降天子哉!常少、张隆二人愤慨忧死。

公孙述得知武阳失守、广都被攻的消息后,甚为惊恐,以杖击地:“是何神也!”慌忙派出一名刺客。刺客诈称为逃亡奴隶,归降汉军,当夜刺杀了岑彭。《后汉书》卷17《岑彭传》说:岑彭驻营地名叫“彭亡”(相传彭祖死于此)。岑彭“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蜀军趁此机会,迅速组织反攻,夺回武阳、南安等县城。岑彭被刺,刘秀命吴汉接替其职。当初,岑彭率军攻进荆门入蜀后,吴汉留在夷陵(今宜昌),负责外线造船转运等事务。接着,他又带兵3万,逆江而上,入蜀增援。十二月,他接到诏令后,便星夜兼程,在僰道附近遇上撤下来的汉军。他立刻重整军队,组织反攻。

建武十二年(36)春,吴汉率军与蜀军争夺南安(今乐山)鱼涪津。津,即渡口。大败蜀将魏觉、公孙永,接着又攻取南安,兵围武阳。

公孙述派女婿史兴带兵5000前来救援。吴汉即命一军前去迎击。双方在广都(今双流)遭遇。一场厮杀,史兴被斩于马下。蜀军大部被杀,余者作鸟兽散。汉军乘胜复下广都,又遣轻骑骚扰成都,烧毁成都城少城南门外郫江上的市桥。这时,武阳以东的县城、乡镇、村寨争先恐后地开门降汉。成都城内,百姓惊慌,将帅恐惧,时有逾城出降者。公孙述诛灭降者家属,降风依然不止。

刘秀仍希望公孙述出降,再次给公孙述书:往年给你的诏书很多,都是为了开示恩信。你不必因刺杀了来歙、岑彭,怕受连累,有所疑虑;你现在抓紧时机出降,家族尚可保全;若继续迷惑不喻,委肉虎口,我虽感痛哉,亦莫奈何!将帅疲倦,吏士思归,不乐久相屯守;诏书手记,不可多得;朕不食言!公孙述仍无降意。九月,刘秀又发诏书给吴汉:成都尚有10余万军队,不可轻敌;你要坚守广都,待其来攻,不与争锋;若蜀军不敢来攻,你应移营诱迫之,待其力疲,方可击之。但在诏书未到之前,吴汉早已自带步骑2万余人,进逼成都,在成都城西门外10余里检江(今锦江)北岸驻营(今苏坡桥至黄田坝一带)。令人在检江上建浮桥,以沟通与广都的联系。又令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带万余人驻兵检江南岸(成都城南门外),相距20余里。刘秀得知此部署后,十分着急,命其火速撤回广都。但诏书未至,战事已发。

公孙述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带兵10余万,分为20多营,一起从城里杀出,从不同方向猛攻吴汉;又别派1万多人攻刘尚,使其相互不能救援。吴汉率军与蜀军混战一日,大败回营。谢丰率军围住吴汉。吴汉感到形势危急,忙召集诸将动员道:“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又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然后在营中多竖幡旗,烟火不绝,于半夜率兵渡河,与刘尚合营。

谢丰等竟未察觉,天亮后仍分一支军队去江北阻击,他自己带兵去江南攻刘尚。汉军齐出迎战。从早晨一直杀到黄昏。蜀军大败,被杀者5000余人,谢丰、袁吉皆被斩首。然后吴汉率军退回广都,留刘尚坚守江南,监视成都。九、十月间,蜀、汉两军又先后八次大战于成都至广都之间,蜀军皆败。吴汉再次驻营成都城下。公孙述又采用延牙建议,广散金帛,招募敢死队5000多人交给延牙。延牙与汉军下战书,约定时间交战。届时,蜀军以部分人马擂鼓吹角,手举各种旗帜出市桥,宛若演戏。接着,蜀军又以大队奇兵出击,汉军一时大乱。吴汉在混战之中也掉进水里,全靠拖住马尾,从盎底探(成都西门外郫江渡口)逃出[34]。这次汉军损失不少,加之军粮供应不上,只剩七日粮草。另外,自吴汉攻下广都后,原岑彭的部将臧宫一直驻兵郫县,按兵不动,有坐山观虎斗的趋势。吴汉显然也有些气恼,开始准备船只,打算撤军。这时,刘秀委派的蜀郡太守张堪前来劝说吴汉,认为不宜退师。吴汉这才决心最后一战[35]。他只好硬着头皮去通知臧宫,共攻成都。

十一月,臧宫驻军成都北门,对成都城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在此形势下,公孙述仍寄希望于天命。他让人占卜抽签,占书曰:“虏死城下”。他竟“大喜”,认为吴汉等当死。他亲自带数万人出城南攻吴汉,令延岑带军出城北拒臧宫。延岑在城北三战三胜,士气高昂。城南吴汉亲自擂鼓指挥,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双方士兵饥不得食,倦不得息。到下午,吴汉突然调预备队突击,蜀军一时大乱。汉护军高午刺公孙述下马。公孙述身受重伤,被左右救回。当晚,公孙述把兵权交给延岑,然后死去。次日天亮,延岑开城出降。

东汉大军通过约23个月的艰苦征战,终于灭亡了这个存在了12年的“成家”政权。

成家政权是自秦入巴蜀后的第一个割据政权。在王莽末年,全国大乱,军阀相战,烽火遍地的历史条件下,公孙述首先站出来,铲除了外来战争势力,统一了巴蜀内部,建立起了这个北到汉中、武都,东迄三峡,南迄越嶲(今西昌、攀枝花一带)的割据政权。这个政权在建立之初,曾推行了一些有利于保护经济文化的政策,故在当时,能获得境内各阶层人士和各族民众的拥戴。但当刘秀铲平全国割据势力、特别是铲平陇右隗嚣势力后,公孙述仍然坚持分裂割据,致使巴蜀人民饱受战火之苦,10余万人民死于非命,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对蜀中人民来说,这个政权是过大于功。

成家政权的建立,与巴蜀的地理条件也有关系。巴蜀北有秦岭,东有三峡,天下一统,中央政权强大时,这些自然屏障并不足道,但每当天下混乱,中央政权衰弱时,这些险恶的隘道,“一夫守关,万夫莫开”,便能在防卫中起很大作用。而汉中、巴蜀一体,从公孙述开始遂成惯例。以后历代割据政权,多北控秦岭,东扼三峡。

公孙述失败的原因甚多,从主观上看,任人唯亲,不重视人才,是一突出的弊病。“唯公孙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结果导致众叛亲离。他的弟弟公孙恢,被任为太尉大司空,从弟公孙永任卫尉,两个儿子也无功封王,女婿史兴,手握重兵,妹夫延牙,掌握禁军。对他们的话,公孙述言听计从;对他们的错,公孙述视而不见。但到关键时刻,他们却一个个都“连战辄北”,与此相反,谋士李熊,极有政治头脑,是劝导公孙述称帝的主要人物,后虽官至大司徒,却受到猜疑、排挤,再不能发挥才能。骑都尉荆邯,在蜀将中最有战略头脑,是劝导公孙述取汉中、进关中的关键性人物,但他以后的建议却再也得不到采纳,且官品很低,人微言轻,始终不被重用。故亡成家者非汉,实为公孙述自己。

【注释】

[1]宋《太平寰宇记》卷75:临邛故城俗名公孙述城。《明一统志》卷67:公孙述城,在新津县西三十里,汉公孙述所筑。

[2]《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

[3]《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

[4]《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卷21《耿纯传》、卷13《隗嚣传》、卷1《光武帝纪》等。

[5]一说国号“大成”,见《华阳国志》卷5;一说国号“成”,见《三国志》卷4注。本文从《后汉书》。唐章怀太子李贤等注:“以起成都,故号成家。”

[6]汉军灭蜀时,臧宫一军便“前后收得节五、印绶一千八百”。

[7]西汉京都所在的州为司隶校尉部,此仿汉制。

[8]《后汉书》卷24《马援传》。

[9]《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10]《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11]《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

[12]以上见《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华阳国志》卷3《蜀志》等。

[13]《华阳国志》卷5《公孙述刘二牧志》。

[14]《后汉书》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15]《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

[16]《后汉书》卷24《马援传》。

[17]《后汉书》卷17《冯异传》,卷13《隗嚣公孙述传》。

[18]《后汉书》卷40《班彪传》: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

[19]《后汉书》卷29《申屠刚传》。

[20]《后汉书》卷13《隗嚣传》,卷17《冯异传》、《岑彭传》。

[21]《后汉书》卷17《岑彭传》、《东观汉记》。

[22]直进楼船,船上有楼,是一种较高大的木战船;冒突露桡,是一种近似封闭的小船,人在船中,露桡于外。冒突,谓其触冒而唐突;桡,读饶。

[23]《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卷17《岑彭传》。

[24]《后汉书·天文志》。

[25]委输,运输;棹卒,持棹划船。

[26]《后汉书》卷18《臧宫传》载:光武十一年,臧宫带兵至中卢(南郡县名),屯骆越,“是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相拒于荆门。彭等战数不利,越人谋叛从蜀。(臧)宫兵少,力不能制。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越人候伺者闻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至。其渠帅乃奉羊酒以劳军营……越人由是遂安。”

[27]《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曰:“获任满”与此稍异。

[28]《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注:“即黄石滩也。《水经注》曰:‘江水自涪陵东出百里而届于黄石。’在今涪州涪陵县。”

[29]《后汉书》卷24《马援传》。

[30]《后汉书》卷15《来歙传》。

[31]《后汉书》卷18《臧宫传》。

[32]《后汉书》卷17《岑彭传》:于建武五年“留威虏将军冯骏军江州”(中华书局标点本第659页)显系衍文。当时汉军还无力攻蜀。

[33]《后汉书·天文志》。

[34]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认为延牙即延岑,似误。延岑为秦丰女婿,延牙却为公孙述妹夫。又《后汉书》、《华阳国志》皆同述二人,二人史事不同。

[35]《后汉书》卷31《张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