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汉早期巴蜀地区的重要地位和特点

西汉早期巴蜀地区的重要地位和特点

【摘要】:第一次封了8个异姓功臣为王,封地占全国之半,但关中与巴蜀、汉中之地却未封他人。刘邦不愿把关中、巴蜀、汉中之地分封出去,盖因此区域是他打天下的基地,战略地位重要,必须自己控制。汉代早期在巴蜀的统治区域,大体限于盆地内。西汉早期,巴蜀地区又是政府经常用以赈济饥民的大粮仓。巴、蜀是汉政府首先训练材官的地区之一。巴、蜀的材官,战斗力较强,受到汉政府的高度重视。西汉早期,巴蜀地区仍是朝廷流放犯人的重要地区。

高帝六年(前201),割巴郡、蜀郡各一部,另置一新郡,名广汉[9]。这郡名本身就包含着刘邦对巴蜀人民在汉王朝建立过程中所作贡献的赞许和希望。

汉初分封,有“王国”和“侯国”两级。大者为王(王国),其行政级别名义上相当于郡,实际上远大于郡,大体相当古之诸侯。小者为侯,其行政级别相当于县。汉初两次大封诸侯王。第一次封了8个异姓功臣为王,封地占全国之半,但关中与巴蜀、汉中之地却未封他人。铲平异姓王后,刘邦又大封同姓王,当时全国54郡,封于王国者39郡[10],而关中、巴蜀、汉中之地亦未分封他人,由中央政府直辖(仅有食邑性的县一级的“侯”,约当秦之彻侯)。刘邦不愿把关中、巴蜀、汉中之地分封出去,盖因此区域是他打天下的基地,战略地位重要,必须自己控制。

高帝十一年(前196)六月下诏: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免终身租赋徭役。十二年(前195)三月,也就是他临死前一月,高帝再次下诏:“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复。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11]此正表明了巴蜀在汉王朝建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汉代早期在巴蜀的统治区域,大体限于盆地内。西边,今日的文县、平武、茂汶、汶川、天全、荥经、汉源这南北一线及其以西地区,皆为土著民族控制,不在其内。南边,以僰道为中心的僰侯国,在秦吏撤走后便归顺了夜郎,到高后执政期间才逐渐收复;其南,峨边、美姑、盐津、威信一线及其以南,皆为土著民族控制。汉政府的统治大体限于南安(乐山)、僰道(宜宾安边)、江阳(泸州)、符县符关(合江)。秦人开发西南,凿通五尺道,在滇、黔之地置吏设县。汉朝初兴,中央朝廷与诸侯之间矛盾重重,无暇顾及西南,放弃了在滇、黔之地的统治,下令关掉蜀地故徼。为巩固边地统治,汉政府还承秦制,继续向巴蜀大规模移民、徙徒,并在民族聚居地区兴建城邑。如高后六年(前182)修建了僰道县城[12],近年在高县发现了西汉初期的半两钱石范母[13],都反映了当时对边区的开发。

西汉早期,巴蜀地区又是政府经常用以赈济饥民的大粮仓。《华阳国志·蜀志》说:“五城县,汉时置五仓,发五县民,尉部主之,后因以为县”。其地在今中江县北半部。其他各县也建有一些大型粮仓。高帝二年(前205),即刘邦由汉中出击三秦的第二年,关中大饥,米一斛一万钱,人相食。为解决粮荒,刘邦一面下令从巴蜀汉中大量运粮前往救济,一面令关中百姓“就食蜀、汉”[14],号召他们前往巴蜀、汉中逃荒。在战败项羽之初,关中、关东因长期战争,民失作业,常遇饥馑,一石米卖5000钱,四处都见饿死者。高祖再次下令:允许百姓卖子求生,到巴、蜀、汉中逃荒[15]

图2-1 蹶张画像砖拓片

秦汉制度,每年秋后要在内地一些郡训练步卒,称材官。巴、蜀是汉政府首先训练材官的地区之一。巴、蜀的材官,战斗力较强,受到汉政府的高度重视。高帝十一年(前196)秋,淮南王英布(黥布)反。高帝征调上郡、北地、陇西骑兵和巴、蜀的材官、中尉(执金吾)率3万人保护皇太子,驻军灞上。接着,刘邦又带这支部队前往击破英布[16]

西汉早期,巴蜀地区仍是朝廷流放犯人的重要地区。文帝六年(前174),淮南王事败后,众吏在讨论应怎么样处治他时,提的方案便是:“臣请处蜀郡严道邛邮,遣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廪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臣等昧死请,请布告天下。”制曰:“计食长给肉日五斤,酒二斗。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从居。他可。”后淮南王在入蜀途中死于雍[17]

1958年在成都市崇义桥东北约3~4公里处出土汉墓两石枋。枋系红砂石雕刻,高195厘米,宽27厘米,厚15厘米。两石侧面分别浮雕青龙白虎,铭文镌刻在石枋正面,隶书竖行,右枋64字,左枋40字:

“(右枋)唯吕氏之先,本丰沛吕□子孙。吕禄,周吕侯。禄见征过,徙蜀汶山□□□□□□□□建成侯怠征过,徙蜀汶山□□东杜(社),造墓藏丘冢。作冢以劝后生。工匠杨顺,子孙

(左枋)兄弟兴盛,进□□官,拜爵二千石、令、长、丞。继浦(建)左师门卫阙作冢,以劝后生者。工师杨顺,子孝,寿如金石。”

图2-2 成都出土的汉代传经讲学画像砖

铭文中的“吕禄“、“周吕侯”、“建成侯怠”,皆是西汉吕后(雉)家族诸吕的姓名和封号。墓主是吕后家族后裔。它记录了吕侯族人周吕侯、建成侯两支系获罪迁徙之事,是东汉时吕禄、吕台子孙追叙先人世系、封爵、名字等所立。本铭文与文献记载互证,还可弥补其某些不足。高后八年(前180),吕后死,诸吕欲叛,为周勃、陈平所诛灭[18]。《史记》、《汉书》未提及诸吕家族的下落。石刻铭刻中“禄见征过,徙蜀汶山”、“建成侯怠征过,徙蜀汶山”的记述,补充了文献记载的缺失。以上两条资料表明:汉初仍在继续执行从秦入巴蜀后开始执行的“徙徒”和“迁虏”入蜀的政策[19]

西汉早期,巴、蜀地方长官中以文帝末年的蜀郡守文翁最为杰出。其事迹主要有:在全国首先带头兴办郡学;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带领蜀地人民开凿湔江口,引湔江水灌溉郫县、繁等地农田1700余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