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指标体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指标体系

【摘要】:1980年,美国女建筑师协会来华,带来了美国区划法土地分区规划管理的概念,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国情孕育而生。1995年,建设部编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将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化。199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进入本科课程。以1995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为标志,全国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指标是包括在上文所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内的。

“技术经济指标”的概念在1950年代通过苏联专家的影响进入中国的规划体系。1980年,美国女建筑师协会来华,带来了美国区划法土地分区规划管理的概念,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国情孕育而生。1982年,上海虹桥开发区在其建设初期即编制了土地出让规划,首先采用了8项指标对用地建设进行规划控制,其中除了用地性质与用地面积,还有容积率、密度、后退、高度、车辆出入口位置与停车库位。虹桥开发区的实践逐步推广到全国。1995年,建设部编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将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化。199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进入本科课程。由此,在改革开放年代,随着商品化的地产开发模式逐渐成熟,计划经济时代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指标逐渐与西方的区划法结合,成为一种均衡协调复杂利益关系的工具[4]

以1995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为标志,全国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自此后,在20余年中,中国的城市中微观空间形态(天际线、街道界面、一般建筑形态等)是被一种相对严苛的指标体系所控制的,包括建筑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退界、建筑高度、停车等。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指标是包括在上文所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内的。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指标体系对城市的环境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与引导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快速城市化时代通过统一的标准快速实现具备最基本功能的城市环境,解决的是从无标准到有标准的转变,而对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缺乏引导。因此,既有的指标体系对自身在城市中微观层面的“指标-空间”关联机制,对规划阶段与建筑设计阶段工作的接续,对适用的地区地块的文化地理与气候多样性所形成的空间形态差异等等,都缺乏有效的统筹考虑。指标体系能够快速地实现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图景,但是,当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告一段落,曾经广泛采用的指标体系已经无法跟上城市发展与更新的现状,这便需要规划师与建筑师共同思考对指标本身进行评估、分析与研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