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本雅明:全景空间与城市建筑学

本雅明:全景空间与城市建筑学

【摘要】:本雅明在《拱廊计划》中描述了四通八达的巴黎拱廊市场,他将这些具有内部微环境的公共空间称为“全景”。除了拱廊,百货公司、林荫大道、玻璃展览大厅、全景舞台等工业革命时代的城市空间对象均被本雅明视为一种消费性的全景空间。无论包裹着怎样的形式外衣,全景式空间的内部是供观赏与游览的消费空间,这些消费空间仅供展示,这决定了全景空间的基础设施属性。

本雅明在《拱廊计划》(The Arcades Project)中描述了四通八达的巴黎拱廊市场,他将这些具有内部微环境的公共空间称为“全景”(panorama)。这一概念是本雅明所谓的“内部”(interieur)理论的基础。“内部”不等同于室内空间,它起源于19世纪的街道的变异,当城市的夹弄巷道演化为拱廊市场,原来非公非私的模糊领域变成了一个展示琳琅满目商品的殿堂,因此内部可以概括所有缩微景观化的室内外空间。除了拱廊,百货公司、林荫大道、玻璃展览大厅、全景舞台等工业革命时代的城市空间对象均被本雅明视为一种消费性的全景空间。1850年建成的巴黎中央市场(Les Halles)就是这种室内公共空间的代表。全景空间是19世纪的一系列工程技术发展的结晶,这包括照明与采暖、地面排水设施、铸铁与玻璃切割技术、物流与商品交易方式等。这些技术在传统意义上的室外空间创造出一个浓缩的气候环境与社会景观,商品的排列与交易方式成为组织空间的线索,商品的展示本身成为一种可以被消费与赏玩的审美对象。

在当代建筑学术语中,全景拱廊被称为“中庭”(atrium),这是一个更中性的技术词语,它掩盖了这个术语背后所涉及的基础设施革新,尤其是气候调节技术、物流系统与商品展示交易系统,后者在当代正在被更新颖的线上购物方式取代。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术语是“裙楼”(podium),裙楼是路德维希·希尔贝西默(Ludwig Hilberseimer)的发明,在他的高楼城市(Hochhausstadt)方案中,裙楼成为一种基础设施,裙楼之间通过天桥连接,楼顶成为贯通的供公共活动的平台。希尔贝西默并没有说明裙楼的功能,真正将裙楼变成一种拱廊式的连续室内公共空间的是以香港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建筑师的群体实践,香港的建筑规范中对容积率与覆盖率的规定决定了裙楼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效益。大概从1970年代末开始,作为裙楼的贯通室内中庭空间开始在香港流行,它们通过天桥连通,形成了第二地表。这种裙楼-塔楼的开发模式逐渐影响到环太平洋的其他城市,比如加拿大的温哥华[12]。但是,北美城市极少有纯商业裙楼,典型案例只有纽约的时代华纳中心。裙楼更多是为了维持临街建筑比例(形成欧洲式的统一檐口高度),协调塔楼与街道的空间关系并实现经济利益。

一个全景空间的经典案例是建筑师波特曼(John Portman)设计的洛杉矶波拿文都拉宾馆。波拿文都拉宾馆位于洛杉矶中央商务区,其六层中庭包裹着一个巨大的贯通空间,拥有垂直电梯、自动扶梯与旋转楼梯等各种垂直交通方式。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将其视为后现代主义空间的代表,它是一种“整体性空间”(total space),是一个缩微世界或真实世界的替身,它不设正常的出入口,仅仅通过有限的通道与周围的建筑与街道连接。无论包裹着怎样的形式外衣,全景式空间的内部是供观赏与游览的消费空间,这些消费空间仅供展示,这决定了全景空间的基础设施属性。为全景空间提供支撑的技术措施全都消隐了,其维护结构与技术措施作为基础设施隐藏在丰富的室内展示物之后,空间使用者永远只能感受它的舞台般的内部界面,如同澳门与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人”赌场,它们巨大的外部躯壳与装饰化的内部场景没有任何联系。如果这些全景空间搭接上全球基础设施(包括空间、信息、媒介与市场),它们就会串联为一个巨大的内部化网络,庞大的规模无法掩盖全景空间的自闭性,它预示着网络化的消费空间所能构成的社会关系拓扑结构(图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