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酒类,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白酒的酿造与饮用历史都非常久远。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钟爱的饮品,中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的国家,茶文化源远流长,翻开中国的文明史册,几乎每一页都飘溢着茶香。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用植物进行加工利用做成饮品是各地人们常有的经验和习......
2023-09-29
与东紫苏一样,野坝子(Rabdosia coetsoides)也是云南民族地区一种常见的代茶植物。野坝子又名野坝蒿、野香苏、扫把茶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图5-16)。其茎直立,多短分枝,呈四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及淡黄色腺点。茎叶对生,叶呈圆状卵圆形、卵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圆齿状锯齿,密被小硬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及淡黄色腺点。聚伞花序密集排列成顶生及腋生的狭圆锥花序,与总梗及序轴密被灰白色微柔毛;花萼开花时为钟形,外面尤其在下部密被灰白色微柔毛,花冠呈白、淡紫或淡蓝色,外面疏被微柔毛,内面无毛。成熟小坚果为倒卵状三棱形,褐色,无毛。花期10~11月,果期10~12月。野坝子在云南大部分山区均可见,以云南中部、西部生长最多,常常生长于林缘、灌丛、疏林中,林下,路边,山野草坡等地,生存能力较强,一旦扎根就很容易形成生境中的优势植物。一般来说,野坝子适应于相对温暖的环境,在寒风凛冽的山顶很少能发现野坝子的踪迹,而在放牧牛羊的向阳荒坡草地却很容易发现它。
图5-16 野坝子(摄影:李建钦)
野坝子味苦、性寒,具有和胃疏风,消食退热的功效,能治疗感冒,积食、痢疾、肠胃炎等疾病,其本身是一味常用的民族药,为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所常用。其中,彝族是使用野坝子的高手。他们以野坝子的枝叶作为配料,烹饪出了彝族名菜“野坝子鸡”;羊肉是彝族人餐桌上最喜爱的肉食,为去除羊肉的腥味,彝族人会采来野坝子鲜嫩的枝叶,与辣椒、花椒和在一起制成蘸水;有很多赶蜂人在秋冬野坝子花开的季节,要将养蜂的营地扎在山野间,让蜜蜂采集花蜜酿出极受市场欢迎的“野坝子蜜”。而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将野坝子的叶片用沸水冲泡之后代茶饮,野坝子茶水色金黄,香味独特,常饮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的功效,在气候干燥的滇中地区尤其受到欢迎。而今,在云南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馆中,你都能品尝得到这种风味特别,散发着一股草药清香味的茶水,饮用后不但能清凉去火,还能够消除食物带来的油腻感,让身体感到特别舒畅。
有关云岭草木情 : 云南少数民族植物文化趣谈的文章
其中,酒类,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白酒的酿造与饮用历史都非常久远。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钟爱的饮品,中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的国家,茶文化源远流长,翻开中国的文明史册,几乎每一页都飘溢着茶香。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用植物进行加工利用做成饮品是各地人们常有的经验和习......
2023-09-29
云南是大山的故乡,全境国土面积有94%以上都是山地。一般来说,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高原可分东西两大地形区域。该地区向北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玉龙雪山等险峻山脉以气贯长虹之势自北向南排列,海拔约3000~4000米左右,山高谷深。纵观云岭大地,正可谓“千峰叠嶂争奇秀,万壑纵横竞峥嵘”。......
2023-09-29
因雨热同期,降雨充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为绿荫覆盖,树冠相连,遮天蔽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结构虽然不如热带森林那样复杂,但是依然林相整齐,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云南西北部属青藏高原东南缘,处于中国地势结构最高一级台阶的边缘地带,其植被类型亦多样,空间分布十分复杂,这里是亚洲大陆最后保留下来的大片原始森林区,寒温性针叶林即分布于这一区域。......
2023-09-29
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云南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云岭大地高等植物种类异常丰富。苔藓植物方面,云南已知约126科,499属,1906种,占中国苔藓类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5.5%,96.2%和69.2%以上。蕨类植物是重要的植物类群,云南的蕨类植物约有61科193属1306余种,其占中国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95.3%,83.2%,54.5%,多样性优势地位十分突出。......
2023-09-29
云南是气候奇观的博物馆,整体上来看云南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干湿季分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较大,所以云南的气候垂直差异十分明显。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低地河谷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因此,在云南,我们也常听到诸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高十丈,大不一样”的民谚,这些都是对当地独特气候环境最形象的描述。......
2023-09-29
少数民族文身和染齿原料一般取材于自然环境中的染色植物、矿物甚至是一些动物的胆汁、血液等。图6-26楚雄地区“跳小豹子笙”除了文身之外,在人体的皮肤上用植物染料进行绘画以增加美感和神秘感的皮肤美饰文化也在一些民族中得到保留。云南少数民族植物染色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反映了人类生活方式与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中为生存而采取的策略,不同人群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植物的依赖性以及价值取向,造就了多样的植物染色文化。......
2023-09-29
在我国众多的神话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是一个经久流传与药用植物利用起源相关的民间故事。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草药知识愈来愈丰富,其药性药理也得到后人的不断实践验证,最后于东汉时集结成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本草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图4-2野生抗疟植物“黄花蒿”此外,诸多流传于各地民间的地方本草著作,也大量记录了当地民族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方式。......
2023-09-29
一般来说,古人对用于染色的植物并没有太多限定,只要具有鲜艳色彩的植物均可作为染色原料,使用的部位也各异。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均可成为染色的来源。然而,大潮虽然退却,仍有细流塘洼得以存之,值得庆幸的是在像云南这样的一些边远民族地区,因为植物资源丰富易得,民族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影响力强等诸多原因,使得传统植物染色技术及其相关植物知识能偏安于一隅,沉淀在一些社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得以传承和保留。......
2023-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