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南彝族医药的起源及历史

云南彝族医药的起源及历史

【摘要】:彝族的医药知识起源久远。民间传说之外,有关彝族医药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周朝史实文献《逸周书》中提到了云南濮人炼制丹药向周王朝献丹的事件。全书共记载了56个病症,87个处方,324味药物,这表明16世纪中期时彝族医药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传统彝族医药既有辨药、食药的特殊知识,又有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历史以来,在解决当地彝族同胞病痛,并惠及其他民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山地丘陵,国外主要分布于云南周边的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根据2017年人口数据,全国彝族人口达1000万人以上,其中约有一半分布于云南。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6种方言。彝族原有自己的一种表意文字,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史书中称其“爨文”“韪书”“老彝文”等,许多彝族地区都保留有老彝文抄写的史书典籍。因为彝语有6种方言,各地差异较大,因此,老彝文的字形、读音均不统一。为使彝文能更好服务大众,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设计出彝语拼音符号,确定了819个规范文字,在四川彝族地区推广使用。民族史学者普遍认为,彝族起源古老,是古羌人在南下迁移中与西南土著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流传于各地的老彝文印本、手抄本文献典籍达千余种之多,另有丰富的刻石、碑文等,大量记录了彝族人在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学以及医药学方面的知识。

彝族的医药知识起源久远。根据流传于云南新平地区的彝文典籍《哦姆支杰察》记载:“在远古年代,彝族先民生了病不会治疗,只能越来越虚弱,哼哼等死。这时,一位名叫英臣什诺的彝族英雄不忍看到族人受到病痛的折磨,决定要找到治病的良药。于是,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踏遍山岭,遍尝山野百草。但是百草有百样,那就一样采一百,百样治百病,从此彝族人有病就不用再哼哼。后人都以什诺为榜样,不断探索积累医药知识,一代传一代,由此形成了彝族医药。”

民间传说之外,有关彝族医药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周朝史实文献《逸周书》中提到了云南濮人炼制丹药向周王朝献丹的事件。“丹”就是提炼过的药物,云南濮人即为彝族的先民。由于彝族和其他民族如汉、藏、羌、苗的往来比较多,相互之间学习交流也比较频繁,汉唐之后的一些典籍如《名医别录》《华阳国志》等也记载了彝族药物及用药的一些传统经验。比如《名医别录》中提到的彝族药就有益州升麻、永昌木香、永昌檗本、益州竹叶、益州蛇含、益州恒山、益州卢精、益州戈共、益州蔓荆实、益州合欢、永昌榧实、键为干姜、永昌彼子、益州苦菜(茶)等,书中还明确地记录了这些药物的产地、功效、性味等特点。公元957年(南诏后期大理国初期),第一部用彝文书写的医书《元阳彝医书》问世,书中收录了植物药和动物药200多种,病症68种,也记载了一些产于彝族地区的名贵药材的情况。前述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中,记录了很多彝族的药用植物,如余甘子、救军粮、芸香草、鹅掌金星草、甘蔗等。16世纪中叶成书的《明代彝医书》,又名《齐苏书》,因发现于楚雄的双柏县,故也叫《双柏彝医书》,该书成书年代比《本草纲目》还要早了12年,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彝族医药专著。全书共记载了56个病症,87个处方,324味药物,这表明16世纪中期时彝族医药已经取得很大成就。随着彝族专业医生出现,他们开始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有意识整理收集民族民间的药物及用药知识,并整理成集,所记载病症也是彝族地区的常见症、多发症,这些来源于民间的医疗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彝族医药的发展。

此外,前文所提及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就是彝医后裔曲焕章以“彝药为主,汉药为辅”所研制的治疗“战伤、刀伤、枪伤和跌打损伤”之良药,至今仍是彝药的典范精品。传统彝族医药既有辨药、食药的特殊知识,又有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历史以来,在解决当地彝族同胞病痛,并惠及其他民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