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石斛并不是一种植物,而是指兰科石斛属的一大类植物。在滇南傣族地区,人们对石斛兰非常珍爱,他们常常于深山中挖来石斛兰,将其移栽在自家的庭院里,屋顶上,细心呵护。傣族人对石斛兰的钟爱甚至于崇拜的情感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从此,石斛花便成为傣族人心目中的吉祥之花,幸运之花。等到来年四月傣历新年之时,石斛花会开出串串美丽的花朵,人们又该迎接太阳神的到来了。......
2023-09-29
傣族是云南26个世居民族之一,也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的傣族大概有126万余人,主要分布云南省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玉溪市、红河州等部分地州市。傣族历史文化悠久,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族将自己传统社会的各种知识如佛教经文、创世史诗,风俗民情、规章制度,以及天文地理、医药知识等写在一种棕榈科植物贝叶棕(Cprypha umbraculifera)的叶片上,从而得以流传下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贝叶文化。
傣族大都傍水而居,与河流水域和山地有着紧密的关系。云南傣族分布的区域大都为海拔500~1300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平坝和低矮山地,这些地方气候炎热,湿润多雨,雨旱交织,四季并无分明。热带区域自然资源富集,草木葱茏,森林条件十分优越,野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云南傣族聚居地之一的西双版纳就是中国生物物种分布密度最高、种类最多的地区,许多东南亚典型的热带生物物种在中国仅分布于此。在这片国土面积仅占全国1/500的土地上,植物种类就有5000多种,占了全国总数的1/6以上,因此,西双版纳也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等,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风景名胜区和联合国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圈的成员,在中国具有独特和唯一的生态地位。与此同时,热带区域因为其气候的特殊性,容易产生一些特殊的地方性疾病。历史上,南方地势低洼的热带因湿气交蒸,疫疠为害,风湿、疟疾等病害横行,常常被人们认为是“瘴疠之地”,令人谈之色变。但是,尚水的傣族人民却适应了这样湿热的环境,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医疗实践中,傣族逐渐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体系和用药经验。
傣族传统医药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根据傣族贝叶经的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傣族人就已经开始辨药、识药、用药,他们在与自然的斗争和相处过程中,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学会使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并总结出了大量经过实践证明疗效显著的验方、单方和秘方。最早时,这些知识主要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民间世代流传,及至佛教传入,傣族先贤在古傣文字母基础上借鉴引用印度古巴利文,将二者融合发展完善了傣文,由此,傣族的医药知识得以经由文字记载而广为流传,从而形成了历史上傣族地区几乎寨寨有傣医,人人懂草药的状况。
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传统傣医以“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受、想、行、识)”等理论为核心,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并通过“四塔、五蕴”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和医疗保健等。傣医认为,“四塔”主内里,“五蕴”为表象,人体健康是因为四塔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和协调,不多不少,不高不低,不强不弱,若遇外因或内因而导致体内“四塔”功能的失调,便可发生相应某“塔”的病变,“四塔”不足,则“五蕴”衰弱。查明病因之后,就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傣药进行归类,这个过程也称“入塔”,即将各类傣药分别归入水塔、风塔、火塔和土塔,有的傣药可以同时归入几个塔。千百年来,多种多样的药用植物在傣族民间得到不断利用,作为一种传统知识在民间也不断流传。傣药种类数量约有数千种之多,但是各类文献的记载却并不统一。近年来,关于傣药资源种类的调查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傣药资源种类的家底有逐渐清晰的趋势。在2016年6月出版《中国民族医药辞典》一书中,共收录了傣药1232种,其中植物药1134种,菌类5种。在所有的植物药中,野生药用植物占了绝对比重,主要分布在傣族聚居的云南南部、西部、西南和东南区域,多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有关云岭草木情 : 云南少数民族植物文化趣谈的文章
事实上,石斛并不是一种植物,而是指兰科石斛属的一大类植物。在滇南傣族地区,人们对石斛兰非常珍爱,他们常常于深山中挖来石斛兰,将其移栽在自家的庭院里,屋顶上,细心呵护。傣族人对石斛兰的钟爱甚至于崇拜的情感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从此,石斛花便成为傣族人心目中的吉祥之花,幸运之花。等到来年四月傣历新年之时,石斛花会开出串串美丽的花朵,人们又该迎接太阳神的到来了。......
2023-09-29
《四部医典》是学习藏医药学的必修读本,在国内外影响极大。该书共记载药物2294种,是历代藏医药书籍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著作。这些历史上的经典藏医药文献、典籍为广大藏地的传统医药发展和传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藏药的起源还有其深刻的自然环境底蕴。可见,云南的藏医非常注重对植物药的灵活应用。......
2023-09-29
云南可食用的野生花卉数不胜数,不胜枚举,以下介绍几种云南各地餐桌上常见的食用花卉植物。棠梨花棠梨花是云南山区各民族春季餐桌上最为常见的一种野生花卉。待捡去杂质,将花朵放入清水中洗净之后即可烹饪,云南各民族食用金雀花时或素炒,或煮汤,或佐以鸡蛋、鲜肉或者其他调料一起炒食,食法多样。......
2023-09-29
少数民族文身和染齿原料一般取材于自然环境中的染色植物、矿物甚至是一些动物的胆汁、血液等。图6-26楚雄地区“跳小豹子笙”除了文身之外,在人体的皮肤上用植物染料进行绘画以增加美感和神秘感的皮肤美饰文化也在一些民族中得到保留。云南少数民族植物染色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反映了人类生活方式与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中为生存而采取的策略,不同人群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植物的依赖性以及价值取向,造就了多样的植物染色文化。......
2023-09-29
云南山茶是云南八大名花之首,为云南省省花和昆明市市花,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的美誉。据考证,云南各民族引种山茶的历史距今已有1500多年,大约在南北朝前期,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昌盛之时,云南山茶花就已经沿着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腾冲一线的丝绸古道所经之地广为传播,成为古道沿线的各民族如白族、纳西族、汉族喜爱的栽培花卉。如今,云南山茶花已经成为云南各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之一,在未来也必将大放光彩。......
2023-09-29
由于苗族历史上无本民族文字,所以其医药的起源难于清晰考证,但是通过苗族社会口耳相承流传下来的众多传说、古歌,以及中国的一些历史典籍中,可以探寻到苗族医药起源的端倪。苗族医药起源较早,民间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说法。这些记载均成为后世研究苗药的佐证。近代是苗医药发展较快的历史时期。......
2023-09-29
云南是大山的故乡,全境国土面积有94%以上都是山地。一般来说,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高原可分东西两大地形区域。该地区向北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玉龙雪山等险峻山脉以气贯长虹之势自北向南排列,海拔约3000~4000米左右,山高谷深。纵观云岭大地,正可谓“千峰叠嶂争奇秀,万壑纵横竞峥嵘”。......
2023-09-29
在我国众多的神话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是一个经久流传与药用植物利用起源相关的民间故事。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草药知识愈来愈丰富,其药性药理也得到后人的不断实践验证,最后于东汉时集结成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本草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图4-2野生抗疟植物“黄花蒿”此外,诸多流传于各地民间的地方本草著作,也大量记录了当地民族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方式。......
2023-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