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南藏族的野生食用植物知识

云南藏族的野生食用植物知识

【摘要】:图2-23香格里拉坝区藏寨表2-4云南藏族常用野生食用植物续表2-4滇西北高原春回较晚,每年5月以后才进入草木萌发的旺季,因此植物采集活动主要集中于5~9月间,和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其他云南山地民族如哈尼族、基诺族不同,高山农牧区的藏族因为传统饮食习惯的原因并不常吃绿叶蔬菜,采集野生食用植物更多是为了获取经济收入。在云南藏族聚居区,鹿药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属于当地大宗利用的商品性野生植物。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藏族是一个居住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面庞上印着美丽的高原红,平日里身披氆氇,马背上挥舞皮鞭,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高唱牧歌放牧牛羊的游牧民族。事实上,除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青海之外,中国还有甘肃、四川和云南三省有藏族聚居。在藏民族的经济文化结构中,畜牧业并非藏族唯一的生计方式,农林业亦为藏族文明的滥觞提供了温床和种子。

云南藏族集中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行政区划上主要指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个县市,相邻的怒江州、丽江市也有少量藏族分布。云南藏族起源于古代以游牧为主的氐羌系统族群。历史上氐羌民族通过不断南迁、西迁进入滇西北以后,与当地的原住民融合,成为云南藏族的族源之一。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在西藏建立吐蕃政权并挥军南下,占领今天的滇西北迪庆、丽江一带,据此与唐朝争夺南诏洱海地区。出于战事需要,有大批吐蕃军队进入云南,并与当地土著逐步融合形成今天的滇西北藏族。长久以来,藏民族在对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创造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受高原地理气候,资源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日常生活中,藏民喜食糌粑、奶制品,饮酥油茶;生计上,生活在高原的藏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农林牧”兼作的生计方式;精神生活方面,藏族的传统信仰处处透露着珍爱自然,爱惜动植物的生态伦理、道德准则和禁忌观念,“惜生”“慈悲博爱”“诸恶莫作”,这些传统观念经过历史的积淀,不断传承并深植于每一个藏族人的心中,让他们世世代代耕耘、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藏族传统文化形成的根基。云南迪庆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脉南段腹地。其生态环境既与青藏高原有所区别,也与相邻的云贵高原大不相同。这里山高林密,沟谷纵横,湖沼众多,斜坡草甸间错镶嵌于群山之间。怒山、云岭、沙鲁里山脉等巨大的山系横亘东西,其中,云南省最高峰卡瓦格博(梅里雪山主峰)以6740米的高度雄踞于怒山山脉北段(图2-22),数十座雪山终年积雪。澜沧江、金沙江和怒江自北向南并行穿流于崇山峻岭之间,形成闻名遐迩的“三江并流”地理奇观。从整体来看,该区域地势高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区内平均海拔高差达4000米。山原垂直地貌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为海拔3000米以下的中山河谷和台地区域,第二级为海拔3000~4000米的亚高山带,第三级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带。区内89.2%的面积属于高寒山区,海拔在2500~4000米之间的区域约占整个地区土地总面积的65.5%,4000米以上的区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3.8%[25],为云南省内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

图2-22 云南省最高峰——梅里雪山(6740米)(摄影:李建钦)

云南迪庆州立体气候十分显著,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从云岭山脉西坡澜沧江河谷最低海拔1486米向最高海拔卡瓦格博6740米爬升,气温差高达30℃左右。全境可划分为四个气候带:海拔2300米以下的区域为河谷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7~11.2℃,无霜期长,基本不积雪。海拔2300~3000米的中山区域为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为10~11.2℃,冬长夏短。海拔3000~4200米地段属北温带,大都为高寒山区和高寒坝区,年平均气温5~10℃,春秋较短,冬长无夏。海拔4200~6740米地段属寒温带和寒带,平均气温-5.6℃以下,部分高寒峰顶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全年皆冬[26]雨季一般为5~10月,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河谷、坝区干热,相对少雨;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大,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族聚居区干湿季分明,水热条件垂直分异明显,小区气候复杂的整体气候特点。

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孕育了滇西北藏族聚居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该区域是中国原生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27]。这里拥有中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3%以上的动物种数,特有物种的比例高达40%以上,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布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级的生物基因库。因为生态系统类型、景观类型和生物物种类型的极大丰富性,滇西北还被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关键地区”,同时也被多家国际机构和组织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25个重点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滇西北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干热干暖河谷、高原湖泊湿地等天然植被类型,其中很多为滇西北特有类型。因受南北地势差异的影响,河谷地区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局部类型发育广泛,山地森林垂直分布带谱十分完整。

滇西北藏族居于高山河谷之间(图2-23),宜农地较少,山地和林地广大,野生可利用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域有记载的野生食用植物约200多种;野生食用菌约100多种,其中松茸、一窝菌、羊肚菌、牛肝菌、虎掌菌、灵芝、竹荪等采集量较大(表2-4)。

图2-23 香格里拉坝区藏寨(摄影:李建钦)

表2-4 云南藏族常用野生食用植物

续表2-4

滇西北高原春回较晚,每年5月以后才进入草木萌发的旺季,因此植物采集活动主要集中于5~9月间,和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其他云南山地民族如哈尼族、基诺族不同,高山农牧区的藏族因为传统饮食习惯的原因并不常吃绿叶蔬菜,采集野生食用植物更多是为了获取经济收入。在云南藏族聚居区,鹿药(俗称竹叶菜,Maianthemum spp.)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属于当地大宗利用的商品性野生植物。市场上常见的可食用鹿药属植物以高大鹿药(Maianthemum atropurpureum)、紫花鹿药(Maianthemum purpureum)和管花鹿药(Maianthemum henryi)为主。鹿药属植物主要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亚高山地带,按照海拔高低不同,可采食嫩茎、嫩叶的生发期大致在4月底到6月份。在这期间,村寨聚落靠近高山及在高山放牧的藏民会利用相对便利的地理条件采集竹叶菜到市场上销售。食用时,大都清炒或者加肉片混炒,也可以作为绿叶蔬菜煮火锅。因为可以鲜食的时间不长,当地人也喜欢将竹叶菜稍加腌制,晾成干菜,待冬春寒冷季节取出,用温水泡开之后和腊肉或琵琶肉[28]一起混煮或者煮火锅,味道鲜美,令人垂涎(图2-24)。

图2-24 迪庆藏族餐桌上的野菜,左一:竹叶菜;左二:鸡油菌;上方:松茸(摄影:李建钦)

其他比较典型的常用野菜还有藏芹菜、树头菜、蕨菜、野韭菜等。藏芹菜是伞形科藁本属植物羽苞藁本(Ligusticum daucoides),生长在香格里拉海拔3000米以上的亚高山草甸,每年4~5月时藏芹菜始发幼嫩的茎叶,此时是采集的最佳时机。食用时可素炒,可炒肉蛋,也可煮汤。和云南的其他山地一样,滇西北地区也生长着各种蕨类,当地藏民喜欢采食的蕨菜品种主要是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荚果蕨一般生长于不同海拔地区的林下,当地人主要采食荚果蕨刚抽出嫩芽时反卷成荚果状的部分。树头菜为楤木的顶枝叶芽苞,云南的有一些地区也叫它刺脑包。在迪庆州主要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的河谷坡地,当地藏民在春夏之际采集,可凉拌,也可炒食。

云南藏族聚居区由于山林广大,野生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当地藏民比较喜欢食用的野生菌主要有一窝菌、羊肚菌、松茸、鸡油菌、牛肝菌、虎掌菌等。其中,松茸贸易在迪庆州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林产业,有力地带动了藏族社区生计的发展。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又称松口蘑,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类,素有“菇中之王”的美誉(图2-25)。滇西北迪庆高原是中国松茸的重要产地,这里产出的松茸因高海拔、无污染,菇体肥大,肉质鲜美、持久醇香而负有盛名。松茸因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在邻国日本备受推崇,因而日本成为滇西北松茸的主要出口国,这也使得松茸的市场价格不菲。

图2-25 刚采的新鲜松茸(摄影:李建钦)

滇西北迪庆高原的松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市场销售,目前每年自然生长量约在1000吨以上,社区采集量约为500~900吨[29]。在松茸分布区域,采集松茸成为当地人重要的生产劳动。以维西县柯功藏族村为例,柯功松茸的生长期为每年6~10月,松茸采集的旺季为每年的7~9月[30],这几个月间每个家庭至少要抽出一个劳动力采集松茸。柯功村民尤其是常年采集的妇女对松茸的生长习性十分熟悉,她们不但了解松茸的生长区域,还能按照当年的气候和降雨情况准确地判断出这一年山上松茸的出菇期和休眠期(表2-5),并由此来制定出合理的家庭生产劳作时间表。

表2-5 柯功村松茸生长期

滇西北藏族利用野生植物的另一个特征是食用药食同源的植物。藏族喜欢在野外采集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根茎回来与肉类同煮,比如贴地生长的委陵菜、蕨麻、带刺的蓟,长相独特的珠子参、手掌参等,他们相信食用以后能够益中补气,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此外,滇西北地区的藏民还喜欢采食一些地衣和藻类植物,比如树花(图2-26)、念珠藻、松萝等,这些都是滇西北高海拔森林里特有的植物。老百姓采集回家晾干之后贮藏,食用时温水泡开即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烹饪。

图2-26 凉拌树花(摄影:李建钦)

由于滇西北整体海拔高,立体气候显著,森林广大、物种丰富,这些决定了藏族的植物利用特点有别于其他山地的少数民族。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藏民族传统习俗相适应,滇西北藏民野生食用植物利用和管理的高原特征十分鲜明:因为传统饮食习惯的原因,藏民采集野菜的经济需求大于食用需求;因为自然地理和气候的原因,藏民采食植物果实及根茎的行为多于采食野菜全株及枝叶的行为;因为木本油料资源比较丰富,野生植物种子含油量在10%以上的约150多种,当地藏民可以采集诸如野核桃、扁核木、漆树、梾木等野生乔木的种子榨油食用;因为药材资源比较丰富,所以药食同源的植物食用比较广泛等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云南这样植物资源富集的地方,世代生活于其中的当地民族,个个都是使用植物的高手。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无论是滇南热区的基诺族,滇西南的佤族,滇东南的哈尼族,还是滇西北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他们在使用野生食用植物方面既有某些共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正是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传统习俗塑造了云南山地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特点以及民族饮食文化的风格。

【注释】

[1]《诗经》之《周南·卷耳》。

[2]《诗经》之《召南·草虫》。

[3]《诗经》之《小雅·鹿鸣》。

[4]《诗经》之《小雅·我行其野》。

[5]《诗经》之《大雅·韩奕》。

[6]张法良.诗经与野菜[J].烹饪知识,2000(2):11.

[7]许又凯,刘宏茂.中国热带野生蔬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8]《黄帝内经太素》。

[9]许又凯,刘宏茂.中国热带野生蔬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2.

[10]明李濂《重刻<救荒本草>序》。

[11]猪殃殃为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原拉拉藤(Galium aparine),又名八仙草、爬猪殃等,生长于范围较广,可见于旷野、沟边、河滩、田中、林缘、草地。全草含甙类化合物、车前草甙、茜根定-樱草糖甙,伪紫色素甙等成分,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散瘀、抑菌、降压、抗炎等作用,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等。

[12]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又名山高粱、道旁谷等,为禾本科看麦娘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田边沟头潮湿之地,可用作饲草。

[13]枸枳头即枸杞的嫩叶。

[14]裴盛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1.

[15]琚妍.滇西北藏区野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5:8.

[16]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714.

[17]芦笛.基诺族、独龙族、怒族和普米族对食药用菌的认识和利用[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6):105-111.

[18]彭朝忠.基诺族民间解毒药物收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3):19.

[19]王洁如,龙春林.基诺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2):161-168.

[20]尹绍亭.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J].农业考古,1998(2):390-495.

[21]《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2]邵桦.佤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传统蔬菜资源变化案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5.

[23]刘川宇,杜凡,等.佤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2,41(5):42-49.

[24]翁丁古寨于2021年2月14日被大火烧毁,随之烧毁的还有许多珍贵的民族文物,目前正在恢复重建当中。

[25]万晔,司徒群,李子海.滇西北地理环境特征与区域水土流失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5):1-5.

[26]迪庆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48.

[27]段森华,何耀华主编.滇西北生物、文化多样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卷[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12.

[28]琵琶肉是迪庆州高寒坝区藏族的一种用传统方法腌制的猪肉,具体做法为冬季杀猪之后,将整猪去毛皮、内脏、骨头之后用盐巴、白酒腌制,将腹部开口缝合,然后用厚重的石板或者模板压制晾干。琵琶肉保存时间长,不易腐坏,色美味鲜,是迪庆高寒坝区藏族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肴。

[29]网络资源,http://dqsr.yunshow.com/htmlys/dqsr/2014/0326/news_5_132569.html

[30]滇西北藏民习惯使用阳历计算日期,较少使用藏历或者农历,所以本文中出现的所有农事活动时间除特别注明的之外,其余均为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