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新刘章高在鄱阳湖上,都昌县城的南面有一座四方如削、形状很像玉印的小山,名叫印山。这印山原是天上玉皇抛下的。可是,中途被凡间人皇诬告到天庭,新建的皇宫未建成,新发的天子未降生,抛下的玉印变成了一座小山。于是,他带了十几个精干兵将,依着山脉龙筋一天之内赶到了武山吕公岭。......
2023-09-29
话说阳古县,原坐落在三山、四山之间,是个土地肥沃、风景优美、商旅频繁、渔樵耕读之地。只是这年,自元宵耍过龙灯,直到九月重阳,老天爷硬是不下一滴雨水,直旱得井枯塘干,草黄木枯,田地龟裂,颗粒无收。可那贪婪、刁滑的县令花老爷还要干鱼眼里榨泪水,假借祈神求雨之名,大肆敲诈勒索。
这天,花老爷坐着大轿,带着衙役、打手吆五喝六,从乡村敲诈祈雨款回来。行至城边,忽然,一条大汉走来,拉住官轿,大声喊道:“请老爷停步,小人有事禀告。”花老爷一听有人拉轿,便吩咐停下轿来,掀开轿帘一看,见来人二十几岁,长得虎背熊腰,宽面大耳,便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拦我去路?”大汉说:“我是湖畔渔郎,要求老爷许我一事。”
花老爷闻言不禁脸色一沉,大喝道:“你有何事,快快说来。”渔郎说:“我县今年大旱,已是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老爷不思良策救灾,反而斋蘸祈神,箫鼓迎龙,耗尽百姓血汗,难道老爷不见百姓疾苦?”花老爷一听,只觉满脸火辣,恨不得一口吞了渔郎。可在此时,他见四周集聚了许多百姓,众怒难犯,只好忍气吞声,强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哎,若不祈神求雨,如何解干旱之灾!”渔郎说:“小人素闻老辈传说,本县南山泉源丰富。小人愿为首开泉,以救旱灾。”众百姓一听,当即你言我语,一致赞同渔郎的提议,要求花老爷许诺。这一来可叫花老爷目瞪口呆,暗骂:“渔郎小子,竟敢为首开泉,堵塞我生财之道,我若不处你死刑就枉为堂堂县令!”沉默片刻,两只贼眼溜溜一转,假惺惺转忧为喜道:“小小渔郎竟有此胆量,本官许你七日开出泉来,违者,严惩!”渔郎闻言,明知是狗官刁难,但想到:“开泉是为乡亲救难,纵死也无所畏惧!况且只要人多心齐,七日未必开不出泉来!”于是便满口应承。
渔郎回到家中,把自愿为首开泉之事一一告诉母亲。渔母是个贤惠的瞎婆婆,听说自己的儿子为众救灾开泉,心中甚是欢喜,连夜捣碎树皮,调和白土,做了一袋干粮,让儿子上山食用。
第二天一早,渔郎带领百姓负锄荷锹,攀上南山。可是天旱土结,大家使尽力气,却一日挖不下五寸深土,眼看日复一日,限期要满,渔郎虽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能按期挖出泉来。花老爷暗自高兴,只等限期一满,便拿渔郎问罪。百姓们都为渔郎捏着一把汗。幸好,渔郎的至诚感动了南山脚下一位千年得道的老蛙,它见渔郎一心为百姓救灾,反而受到贪官刁难,心中不平,决心到鄱湖龙宫,去取劈地宝斧。
那天正值龙王寿辰,鄱湖龙宫的水族们白天大摆琼筵,晚上又敬献蟠桃,笙歌起舞,喜气洋洋,好不热闹。龙王的女儿龙女,因为多饮了几杯寿酒,产生游兴,便领着侍儿来到后宫花园之中,观那月印清波,鱼游浅水,虽是清幽雅致,却有凄凉寂寞之感。她不由想起湖上阳,树绿桃红,渔樵唱和,女织男耕,歌舞升平之景,因而唤着侍儿,领路出湖。侍儿遵命,刚欲举步,忽然听得“叮咚”一声,吓了一跳,急忙抽出宝剑,上前一看,见是老蛙,便大怒说:“你是何人?胆敢闯入深宫,吃我一剑!”剑光一闪,正要劈去,龙女忙喝住道:“且慢!”侍儿便收回剑来。龙女望着老蛙便问:“你是何处人氏?为何来我后宫?”老蛙慌忙将
阳遇旱,渔郎为众开泉反受贪官刁难一事告知龙女,龙女听罢,忙说:“既然如此,待我禀过父王,求他施雨便罢。”老蛙笑道:“你父胆小怕事,没有玉帝之旨,岂敢依你施雨!”龙女说:“那便奏明玉帝,恳求降旨。”老蛙道:“
阳无雨,是因今年元宵佳节,百姓大耍龙灯,不意打倒一尊神像,玉帝震怒,命令你父母大旱
阳。如今你若求他,不但施雨不成,恐还性命难保。”龙女闻言一怔,忙说:“这可如何是好?”老蛙道:“公主不用为难,只要取得劈地宝斧,便能救助
阳。”龙女闻得此言,不由转忧为喜,忙命侍儿去龙宫宝库,把劈地宝斧取来。老蛙见龙女慷慨赠斧,心中不由又喜又忧,喜的是
阳旱灾有救,忧的是龙女赠斧开泉,倘若玉帝降下罪来如何担当得了!正想之中,侍儿已取来宝斧,龙女便将宝斧交给老蛙。老蛙接过宝斧,不由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忍不住便把担心玉帝降罪,恐连累龙女受苦的担忧如实说了。龙女闻言劝说:“这你可以放心,我是龙王的爱女,倘若真有不测,父王定会设法救我,你且拿斧去救灾要紧。”老蛙闻此,这才告辞而去。
再说那县令花老爷,眼看七日限期已满,还不待天明,便坐上官轿,带着衙役、打手,杀气腾腾,奔往南山来捉拿鱼郎。不料来到山坡下边,忽听得“轰”的一声,只震得地动山摇,险些把他震得跌出轿来。这时,只见南山上飞沙走石,泉水汹涌而下,他们一伙吓得魂不附体,狼狈不堪,灰溜溜转道回衙去了。原来,这是老蛙取来宝斧,劈开了南山清泉,众百姓无不欢呼雀跃,高兴万分。
俗话说:“有水好行船。”如今阳有了南山清泉之水,田园转翠,草木抽芽,到处充满了生机。渔郎领着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园,翻耕播种。可惜,好景不长,泉水刚流半个来月,全县忽然刮起一阵狂风,狂风过后,那南山宝斧失踪,清泉随之断流。可怜
阳全县,又是烈日如焚,大地生烟,百姓仍过着叫苦连天的日子,这狂风何来?泉水又为何中断?真乃奇也。
有关文化都昌.传说卷的文章
詹玉新刘章高在鄱阳湖上,都昌县城的南面有一座四方如削、形状很像玉印的小山,名叫印山。这印山原是天上玉皇抛下的。可是,中途被凡间人皇诬告到天庭,新建的皇宫未建成,新发的天子未降生,抛下的玉印变成了一座小山。于是,他带了十几个精干兵将,依着山脉龙筋一天之内赶到了武山吕公岭。......
2023-09-29
詹玉新相传在很久以前,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常有一群天鹅仙女来到鄱阳湖洗浴。今日相见,天鹅姑娘是被黑鱼鳅的真诚和执着深深感动,所以再次来到鄱阳湖上。天鹅姑娘依依惜别,说明年八月十五日她再来鄱阳湖汲水,那时再相会。天快亮的时候,一群白天鹅从天空中飞下,亭亭玉立般地落在鄱阳湖的水草地上。因为他泄露了天鹅仙女们的行踪,让凶残的刽子手杀死了他心爱的天鹅仙子,他痛心疾首,一头撞死在湖边的一块大石上。......
2023-09-29
苏东坡不免又增添了忧虑。苏东坡闻知南山古寺神明最灵,便带着香烛纸马,由一家奴引路,乘小船来到了县城前面的南山。苏东坡惦念碧桃,连忙告辞下山。从此,苏东坡在都昌县城的南山题诗和野老泉的题字石刻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023-09-29
詹美松阳丰张家岭村制作排粉,始于元末明初年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朱元璋听从刘伯温之计,吩咐士兵在野外垒灶,架起一口口大锅,用阳丰的腊肉、紫皮蒜炒阳丰排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阳丰张家岭排粉的制作技艺才逐渐流传开来。据说,有一年,阳丰石头山村有人带上几十斤阳丰张家岭排粉去新加坡走亲戚,新加坡一位商人吃过后,提出了一火车皮的大订单,可惜,张家岭村无法供给。......
2023-09-29
刘铨以前,都昌老爷庙前的湖边经常停泊着两艘大船,这就是老爷庙湖上救生的红船。周善人登上年轻人驾的小船,在大风大浪里划行。在这危急的时刻,周善人脚下的草鞋脱落了,变成了两艘崭新的大木船。落水的周善人和年轻人很快上了大船,船上的一对红灯指引着航向,乘风破浪,平平稳稳地航行。从此以后,这对青年夫妻驾着这对红船,奔忙在鄱阳湖的风浪里,搭救风浪中遇难的渔民。鄱阳湖上的“救生红船”就这样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2023-09-29
为躲避祸患,百姓纷纷逃离阳县城。这浮洲上人丁繁衍极快,农渔日益兴旺,浮洲便改称昌洲。至唐朝武德五年,昌洲便立县为都昌。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特大地震,阳县城沉没了,只留下了一座醒目的城头山,而“浮”起来的都昌与时俱荣,取代了当年的阳古城。“沉阳,浮都昌”这个美丽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
2023-09-29
杨廷贵在都昌的红白酒宴上,“安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礼仪。在一个村庄,安座往往是有辈分有地位又略通文墨的人的专利。我首次安座是十三四岁读小学六年级那阵儿,我显然是滥竽充数的角色。祝酒词的发布者变为“安座”的人,足见乡人对“安座”的高度重视,这是君臣父子的社会伦理秩序的具体化。“安座”不可有分毫的错误,那秩序的严谨必须达到无可挑剔的程度。有些家庭人员十分复杂,这就给安座带来一定的难度。......
2023-09-29
提起这个棠荫岛,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棠荫傍晚回来后,听到这个消息,知道县太爷还会派人来抓,于是决定和小庆连夜离家出逃,躲避一阵。棠荫这件皮袄可太管用了。就在浪打船翻时,棠荫姑娘紧紧抱住小庆,裹紧那件草绿色的皮袄,一同跳入湖中。棠荫和小庆躺在皮袄中任其浮荡,好不高兴。棠荫姑娘点头称是,朝湖面一挥手,湖面当即风平浪静。为了不忘棠荫姑娘,人们把这个小岛取名为“棠荫岛”。......
2023-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