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忠心——记陈洪涛烈士英勇就义前后黄举平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长河里,成千上万的民族英雄,无产阶级战士,为祖国独立富强、人民自由解放的壮丽事业,洒鲜血,抛头颅,前仆后继,英勇牺牲。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以东兰为中心的农民革命运动,便如江翻海沸,席卷广大农村。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韦拔群同志被叛徒杀害了。陈洪涛同志对他的言行产生了疑心,打算利用转移的机会,设法摆脱这个危险人物。......
2024-03-31
罗 文
刘肩三,又名贤招,号汉才,化名谢宝东。江西省都昌县人。1892年10月25日生,曾就读于南康府中学、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早在1926年初,都昌最早的共产党员刘越、刘肩三、谭和、王叔平、刘聘三五人,在县城南山庙内召开会议,秘密成立了中共都昌县第一个党小组,刘越任组长,直属中共南昌特支领导。这便是都昌县革命运动的“星星之火”。
负责农民运动的农委书记刘肩三留在都昌,着手发展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至1927年1月底,全县共发展党员203人,并于2月上旬在县城西街黄家祠堂召开了中共都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了县城、茅垅、新桥、徐家埠、蔡家岭等8个支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2月5日,400多名县城工人召开大会,成立了都昌县总工会;2月11日,200多名农民代表在陶公庙召开了都昌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全县成立了149个农民协会;3月10日,83名妇女在县城陈家祠堂召开都昌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县妇女解放协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都昌县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都昌农民信奉的“观音菩萨生日”,汪墩街上搭戏台唱大戏,台下看戏的农民群众有一千多人。刘肩三抓住演戏间休息的机会走上戏台进行宣传演讲,号召农民群众联合起来,跟地主老财作斗争,打长工的要增加工钱,佃户要减租减息,反对地主对农民的重利剥削,反对贪官污吏。他演讲的每一句话打动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心,让他们深受鼓舞,唤起了他们跟地主老财、土豪劣绅作斗争的勇气和斗志。一时,刘肩三的号召力迅速扩大到四面八方。
那一年正逢春荒,青黄不接,有钱也籴不到粮,不少的穷苦农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然而,汪墩的几个大劣绅、恶土豪却使出一个阴招,说他们可以代替那些等着米下锅的农民用低价办理籴粮。这些黑心肝的劣绅土豪从外地买来新粮后,却用自家仓储的陈粮霉谷替换,大桶进,小桶出,极尽手段,敲诈盘剥,谋取暴利,发天灾横财。
土豪劣绅这种伤天害理的行径,激起了广大民众的极大愤慨,在刘肩三的组织领导下,汪墩的老屋、茅垅、后垅等村200多名农民冲进地主老财刘世容的家,将霉烂的谷子倒在地上,逼着他细细算账,算得他心慌意乱,浑身冒汗,叩头认错。农民群众没有罢休,打开了刘世容的粮仓,将他新籴进的粮食很快分了个干干净净。其余几个参与盘粮剥削、谋取暴利的土豪劣绅吓得四下逃跑,不敢归屋。
这一年4月,都昌城乡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的反“钱粮柜”斗争,组织领导这场斗争的领导人也是刘肩三。
这两年,都昌广大农村发生了连年大旱灾,田野焦枯,阡陌绝收,草根被挖尽了,树皮被剥光了,不要说充饥,就连饮水都成了问题,饿死人的事件到处发生。然而,面对这样民不聊生的凄惨现状,当时,正赶上都昌军阀政府县知事傅运焱将要调任新职,他便趁离任之机,索计伸手捞钱。他竟然不顾民众的死活,利用“钱粮柜”向全县人民肆意派捐派款,疯狂敲诈勒索,暗地里中饱私囊,从中贪污了几千块大洋。共产党员刘肩三看穿了傅运焱的恶毒诡计,立即发动学校教职员和工商界人士组织了一个“钱粮柜”清算小组与县公署县知事傅运焱严正交涉,要求清查“钱粮柜”账目,遭到了傅运焱的拒绝。刘肩三和全体清算小组成员非常气愤,便发动县立高小100多名师生把县公署包围了。傅运焱这才同意算账。可是,账算清了,傅运焱却硬死抵赖,拒不认账。双方对峙,僵持不下。
刘肩三想:恶人要恶对。像这样虎狼之心的狗官,不见人民群众的威力是不会服输的。他立即指派党团员到汪墩、徐埠、湖洲山等地发动2000多农民组成了请愿团赶到县城,冲进了县衙,蜂拥而起,将“钱粮柜”一下打掉了。傅运焱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其他一些官员傻的傻,呆的呆,有的还尿了裤子。十几个警备队的士兵赶来镇压,看到现场的阵势,吓得缩了回去。
刘肩三代表请愿团郑重声明:清算“钱粮柜”账目,还清贪污款项;减租减息,取消不合理的派捐;立马答复。不然,砸了县衙,打死傅运焱。傅运焱这下像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同意了刘肩三的三点声明,并沿街燃放了几万爆竹恭送农民请愿团出城。随即,他便夹着尾巴溜往南昌。
刘肩三并没罢休,和几个请愿代表来到南昌,将傅运焱的恶迹告到了当时的省政府和省财政厅。傅运焱的“乌纱帽”被摘了,并裁定他变卖南昌的房产偿还全部贪污款项。
大革命失败后,刘肩三遭通缉,逃离都昌。
1927年8月,刘肩三参加了在鄱阳县中共赣北特委主持召开的风雨山会议。刘肩三接任了余干县委书记,9月调中共赣东北特委工作,不久,赴上海学习工运;1929年7月返赣,在景德镇领导工人运动。
1930年7月,赣东北红军攻克景德镇,刘肩三调任红十军十九团政委,尔后随部进攻都昌、湖口、鄱阳、彭泽。他率十九团至汪墩,处决了反革命分子刘书会,为被刘士毅杀害的原赣西南特委书记宛希俨,中共赣南特委书记曾延生、汪群及朱德夫人伍若兰等先烈报了仇,烧毁了刘士毅的房屋。刘肩三又赶到湖口江桥,配合红一团、红十团重创国民党军警备二团张超部。5日,红十军撤回乐平整编,刘肩三任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兼红军独立师第七旅政委。10月,刘肩三又兼任中共都昌县委书记,率地方工作部恢复了都昌地方党组织,创建苏维埃政权,开创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红色区域。11月,国民党军队趁红十军远征赣北之机,对弋阳苏区实行“会剿”。当时,刘肩三兼任“四县总指挥部”总指挥,率四县中共组织和地方武装坚持斗争。他率部向鄱阳肖家岭撤退,行至彭泽黄板桥时被敌包围,激战两日。11月16日,弹尽被俘,次日,刘肩三被杀害于彭泽老屋湾陈村。刑前他与23名干部、战士高唱国际歌走上刑场,大义凛然。
有关文化都昌.传说卷的文章
热血忠心——记陈洪涛烈士英勇就义前后黄举平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长河里,成千上万的民族英雄,无产阶级战士,为祖国独立富强、人民自由解放的壮丽事业,洒鲜血,抛头颅,前仆后继,英勇牺牲。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以东兰为中心的农民革命运动,便如江翻海沸,席卷广大农村。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韦拔群同志被叛徒杀害了。陈洪涛同志对他的言行产生了疑心,打算利用转移的机会,设法摆脱这个危险人物。......
2024-03-31
横河这个地方,距敌余姚据点较近。他们开入横河镇后,即封锁消息。三纵司令朱人俊同志在逍路头得知三大失利的消息后,立即派逍路头税卡主任黄佐一同志冒险去横河收殓死难烈士的尸体。横河战斗,我部共牺牲大队长以内指战员29人。11月初,三纵总部在临山西边的黄家埠,召开了一个追悼大会,主要追悼横河战斗中的死难烈士,同时也追悼在周家路盐场牺牲的倪金桃同志。......
2023-08-24
后来建桥时便以“三星”命桥名。古桥两侧的杠梁石上镌刻有“古三星桥”桥额。其中东侧桥额前后刻有“道光二十年重建”字样。古桥重建距今已有178年了。而古三星桥正是南来北往在此过往的行人商旅之必经之桥。古三星桥头还洒有建国初期革命烈士的鲜血。接着,严词斥责匪特,恼羞成怒的匪徒,遂将二人枪杀于三家村三星桥头。若古三星桥有灵,它应会记取当年这一人间罪行,而当地的人民将会永记烈士的英名。......
2023-11-22
1941年2月8日因坏人告密被捕,同年3月8日被日军枪杀。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家乡经商。1943年10月被顽军宋清云部逮捕,在慈城关押了39天后,在洋墅被杀害。1943年初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慈镇县慈东区抗日民兵自卫大队副大队长。同年11月6日,被暗中投敌的国民党慈溪县自卫总队长宋清云部逮捕。同年在“慈东事变”中被伪军宋清云部逮捕,12月在费市乡灵山哽被杀害。......
2023-08-24
1859年,约翰·布朗来到弗吉尼亚州,他决定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弗吉尼亚西部的哈泼斯渡口。尽管敌人的力量非常强大,约翰·布朗只有22个人,但他们不畏强暴,与对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约翰·布朗被判死刑,罪名是“杀人叛国,煽动黑奴叛乱。”约翰·布朗为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英勇就义的时刻,北方各州统统下半旗,高大建筑物上饰以黑色装置,教堂鸣钟致哀。......
2023-12-05
陈然同志负责油印工作。早上五点钟,陈然印完《挺进报》,紧接着点着了蜡纸。陈然被捕后,几个狡猾的特务留在他的房间里,危险进一步威胁到了市委!陈然认识到自己对敌斗争经验的缺乏,立刻接受批评。黄显声是张学良将军手下的一位副军长,已被捕10多年了,是个赞同革命的民主人士。正静静等待的陈然,一阵激动,心怦怦直跳。几个月的狱中生活,使陈然获得了许多地下斗争的经验。......
2023-07-17
1948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三旅四连战士。1949在铝山战斗中牺牲,时年32岁。李鸿灿,男,1917年7月生,襄城县范湖乡范湖西村人。1950年为保卫首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与残匪作战中光荣牺牲,遗体安葬在首都北京革命烈士陵园,时年33岁。家庭贫穷,1946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四十五师三十四团二营五连任班长,立功一次。1953年7月牺牲在朝鲜战场,遗体安葬于朝鲜,时年34岁。......
2023-08-26
打退了敌人的反攻之后,麻城农民自卫军正式成立,陈再道被编在第3排。陈再道所在的麻城农民自卫军第3排奉命赶赴黄安七里坪以北的木城寨一线,构筑工事,准备迎击来援之敌。陈再道被指定离开,隐蔽活动。同年7月,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下设四个大队,陈再道编在第4大队当班长。经过多次战斗,部队发展到400多人,又成立了第5大队,陈再道又奉调任第5大队班长。......
2024-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