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础灌浆技巧及要求-钢结构工程施工

基础灌浆技巧及要求-钢结构工程施工

【摘要】:为达到基础二次灌浆的强度,在用垫铁调整或处理标高、垂直度时,应保持基础支承面与钢柱底座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0mm,以利于灌浆,并全部填满空隙。冬期施工时,基础二次灌浆配制的砂浆应掺入防冻剂、早强剂,以防止冻害或强度上升过缓的缺陷。为保证基础二次灌浆达到强度要求。2)如果设计要求需做强度试验时,应在同批施工的基础中采用的同种材料、同一配合比同一天施工及相同施工方法和条件下,制作两组砂浆试块。

(1)为达到基础二次灌浆的强度,在用垫铁调整或处理标高、垂直度时,应保持基础支承面与钢柱底座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0mm,以利于灌浆,并全部填满空隙。

(2)灌浆所用的水泥砂浆应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或比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

(3)冬期施工时,基础二次灌浆配制的砂浆应掺入防冻剂、早强剂,以防止冻害或强度上升过缓的缺陷。

(4)为了防止腐蚀,对下列结构工程及所在的工作环境,二次灌浆使用的砂浆材料中,不得掺用氯盐:

1)在高温度空气环境中的结构,如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和经常处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环境;

2)处于水位升降的部位的结构及其结构基础;

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水湿、雨淋的结构基础;

4)有镀锌钢材或有色金属结构的基础;

5)外露钢材及其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基础;

6)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性介质相接触的结构及有关基础;

7)使用的工程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 ℃及其以上的结构基础;

8)薄壁结构、中级或重级工作制的起重机梁、屋架、落锤或锻锤的结构基础;

9)电解车间直接靠近电源的构件基础;

10)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等场合一类结构的基础;

11)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基础。

(5)为保证基础二次灌浆达到强度要求。避免发生一系列质量通病,应按以下工艺进行:

1)基础支承部位的混凝土面层上的杂物需要认真清理干净,并在灌浆前用清水湿润后再进行灌浆;

2)灌浆前对基础上表面的四周应支设临时模板;基础灌浆时应连续进行,防止砂浆凝固,不能紧密结合;

3)对于灌浆空隙太小,底座板面积较大的基础灌浆时,为克服无法施工或灌浆中的空气、浆液过多,影响砂浆的灌入或分布不均等缺陷,宜参考以下方法进行:

①灌浆空隙较小的基础,可在柱底脚板上面各开一个适宜的大孔和小孔。大孔作为灌浆用,小孔作为排除空气和浆液用,在灌浆的同时可用加压法将砂浆填满空隙,并认真捣固,以达到强度。

②对于长度或宽度在1m 以上的大型柱底座板灌浆时,应在底座板上开一孔,用漏斗放于孔内,并采用压力将砂浆灌入,再用1~2个细钢管,其管壁钻若干小孔,按纵横方向平行放入基础砂浆内解决浆液和空气的排出。待浆液、空气排出后,抽除钢管并加灌一些砂浆来填满钢管遗留的空隙。在养护强度达到后,将座板开孔处用钢板覆盖并焊接封堵。

③基础灌浆工作完成后,应将支承面四周边缘用工具抹成45°散水坡,并认真湿润养护。

④如果在北方冬季或较低温环境下施工时,应采取防冻或加温等保护措施。

(6)如果钢柱的制作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采用座浆法将基础支撑面一次达到设计安装标高的尺寸;经养护强度达到75%及其以上即可就位安装。可省略二次灌浆的系列工序过程,并节约垫铁等材料和消除灌浆存在的质量通病。

(7)座浆或灌浆后的强度试验。

1)用座浆法或灌浆法处理后的安装基础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基础的强度必须达到7d的养护强度标准,其强度应达到75%及其以上时,方可安装钢结构

2)如果设计要求需做强度试验时,应在同批施工的基础中采用的同种材料、同一配合比同一天施工及相同施工方法和条件下,制作两组砂浆试块。其中,一组与座浆或灌浆同条件进行养护,在钢结构安装前做强度试验;另一组试块进行28d标准养护,做龄期强度备查。

3)如同一批座浆或灌浆的基础数量较多时,为了达到其准确的平均强度值,可适当增加砂浆试块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