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分年以酬谢各方神祇在过去一年中给予的种种庇护。按俗例“分年”外祭天地,内祭祖宗,先外后内。祭品全部更换为煮熟的食品。“分年”由家中最长者主祭,全家老幼随拜,虔心虔意,恭恭敬敬,马虎不得。“分年”祭祀活动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界万物、列祖列宗的感戴及对来年祥瑞的企盼。......
2023-09-28
“《说文》:‘月尽曰晦。’除夕固可称为晦,而小晦则无义也。”[1]因“晦”与“岁”福州话相同,故“大晦”称“大岁”,“小晦”称“小岁”。
福州有“做小岁”的传统习俗,没有“做小年”之说。“闽俗谓十二月廿七日为小晦,三十日为大晦。商店作小晦,不作大晦,盖除夕交易忙碌也。”[2]腊月二十七福州人家中“做小岁”,即是一家人围坐一起,煮几碗菜,边吃边讨论家中的大事。如添置产业、财产投资、兄弟分家、家庭成员的婚娶、调解家庭内部纠纷等大事。由家长主持,大家协商讨论,达成和解统一方案。于是,避免了争吵,实现家庭和睦。过几天“做大岁”过年了,全家人就能够心情舒畅,家庭和和睦睦,愉快过年。
腊月廿七做小岁
“《说文》:‘月尽曰晦。’除夕固可称为晦,而小晦则无义也。”因“晦”共“岁”福州话音蜀样,故此“大晦”叫“大岁”,“小晦”叫“小岁”。
福州有“做小岁”其传统习俗,无“做小年”讲法。“闽俗谓十二月廿七日为小晦,三十日为大晦。商店作小晦,不作大晦,盖除夕交易忙碌也。”年暝廿七福州侬厝“做小岁”,就是蜀厝侬圆[1]着蜀堆[2],煮几碗菜,罔食罔讲罔商量厝大事。像,添置业产、财产投资、兄弟哥分厝[3]、厝
侬婚嫁、调和厝裡侬[4]和睦等等大事。由家长主持,大家侬攀讲相量,达成统一意见,家庭和睦。过几工“做大岁”,蜀厝侬就有能嗨[5]心情舒畅,蜀厝热暖暖[6],欢欢喜喜做年[7]。
有其侬厝,供有神信菩萨,侈着只日谢神。使谢神其祭礼共做小岁结合,顺理顺章。遘只日,厝裡侬着外首[8]做事计其也转厝啰,有倩工[9]其,也侈着小岁,发乞工钱让伊各侬转厝做年啰。
注释
[1]圆:聚集
[2]蜀堆:一起
[3]分厝:分家
[4]厝裡侬:家里人
[5]有能嗨:能够
[6]蜀厝热暖暖:一家人和睦
[7]做年:过年
[8]外首:外面
[9]倩工:雇工
“做小岁”协调家中大事
有的人家,供有菩萨神灵,多在此日谢神。将谢神的祭礼与做小岁结合,顺理顺章。到此日,家中在外做事的人大多回家了,雇有佣人的,也多在小岁后,发了佣金让她们回家过年。
【注释】
[1]见《福州年俗考略》
[2]见《福州年俗考略》
有关二十四节气与福州习俗的文章
[1]人们分年以酬谢各方神祇在过去一年中给予的种种庇护。按俗例“分年”外祭天地,内祭祖宗,先外后内。祭品全部更换为煮熟的食品。“分年”由家中最长者主祭,全家老幼随拜,虔心虔意,恭恭敬敬,马虎不得。“分年”祭祀活动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界万物、列祖列宗的感戴及对来年祥瑞的企盼。......
2023-09-28
中秋摆塔,由八月十三夜开始至十五夜,十六日即拆掉,收起留存。每年添置补充,年年摆塔,遂成福州中秋传统习俗。中秋寻乐来摆塔《福建岁时风俗考》讲:“闽人对于中秋此节日,颇为重视,相互馈遣月饼,夜聚家人欢饮。长辈者购泥塑孩儿,互遣孩童。家家均于十三夜起至十五夜止,陈列所有泥孩,层层布置,加添古董、玩具、盆花、稻秧等于厅堂,供人玩赏,名曰‘排塔’,此风福州最盛。”排塔是福州中秋节特色之一。......
2023-09-28
一年到头洗洗刷刷,年前又要大筅堂。《福州年俗考略》述:“入腊,闽俗择吉扫除,谓之‘筅堂’,忌逢丙日,防火患也。”十二月初一是“筅堂”吉日,一般人选此日做“筅堂”仪式。擦洗门面“筅堂”时妇女举着竹筅将房子里外边边角角逐处地筅干净一一擦洗厨具腊月初一筅堂日蜀年遘尾洗洗荡荡,年暝兜[1]复着[2]大筅堂[3]。当然,三年裡势有孝服其侬厝是使筅堂。“筅堂”洗厝做年成啰民间传统习俗流传遘今旦日。......
2023-09-28
到了中秋节晚上,他们将枯枝树叶、龙眼核、柴草等塞入塔内,燃起瓦爿塔。戚继光在中秋前在闽沿海抗击倭寇取得胜利。为欢庆胜利和欢度中秋佳节,营造气氛,富裕人家以珍宝摆垒,贫穷人家则垒瓦爿塔。之后由垒瓦爿塔发展成“中秋烧塔”,相沿成俗至今。福清中秋烧塔活动民间烧塔闹中秋中秋烧塔是福州传统节俗。“排塔”“烧塔”据说起源着明朝,戚继光着中秋前着福建沿海拍倭寇,拍[6]赢啰。之后由叠坎爿塔变成“中秋烧塔”。......
2023-09-28
“摆暝”是乡间在正月里祭祖的一种仪式,分有“祠堂摆”和“家厅摆”。轮到“摆暝”的日子,午后,他们纷纷挑着祭礼和“丁烛”到祠堂或在自家大厅堂摆出丰富的祭品,摆暝祭祖,怀念祖先,感恩报德。祭祖仪式在晚上,由辈份高的族长主持司祭,他通过“跋杯”来与祖宗神灵进行沟通。正月摆暝祭祖宗几百年来,着[1]民间有祭祖“排暝”其风俗。排暝祭祖,怀念祖先感恩报德。......
2023-09-28
据宋代范成大《祭灶词》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日,灶君朝天欲言事。”可见祭灶此习在民间相沿已800多年。祭灶即祭祀灶公,送灶王爷上天。祭灶仪式祭灶料腊月廿四祭灶日祭灶是福州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廿四,各主侬着灶前[1]其灶眉头[2]壁枋贴“灶公纸”。......
2023-09-28
每月初二和十六,生意人备牲礼、金银纸箔祭祀土地公,称“做牙”。因土地公是二月二生日,所以二月初二为“头牙”,腊月十六为“尾牙”。“头牙早,尾牙迟”,做头牙在上午,尾牙则在下午。十二月十六做“尾牙”最隆重。尾牙祭祀土地公腊月十六做尾牙牙,是指祭供土地公,而牙行则是做生意其商行。一般情况鸡头是对老板自家,使伙计各侬安心其做尾牙,转厝也安心其做年。......
2023-09-28
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此时鞭炮声与人们的欢笑声、欢呼声合成的旋律表示辞旧迎新和新年的祝福。《福建岁时风俗考》述:“福州除夕,各家多于门前烧柴撒盐,谓之烧火炮。”那时人们在除夕夜守岁,用竹节、松木块在庭院中叠成“火炮塔”,在夜幕中举火燃烧,同时还要不断地往火堆撒食盐,以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除夕夜放炮辞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由遐辰候起放炮仗辞岁其风俗就一直延续遘现在。......
2023-09-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