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摆塔,由八月十三夜开始至十五夜,十六日即拆掉,收起留存。每年添置补充,年年摆塔,遂成福州中秋传统习俗。中秋寻乐来摆塔《福建岁时风俗考》讲:“闽人对于中秋此节日,颇为重视,相互馈遣月饼,夜聚家人欢饮。长辈者购泥塑孩儿,互遣孩童。家家均于十三夜起至十五夜止,陈列所有泥孩,层层布置,加添古董、玩具、盆花、稻秧等于厅堂,供人玩赏,名曰‘排塔’,此风福州最盛。”排塔是福州中秋节特色之一。......
2023-09-28
“十里清光秋色佳,仙人桂树影婆娑。渠侬一夜都无睡,凝伫空庭赏月华。”过去,中秋晚上,夜深了,孩子们还不急于睡觉。他们要等着“捡月华”。传说,嫦娥在中秋夜深的时候,会扔下“月华坠”送给美人。谁能拾到,谁就能得到幸福。小时候,听老人家讲,若将“月华”藏在米缸里,这米缸里的米就永远吃不完;若藏在衣柜里,以后就有很多新衣穿;若藏在箱子里,就会有花不完的金银财宝。因此,中秋夜孩子们会合拢着两只手,“捧”着月光,将“月华”藏起。《闽中岁时杂咏》:“盖闽俗相传,月之华光,每岁于此夕下坠一次,得望见者,叩祷百事,无不如愿。”
中秋“捡月华”的美好传说在民间流传。昔日妇女中秋夜踏月出游、赏月,或许含有期待拾到“月华坠”的愿望。
更深坐月赏月华
“十里清光秋色佳,仙人桂树影婆娑。渠侬一夜都无睡,凝伫空庭赏月华。”旧底,中秋暝晡,天野迟啰,伲囝哥固无急去睏,伊各侬着等“拾月华”。传说,嫦娥着[1]中秋暝晡更静辰候[2],会扔[3]落“月华坠”送乞美人。底侬[4]会拾着[5],底侬就会得遘幸福。做细辰候,听老侬讲,㑚将“月华”囥[6]着[7]米缸裡势,者米就食
完;“月华”囥着衣裳柜裡势,以后就有野侈衣裳颂;“月华”㑚囥着箱箱裡势,以后金银财宝就使
完。故此,中秋暝晡伲囝哥会合拢两爿手“捧”着[7]月光,将“月华”囥起。《闽中岁时杂咏》:“盖闽俗相传,月之华光,每岁于此夕下坠一次,得望见者,叩祷百事,无不如愿。”
中秋“月华”美好传说着民间流传。往年[8]福州女界中秋暝晡踏月出游、赏月,或许含有希望拾遘“月华坠”其愿望吧。
注释
[1]着:在
[2]更静辰候:夜深的时候
[3]扔:抛
[4]底侬:谁
[5]拾着:捡到
[6]囥:藏
[7]着:用在动词后,表示已达目的或有了结果
[8]往年:过去
中秋夜赏月华。传说,“月华之状如锦云捧珠,五色鲜荧,磊落匝月,如刺绣无异” 。
有关二十四节气与福州习俗的文章
中秋摆塔,由八月十三夜开始至十五夜,十六日即拆掉,收起留存。每年添置补充,年年摆塔,遂成福州中秋传统习俗。中秋寻乐来摆塔《福建岁时风俗考》讲:“闽人对于中秋此节日,颇为重视,相互馈遣月饼,夜聚家人欢饮。长辈者购泥塑孩儿,互遣孩童。家家均于十三夜起至十五夜止,陈列所有泥孩,层层布置,加添古董、玩具、盆花、稻秧等于厅堂,供人玩赏,名曰‘排塔’,此风福州最盛。”排塔是福州中秋节特色之一。......
2023-09-28
在中国,圆也象征着团圆,在这一天,人们仰望圆圆的满月,自然就会有与亲人团聚的期盼,所以,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不过说起中秋节,中国人最先想起的诗词一定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时候苏轼任密州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一直到天亮,作了这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023-07-26
像比尔·盖茨那样许个愿望和企业管理者打交道时,常常会听到他们讲“经营理念”这个词。有效的经营理念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当初,比尔·盖茨的愿望就是:“将来,在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经营理念之于公司,就像宪法之于一个国家。有些经营理念牢固而持久,可以维持几十年不变动。但是,时代在剧烈地变化着,维持原有的经营理念已经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了。就是把企业的经营理念推广到每一个员工。......
2023-12-06
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听了一个叫阿拉的女学生在文学、代数、物理和历史课上的回答并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女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没有体验到那种心情激动、精神振奋的情感。我们发现,这个班里对同学的回答的质量也缺乏集体的关心,这种情况是学生对整个集体的学习缺乏热情的后果。......
2023-12-03
对于奇数跨刚架,均可以按照上述原则取半边结构分析,以简化计算。在取半边结构计算时,全结构即刚架的中柱所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应为按半边结构计算时所得结果的 2 倍,而中柱的轴力因属于对称内力,两半结构叠加的结果是中柱轴力必定为零。此外,采用半边结构简化计算时,荷载必须是对称荷载或反对称荷载。......
2023-08-30
秋日的海滨,你的微笑掀起飞花四溅的瀑布,在春天,爱情的季节,我更需要你的微笑,它像期待着我的花朵,蓝色的、玫瑰色的,都开在我这回声四起的祖国。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记得我俩比爬山,多少青春的日子,一起过得美满!尤其是《你的微笑》一诗,全诗都是围绕“微笑”展开的联想。......
2023-07-15
3中秋月下的故事1939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五。湘北开战两天后,55团奉师长唐伯寅命令赶到平江县浯口。22日中午到达浯口,接到命令速驰营田,增援95师抗敌登陆。罗文浪找到撤出营田的95师师长罗奇请求任务。团长将罗文浪3营摆在团的左翼。哥哥阵亡前的职务是副团长。60年代,一个名叫近滕富士之的女人,在《不堪之回首》书中讲了一个中秋节的故事。从“作者简介”和她讲的故事来看,她就是那个“战俘”。......
2024-0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