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春节拜年讨吉利福州做年,二十四节气与福州习俗

春节拜年讨吉利福州做年,二十四节气与福州习俗

【摘要】:正月初二清晨,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同辈亲友互相登门拜年,主人以橘待客,以示吉利。拜年给的红包称作“拜年钱”。拜年,古时崇尚跪拜,近代则改为长揖、鞠躬。拜年拜年,有吉又有钱那么,除夕给小孩的钱为什么叫“压岁钱”呢?春节拜年讨吉利福州做年,民间有拜年讨吉利风俗。细辈向大辈拜年。蜀辈[6]亲友上门拜年,主侬使桔待客,表示吉利。讲其是旧底拜年情景。

福州过年,民间有拜年的习俗。按旧例,正月初一人们在家守财不出门。民间拜年一般在正月初二、初三。正月初二清晨,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发“红纸包”。同辈亲友互相登门拜年,主人以橘待客,以示吉利

福州俗语“拜年拜年,没橘也要钱”。拜年给的红包称作“拜年钱”。过了除夕,不存在“压岁”了,便不称“压岁钱”。拜年,古时崇尚跪拜,近代则改为长揖、鞠躬。晚辈向长辈口称:“拜年!拜年!”长辈回应:“吉利!”或“发财!”等吉利话。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写道:“簇新衣服耀人前,礼数依然未变迁;路上相逢共长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说的是旧时拜年情景。民间拜年一般在正月初四之前,初四之后就开假了,人们要上班赚钱了。

拜年拜年,有吉又有钱

那么,除夕给小孩的钱为什么叫“压岁钱”呢?古人认为,除夕之夜,有叫“祟”的身黑手白的小妖怪会来侵害小孩。父母为保护孩子,用铜钱以辟邪,称作“压祟钱”或“压胜钱”。后衍变成除夕夜小孩向长辈辞岁,长辈把钱赏给小孩,此钱象征避邪去魔的护身符,称作“压岁钱”。于是,“年年压岁、岁岁馈钱”就成为一种传统风俗。

春节拜年讨吉利

福州做年,民间有拜年讨吉利风俗。按旧例,正月初一各侬一般屈厝[1]守财无出门。民间其拜年都着[2]正月初二、初三。正月初二,各侬早早谷起[3],颂俊俊[4]衣裳,去拜年。细辈向大辈拜年。大辈着[5]乞细辈“红纸包”。蜀辈[6]亲友上门拜年,主侬使桔待客,表示吉利。

俗话“拜年拜年,无桔也着钱”。拜年乞其红包叫着“拜年钱”。过啰三十暝晡[7],无存在“硩岁”啰,就无讲“硩岁钱[8]”。拜年,旧底[9]行时跪拜,近代就改着[10]揖拜、鞠躬。细辈向大辈讲:“拜年!拜年!”大辈回应:“吉利!”“发财!”等吉利话。清侬吴继筠着[2]《福州岁时竹枝词》写遘:“簇新衣服耀人前,礼数依然未变迁;路上相逢共长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讲其是旧底拜年情景。民间拜年一般着正月初四以前。初四以后就开假啰,各侬着[5]上班做事计趁钱[11]啰。

[12],三十暝晡乞伲囝其钱,干乜势[13]叫“硩岁钱”呢?旧底侬讲,三十暝晡,有叫着[10]“祟”其身黑手白其嫩嫩鬼囝会来害伲囝。爸奶[14]为保护伲囝哥,使铜钱来避邪,故此,叫“硩祟钱”“硩胜钱”。遘尾[15]就变成三十暝晡伲囝向长辈辞岁,长辈使钱赏乞伲囝。者[16]钱是避邪逐鬼其保身符,故此叫“硩岁钱”。“年年硩岁、岁岁赏钱”就成啰蜀种传统风俗。

注释

[1]屈厝:在家里

[2]着:在

[3]谷:翻身起来;谷起,表示起床

[4]颂俊俊:穿得很漂亮

[5]着:要

[6]蜀辈:同一辈

[7]暝晡:晚上

[8]硩岁钱:压岁钱

[9]旧底:过去

[10]着:用在动词后,表示已达目的或有了结果

[11]趁钱:赚钱

[12]回:那么

[13]干乜势:为什么

[14]爸奶:父母

[15]遘尾:后来

[16]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