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俍民,又名名恺、名星。席间,彭总要李俍民唱曲助兴,李略思后即弹唱了《文姬归汉》胡笳十八拍。彭总遭错误批判之后,有人说李俍民那年在怀仁堂弹唱《文姬归汉》别有用心,乃利用古曲攻击大好形势。李俍民先生自1940年至1964年20余年时间专心翻译外国文学,主要译作有《牛虻》《柯楚别依》《斯巴达克思》《白奴》《游击老英雄》等外国名著约520万字,是我国颇有成就的文学翻译家。......
2023-09-27
■ 乐炳成
上海堇风甬剧团曾风靡江南,享誉京城。该团团长贺显民乃是我镇贺家人(《中国戏曲志》初稿记故居为周隘陈)。贺显民原名国忠,生于1922年,自幼聪颖好学,酷爱宁波地方戏曲。从小随姑父曹显民学唱,曾用艺名“筱显名”。继从老艺人朱宝声学唱四明南词。用艺名在电台唱“宣卷”,开始说唱生涯。
抗日战争时,贺老师客串宁波滩簧,自编自导自演甬剧《华姐》,是甬剧始演时装戏的开创人,获得了意外的成功。由此从电台走向舞台,闯出“改革甬剧”的路子。与甬剧著名花旦徐凤仙同台演出,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心协力揣摩百家之长,兼收并蓄,秉烛达旦切磋技艺,使甬剧在百家剧种中升华了品位。1949年冬,两人喜结连理。
新中国成立后,贺、徐夫妇在宁波组建凤仙甬剧团。为配合各项政治运动编演了许多剧目,颇受群众欢迎。徐凤仙一度欲改唱越刷,贺显民苦口婆心劝说:“坚持甬剧阵地,才是雪中送炭,无愧家乡父老。”1953年夫妇俩应邀赴上海堇风甬剧团,贺显民任团长。剧团一度因演现代戏而经营收入不佳,他动员妻子变卖饰物接济生活困难的同仁,并常将自己获得的奖金和录音稿酬分给家庭困难的老艺人。他为人的品德一向有口皆碑。在此期间,他向文化部艺术局呼吁:“甬剧亟须扶持!”上级十分重视甬剧的发展,即拨款资助,并批准各甬剧团转为国营剧团。
1958年贺显民率团到浙东下海岛、入山岙、去农村、进工厂,搭台掌灯,宣传演出,并总结出“边演出、边宣传、边劳动、边生活、边创作、边辅导”的“六边”经验,由此获得“上海市文教战线先进集体”称号,他被评为宁波市先进工作者。
1962年,率团赴京汇报演出《半把剪刀》等剧目,受到中央领导的赞扬。首都的戏剧专家评荐甬剧是一颗“蒙尘的明珠”,这恰如其分的评价,使贺显民更致力于改革甬剧。他融汇四明南词的独特之长,改造原来的民间曲调,并将原属26(兰拉)的老基本调改成52(沙兰)的新基本调,丰富了甬剧唱腔旋律。后来又将大、小提琴加入乐队,为幕前幕间烘托舞台气氛,增强表演感染力。
贺显民一生在舞台上塑造有血有肉的角色50余个,被文艺界誉为“性格演员”。尤其在《半把剪刀》一剧中,一改过去脸谱的旧程式,把反面角色曹锦棠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恰到好处。行家评论其表演是“眼中有戏、心中有戏、身上有戏,连背后也有戏”。他为了研究不同剧目,不同人物的唱腔和造型,往往从夜戏结束琢磨至东方发白。
※贺显民作品海报
贺显民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全国文联及戏剧家协会会员,出席过全国第三届文代会,是一位兢兢业业为党、为民族文艺事业而奋斗并富有成果的艺术家。在“文革”期间,横遭诬害凌辱,含冤而逝。1979年获平反昭雪。
(文载1994年9月《岩乡情愫》,有删改)
有关侨乡大碶的文章
李俍民,又名名恺、名星。席间,彭总要李俍民唱曲助兴,李略思后即弹唱了《文姬归汉》胡笳十八拍。彭总遭错误批判之后,有人说李俍民那年在怀仁堂弹唱《文姬归汉》别有用心,乃利用古曲攻击大好形势。李俍民先生自1940年至1964年20余年时间专心翻译外国文学,主要译作有《牛虻》《柯楚别依》《斯巴达克思》《白奴》《游击老英雄》等外国名著约520万字,是我国颇有成就的文学翻译家。......
2023-09-27
农民协会根据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向县政府提出收租务必统一使用“十六两制”新秤,并在秤头上装订铜牌,以资识别。地下党员李侠民等同志得到消息,立即发动近千名群众,集结在解押农会干部的汽油船必须经过的清水桥和大青龙桥一带,举行规模空前的抗议示威。在地下党组织的精心筹划下,顾荆庸出面与黄大梁等当面交涉,黄大梁、沈友梅从自身利益考虑,同意成立“镇海县农会江南办事处”,让顾荆庸当了主任,使农会又恢复了活力。......
2023-09-27
陈怡良先生继承了他祖辈的遗德,一直乐善好施。它是陈怡良先生1992年捐资120万元兴建的。陈怡良先生花费了20多万元将其旧居修缮一新,又无偿捐赠给镇政府,并起名为耆英活动室,作为有一定知识水准的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家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陈怡良先生和他祖辈的业绩。......
2023-09-27
从前,如是丧家出殡,无论住哪一方,必要绕道上墩。据说,原有一位被皇帝封为“吓朝大人”的大俞家人祖先,为明朝进士,吩咐儿孙,自己死后灵柩返乡葬于薛家桥“石人石马”处。派去打探的两名仆人飞奔来报,说由三名轿夫相随的陈布雷先生的大轿在上墩东街那边停驻,先生下轿托帽在手,随一小童,步行过桥来了。伯父下车,手扶古桥扶栏,热泪盈眶。相机记录了这动人的一幕。......
2023-09-27
且说慧达获得舍利宝塔后,进行讲经传道,“戒杀行善,普度众生”。慧达是个诚实之人,信以为真,随即携带舍利与邬尚书一同进了邬府,却被软禁了起来。一定要救出这百余人的性命。一把抓住风水先生,把邬尚书杀人灭口的阴谋告知众人。※古阿育王寺邬尚书毁寺建坟的事情终于被皇上得知,于是被处死了。后人将戚堇与慧达藏身过的山称为赤堇山,其意是表彰戚堇的赤胆忠心。......
2023-09-27
大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积淀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纷纷回故里探亲访友,寻根问祖,并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自1991年以来,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捐资已达近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医疗、交通等社会公共事业。为褒扬孙周月琴对家乡公益事业做出的贡献,孙周月琴被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和“浙江省爱乡楷模”称号。......
2023-09-27
郑永平说过,他父母操劳的个体养蜂业很是不易。郑永平把父母“好好读书”四个字化为行动,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当“一班之长”,成绩好得没得说。出于对优秀人才的爱护,老师劝郑永平父母设法让孩子到像样些的学校续读初中。听了中学老师的提议,郑永平父母凭着养蜂人的智慧“发力”了!几经辗转,郑永平被转入境况稍胜一筹的新中学续读。......
2023-09-27
在桂林多年,他依然担任药物及外国药典及药品情报的翻译工作。接着又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叛徒”“历史反革命”等帽子,关进牛棚,无休止地“交代”、批斗,其间突患脑出血,致使半身瘫痪。1978年,经桂林市委组织部复查,桂林制药厂对他的所谓“历史问题”予以公开平反。在半身瘫痪期间,他仍以顽强的意志,每天练习左手书写,每天阅读中外书籍,从不懈怠。......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