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亲寻根的故事:侨乡大碶,香港创业者丈夫的人身安全引发担忧

探亲寻根的故事:侨乡大碶,香港创业者丈夫的人身安全引发担忧

【摘要】:住在乡下的文英母亲对丈夫的人身安全深为担忧。那一年,严文英只有8虚岁。在一个亲戚介绍下,夫妻俩于1950年同往香港打工,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创建了香港协昌玩具有限公司,严文英任公司董事。分别50多年后的第一次故乡之行,让严文英目睹了内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家乡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探亲寻根的愿望实现了,一个新的愿望又占据了她的心,这个愿望就像亏欠家乡什么似的,使她感到隐隐的不安。

1993年金秋十月,布阵岭下的大碶绿化村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村里的人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村里的人。“你找谁家呀?”曾任村支书的老李热情地问她。“我就是54年前离开这里的文英呀!”“你就是桥头严的文英?你可回乡来了!”村里的老人们终于记起了8岁离开家乡的小文英,80多岁的阿根婆牵着文英的手,眼眶湿润了。

1932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里,严文英出生在绿化村桥头严两间破旧的小屋里。她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她的哥哥此时已经3岁了。在军阀混战、暗无天日的年代里,严文英在南京做工的父亲为推翻腐朽没落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早年就参加了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是“二七大罢工”的骨干之一。住在乡下的文英母亲对丈夫的人身安全深为担忧。为了照顾丈夫,也因为在乡难以维持生计,母亲决定去南京找些事做,于1939年携儿带女,举家去南京谋生。那一年,严文英只有8虚岁。

1949年,严文英结婚了。丈夫殷梦培也是宁波人,出生在有山有水的东钱湖畔,从小在南京长大。在一个亲戚介绍下,夫妻俩于1950年同往香港打工,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创建了香港协昌玩具有限公司,严文英任公司董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望着分别54年后家乡的青山绿水和幢幢新楼,严文英思绪万千,泪如泉涌。

在侨务部门和乡亲们的陪同下,严女士找到了她的故居和祖坟,心底深处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使她更为欣慰的是,故居经过借住人的修缮完好无损,坟地洁净,碑文还上过漆,爷爷严大盛先生的名讳清晰如初。原来,每年的清明节,绿化村的老年协会都要为村里子孙在外的祖坟和无主坟代为扫墓,并敬献花圈。

严文英做梦也想不到,50多年来故乡的乡亲们并没有忘记严家,默默地照顾着她家的住宅和坟墓,她深深地体会到“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分别50多年后的第一次故乡之行,让严文英目睹了内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家乡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和故乡人的浓浓乡情使她尤为感动。“我该为家乡的建设事业做点什么呢?”返港途中,严文英始终思考着这个问题。探亲寻根的愿望实现了,一个新的愿望又占据了她的心,这个愿望就像亏欠家乡什么似的,使她感到隐隐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