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协会根据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向县政府提出收租务必统一使用“十六两制”新秤,并在秤头上装订铜牌,以资识别。地下党员李侠民等同志得到消息,立即发动近千名群众,集结在解押农会干部的汽油船必须经过的清水桥和大青龙桥一带,举行规模空前的抗议示威。在地下党组织的精心筹划下,顾荆庸出面与黄大梁等当面交涉,黄大梁、沈友梅从自身利益考虑,同意成立“镇海县农会江南办事处”,让顾荆庸当了主任,使农会又恢复了活力。......
2023-09-27
1960年起,於梨华着力追寻童年记忆中的浙东家乡,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梦回青河》,揭露中国旧式家庭对于妇女的迫害。这篇小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1963年全书出版后再版六次,不但被台湾的广播电台连播,还被香港邵氏公司购得电影制作权。它所受到的欢迎表明了她的成功,这无疑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增强了於梨华不断攀登的信心。
有一次,著名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在台北的一家冰店遇见从美国回家小住的於梨华,讲到自己对《梦回青河》的意见时说:“我尤其喜欢阿姆被阿爸抽打之后的那段描写,把一个旧式女人苍凉的心情和忍受命运的力量写得恰到好处,我看的时候非常感动。”听了聂华苓的意见,於梨华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会儿捏着拳头放在桌子上,一会儿蒙着脸,一会儿想伸过手来握聂华苓的手,又一迭声说:“你真好!你的话一点也不错。一个作家,要想打动读者的心,应该先打动自己才行。你知道,关于阿姆那段文字,我是哭着写的。真是用泪写的!一面写,一面哭,我简直忍不住!”聂华苓也为她对写作同自己所共有的那分热忱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梦回青河》的成功,使她一本连一本的作品接踵问世。短篇小说集《归》1963年由台湾文星出版社出版,它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台湾旅美留学生的生活及心态。继之是中篇集《也是秋天》(1964年文星出版社出版),描写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家庭悲剧。而后有长篇小说《变》(1965年文星出版社出版)、《又见棕榈,又见棕榈》(1967年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考验》(1974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傅家的儿女们》(1978年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雪地上的星星》(1966年皇冠出版社出版)、《白驹集》(1969年台湾仙人掌出版社出版)、《会场现形记》(1972年台湾新潮出版社出版)等。另一部重要作品长篇小说《焰》,写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的大学生生活。1981年,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又辑其作品出版《於梨华作品集》十四卷。除了回国观感散文,这些作品表现的内容都是中国留美学生或美籍华人家庭,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在美国生活的形形色色,有事业的成败,婚姻的好坏,对异国生活的适应,对乡土的怀恋和对下一代的安排。因为她最早开始写台湾旅美留学生这个特定题材,作品既多且精,影响甚大,所以被誉为“近二十年来留学生小说的鼻祖”。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於梨华描写留美华人作品中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写成于她到美国13年后的1966年,次年出版即获得台湾的嘉新最佳小说奖。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说:“这一则不太温馨而充分象征时代苦闷的恋爱故事是於梨华小说艺术已臻新阶段的明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牟天磊、佳利、意珊、邱尚峰等形象。尤其是牟天磊,去美国前,他朝气蓬勃、倔强、还有点野,而十年后却变成了另一个人,他的心灵的苍老、早衰主要来源于在美国独打天下的痛苦留学生生活。带着一颗空茫的心,他回台湾寻安慰、找寄托。看到深深扎根的棕榈树,他忽然醒悟到,自己是“没有根的一代”,这就是寂寞和苦恼的总根源。
“没有根的一代”的苦恼,是中国特定的政治局面,台湾和大陆长期分割的历史原因造成的。於梨华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就在于她敏锐、及时地抓住了时代心理,成功地塑造了牟天磊这个艺术形象。《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在台湾《征信新闻报·人间版》连载三月后,即被台湾和香港的评论家认为是一部感人最深,给读者影响最大的作品,牟天磊成了读者本身的写照。
多年来,於梨华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在她年近七旬之际,又创作了一部表现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又一次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是北美版的《围城》。
有关侨乡大碶的文章
农民协会根据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向县政府提出收租务必统一使用“十六两制”新秤,并在秤头上装订铜牌,以资识别。地下党员李侠民等同志得到消息,立即发动近千名群众,集结在解押农会干部的汽油船必须经过的清水桥和大青龙桥一带,举行规模空前的抗议示威。在地下党组织的精心筹划下,顾荆庸出面与黄大梁等当面交涉,黄大梁、沈友梅从自身利益考虑,同意成立“镇海县农会江南办事处”,让顾荆庸当了主任,使农会又恢复了活力。......
2023-09-27
陈怡良先生继承了他祖辈的遗德,一直乐善好施。它是陈怡良先生1992年捐资120万元兴建的。陈怡良先生花费了20多万元将其旧居修缮一新,又无偿捐赠给镇政府,并起名为耆英活动室,作为有一定知识水准的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家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陈怡良先生和他祖辈的业绩。......
2023-09-27
从前,如是丧家出殡,无论住哪一方,必要绕道上墩。据说,原有一位被皇帝封为“吓朝大人”的大俞家人祖先,为明朝进士,吩咐儿孙,自己死后灵柩返乡葬于薛家桥“石人石马”处。派去打探的两名仆人飞奔来报,说由三名轿夫相随的陈布雷先生的大轿在上墩东街那边停驻,先生下轿托帽在手,随一小童,步行过桥来了。伯父下车,手扶古桥扶栏,热泪盈眶。相机记录了这动人的一幕。......
2023-09-27
且说慧达获得舍利宝塔后,进行讲经传道,“戒杀行善,普度众生”。慧达是个诚实之人,信以为真,随即携带舍利与邬尚书一同进了邬府,却被软禁了起来。一定要救出这百余人的性命。一把抓住风水先生,把邬尚书杀人灭口的阴谋告知众人。※古阿育王寺邬尚书毁寺建坟的事情终于被皇上得知,于是被处死了。后人将戚堇与慧达藏身过的山称为赤堇山,其意是表彰戚堇的赤胆忠心。......
2023-09-27
大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积淀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纷纷回故里探亲访友,寻根问祖,并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自1991年以来,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捐资已达近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医疗、交通等社会公共事业。为褒扬孙周月琴对家乡公益事业做出的贡献,孙周月琴被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和“浙江省爱乡楷模”称号。......
2023-09-27
郑永平说过,他父母操劳的个体养蜂业很是不易。郑永平把父母“好好读书”四个字化为行动,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当“一班之长”,成绩好得没得说。出于对优秀人才的爱护,老师劝郑永平父母设法让孩子到像样些的学校续读初中。听了中学老师的提议,郑永平父母凭着养蜂人的智慧“发力”了!几经辗转,郑永平被转入境况稍胜一筹的新中学续读。......
2023-09-27
在桂林多年,他依然担任药物及外国药典及药品情报的翻译工作。接着又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叛徒”“历史反革命”等帽子,关进牛棚,无休止地“交代”、批斗,其间突患脑出血,致使半身瘫痪。1978年,经桂林市委组织部复查,桂林制药厂对他的所谓“历史问题”予以公开平反。在半身瘫痪期间,他仍以顽强的意志,每天练习左手书写,每天阅读中外书籍,从不懈怠。......
2023-09-27
※嘉溪牌坊嘉溪石牌坊位于北仑区嘉溪村西的夏树山南坡,老地名为胡家坟山,这里原为嘉溪胡氏墓园。墓园的东西南北各40至50米处的周围散有各种砖瓦砾、缸缽及青瓷片。现在只在墓园前的藁草灌木丛中独立着一座饱经沧桑的石牌坊。坊柱也有一定倾斜,经测量,东柱略偏向南倾斜5°,西柱略偏向北倾斜2°。柱间宽2.58米,露出坊柱外侧部分各长0.53米。柱间段长2.58米,加上两端各有0.07米的榫头插入坊柱内,全长2.72米。......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