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俍民:著名文学翻译家,《侨乡大碶》作者

李俍民:著名文学翻译家,《侨乡大碶》作者

【摘要】:李俍民,又名名恺、名星。席间,彭总要李俍民唱曲助兴,李略思后即弹唱了《文姬归汉》胡笳十八拍。彭总遭错误批判之后,有人说李俍民那年在怀仁堂弹唱《文姬归汉》别有用心,乃利用古曲攻击大好形势。李俍民先生自1940年至1964年20余年时间专心翻译外国文学,主要译作有《牛虻》《柯楚别依》《斯巴达克思》《白奴》《游击老英雄》等外国名著约520万字,是我国颇有成就的文学翻译家。

■ 乐炳成

大碶镇横河小李家是个颇有名望的革命大家庭,全家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振兴中华立下了光辉功绩。这里只简述“八仙”中一员——李俍民先生二三事。

李俍民,又名名恺、名星。1919年3月12日出生,从小在父母熏陶下勤奋好学,爱文学,专外语,怀文学醒民之志,行文明兴中华之心。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横河抗日救亡工作团,用戏剧、歌曲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1931年5月在其父兄支持下赴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抗大四分校毕业后,到淮宝中学任教,并自学俄文。1935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外文系,开始翻译苏联儿童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工作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译所、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译所等单位。

抗美援朝时随军赴朝,在彭德怀元帅身边当外文翻译。志愿军凯旋到京时,党中央在怀仁堂设宴,为援朝功臣洗尘。席间,彭总要李俍民唱曲助兴,李略思后即弹唱了《文姬归汉》胡笳十八拍。首长听他弹唱得悲中见壮,柔中生刚,声情并茂,霎时掌声不绝。谁知他唱了此曲,不幸埋下了祸患。

彭总遭错误批判之后,有人说李俍民那年在怀仁堂弹唱《文姬归汉》别有用心,乃利用古曲攻击大好形势。为此被贬调到浙江黄岩县县中当外语教师。

人生的挫折是难免的,然而人生的抱负通过自己奋斗仍可达到。李俍民先生自1940年至1964年20余年时间专心翻译外国文学,主要译作有《牛虻》《柯楚别依》《斯巴达克思》《白奴》《游击老英雄》等外国名著约520万字,是我国颇有成就的文学翻译家。

李老非常关心故乡的民间文化。1983年,李老追忆胞兄李长来烈士讲述的家乡山川风情,整理了《龙角山与虎头岭》的民间故事,刊于《浙江风情》。

1985年6月,我与陈培加老师冒昧去上海淮海中路1291号拜访李先生。李老平易近人,热情好客,鼓励我们搞好故乡民间文学。他不但提供素材,还亲自写稿。多次来函关心家乡民间文化,信中还讲了他自己大家庭的兄妹妯娌虽天各一方,但他们办起家庭交流文刊,每期轮流编辑印发,稿源由大家庭成员提供,互相交流思想心得,互通学习及事业上情况。李老如此言传身教,意在勉励我们以文会友,使我们感动备至。

(文载1994年7月《岩乡情愫》,有删改)

※《牛虻》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