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记曹氏夫人:兰闺异状

记曹氏夫人:兰闺异状

【摘要】:民国年间教育总长、教育家蔡元培,为曹氏夫人在哀启上作序表彰。曹氏夫人出嫁到大横河村李家时,正值中法镇海口之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妄想复辟封建王朝,曹氏夫人捐巨资助饷,积极支持民军起义讨袁。社会闻人张幼裳看到这一消息后写诗赞曹氏夫人:“助饷输财不计缗,兰闺胸次异常人。宏词嘉奖劳元首,‘卓识匡时’一额新。”1917年,曹氏夫人终因助学、讨袁等事操劳过度与世长辞。

■ 孙兆钧

曹氏夫人(?—1917),出生在芦江河畔的柴桥老曹村,适大碶街道横河李家。她家学渊源,幼承父教,知书达理,是巾帼须眉。她一生关心时势,敢于接受新潮,力主妇女独立与教育兴邦。在倡导女子读书、寻求妇女地位与女性解放事业中做出不朽功绩,被县人公认为妇女运动先驱,名载《镇海县志》。民国年间教育总长、教育家蔡元培,为曹氏夫人在哀启上作序表彰。

曹氏夫人的父亲曹昌燮,族名诚杰,字至敷,号珊泉,清同治十二年(1873)中举人、贡元,初任七品京官,为刑部福建主事。后弃官再考,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进士及第,入翰林院,后授编修。因疾归家病故,享年46岁。曹氏夫人虽然出身官宦之家,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她痛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制度,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封建社会里,凡女子都要遵守“三从四德”。在文化教育上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理念束缚,女子不能与男孩子一样读书识字。经济上不能当家理财,平时人际交往要笑不动唇、走不动裙,受到神权、族权、夫权的压迫。

曹氏夫人出嫁到大碶横河村李家时,正值中法镇海口之役。当时,镇海上空硝烟弥漫,人心惶惶,丈夫又不幸英年早逝,重担全落到她的肩上。她煞费苦心教养遗孤光墀(觐丹)、光坫(琯卿),使之学业有成,并年捐银洋300元资助横河公学,聘请优良教师,培育出一批优秀人才,如著名作家於犁华、翻译家李俍民等。

1917年,曹氏夫人在资助横河公学的同时,看到民间有许多女子渴望读书,但受到社会歧视,她决定在娘家柴桥创办一所专供女子入学的女校。这时她的家境虽然拮据,可尚有部分黄金首饰可以兑换现钞。她命子光墀、光坫选址柴桥田洋村樟漕头路埙中里(现为新胡氏宗祠)创办镇海县第一所女子学校“静德女子国民学校”。她亲自选聘德艺双馨的教师,购置全新的桌椅、黑板等教学设施,还储存教学基金银洋1万元。静德女子学校的开办,为柴桥地区女子读书求知开创了先例,许多闺阁女子冲破封建牢笼上了学。革命烈士胡焦琴生前亦求读于静德女子学校,在进步教师的教育下逐步接受新思潮,在大革命间加入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后来,由于坏人告密不慎被捕,成为宁波最早牺牲的女英烈。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妄想复辟封建王朝,曹氏夫人捐巨资助饷,积极支持民军起义讨袁。社会闻人张幼裳看到这一消息后写诗赞曹氏夫人:“助饷输财不计缗,兰闺胸次异常人。宏词嘉奖劳元首,‘卓识匡时’一额新。”民国总统黎元洪亲书“卓识匡时”匾额进行嘉奖。

1917年,曹氏夫人终因助学、讨袁等事操劳过度与世长辞。其儿侄辈承遗命在横河李氏敬德堂又兴办了一所静德女子学校。次子光玷在其母亲影响下,对灵岩区教育发展竭尽全力,为国家和民族振兴造就了不少人才。

(文载2010年8月《北仑文博》总第3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