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滋养影视艺术的土壤——与《现代传播》编辑部李立女士的对话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李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电视剧越来越明显地占据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位置,成了拥有更多受众的“文化快餐”。这种将文学与影视联姻的现象,无疑在文学与影视之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都说明,文学思潮对影视的影响很大,文学与影视是紧紧相连的。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要不要......
2024-02-01
■ 韩朝阳
《宁波市北仑区志》的古代人物中,载有李诚立传;镇海口海防遗址展览馆中,展有李诚立的墓志铭,系由礼部尚书薛三省撰文,刑部陕西靖史主事承德郎邵忠辅所书。据墓志铭所记述,李诚立,字符德(民国《镇海县志》中为元德),李纲之玄孙。碑中有“□世清苑草桥社人,以开国功升□部指挥”语,其祖李纲袭职浙江都指挥职。其父李釜亦官备倭浙江都指挥。李诚立因抗倭有功,后升任副总兵,是与戚继光将军并肩作战的明代抗倭名将,转战浙东沿海,扫平倭患,立下战功,但不幸因久骋战场,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李诚立墓志铭
据史书记载,李诚立的祖辈世代为武官,自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以来,相继在定海(镇海)任职,尽守土之责,为这一带的百姓平安做出了贡献。民国《镇海县志·职官表》载,李诚立的先祖李恭,为直隶临淮(今江苏省泗洪县)人,在明洪武年间以征战功,后升为宁波卫世袭百户。其子李达,在永乐年间(1403—1424),以征邓茂七之功,升任为定海卫世袭指挥佥事。民国《镇海县志》中将李达列为李氏在镇海世袭任职的第一世。
李凯,李达子,职官表列其为二世,袭职升浙江都指挥。明宣德年间(1426—1435),受命出征交趾(交趾郡,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战死于征场之上,官至二品。其妻王氏,系官家之女,知史书,明大义,事姑舅始终尽孝,时李纲年方龆龀,由是含辛茹苦,抚育遗孤成长。到明正统年间(1436—1449),李纲袭职都指挥,调定海卫,时其母每每训诫他:“汝父死国事为忠臣,汝其勉承先绪。”李纲则泣之以对曰:“不敢忘。”王氏九十而卒,旌其门曰“节孝”。这在民国《镇海县志·列女传》有载。
李纲(三世),袭职浙江都指挥职,后由杭州右卫调至定海卫。据民国《镇海县志·人物传》载,他治军“严明,有勇略,军旅振兴,衙门、城隍均于修葺,有政绩。性尤孝顺,母病危笃,每夜焚香北辰,以祈病愈,亲调药剂以进。母卒,丧葬惟谨”。
李釜(四世),字宝山,即为李诚立之父,官备倭浙江都指挥,严于治军,勇于抗倭,极有威名。
李诚立(五世),字元德,幼时即随父从军帐中,受其父言传身教,从小就怀有报国为民之心。其父去世时诚立十六岁,受袭任备倭定海(镇海)指挥,因当时倭寇侵掠频繁,督府镇海时“上征兵四集,檄下诸指挥,构顿舍各三百”,李诚立独为一日办成。当时督府所以称其材,可任为将。在镇海八年,调任松海备倭把总,行都指挥事。他严肃军纪,能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与戚继光将军共同抗倭,以战功升福建行司,转广东游击将军。在李诚立提议下,戚继光将军到东阳、义乌招募新兵,训练成“戚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成为抗倭劲旅。在台州一带连胜数仗,倭患始平。明万历七年(1579)春,浙东一带倭患又起,万历皇帝亲自召见李诚立,授他备倭都指挥、镇海大将军之职。在赴任途中,取道过家,终因久骋战场,积劳成疾,溘然而逝,时年仅四十二岁。因李诚立居于灵岩下李家,故建墓于乌石岙。
李诚立之子,名广平,字云蛟。身材极为魁梧,器宇轩昂,有其父之气概。后官迁临观把总,因举家外迁。
(文载2015年11月北仑作家文丛第三辑《海濡拾遗》,有删改)
有关侨乡大碶的文章
文学,滋养影视艺术的土壤——与《现代传播》编辑部李立女士的对话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李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电视剧越来越明显地占据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位置,成了拥有更多受众的“文化快餐”。这种将文学与影视联姻的现象,无疑在文学与影视之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都说明,文学思潮对影视的影响很大,文学与影视是紧紧相连的。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要不要......
2024-02-01
一位大臣向明世宗推荐了年仅27岁的戚继光。戚继光像戚继光对这支军队进行了严格训练。经过训练,这支军队作战顽强,纪律严明,很快成为抗倭主力,被人们称为“戚家军”。戚继光又奉命到福建抗倭。这时候,俞大猷已经复职,朝廷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两个抗倭名将联合起来,共同打击倭寇。从此,东南沿海的百姓又过上了安稳的生活,百姓们记着戚继光的功绩,称颂他为“抗倭名将”。......
2023-08-30
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随即收集所有的旧药全烧掉,全都听从孙医生的诊治,三天服一剂药,不过四五剂,到春天病果然好了。当初如果不遇到那位老医生,只托之于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直到精疲力尽还是不明白啊!因此就写下来警戒自己。......
2023-11-29
由此推测,有可能年富到泰安、泰山考察时,将36字官箴言带到了泰安州衙;也可能是泰安知州为迎合抚台的执政理念,借机主动索取官箴言。不然的话,官箴碑就不可能在泰安得以率先刻制。年富逝世37年后的明弘治辛酉年, 自称“贞庵主人”的泰安知州顾景祥非常欣赏年富刊行的官箴,遂刻碑立于泰安州署,“亦以自儆”。泰安的官箴碑早已无存,真实记录此碑刻以及流传经过的,是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官箴碑。......
2023-10-23
大戢山一带,也因此成为明代抗倭重地。烽火大戢洋,留下了俞大猷等明代将士的抗倭足迹。静静的大戢山,见证了明代抗倭战争的刀光剑影,也聆听了抗日空战的隆隆战火声。“龙骧号”驻泊大戢洋,情报传到南京方面。这支轰炸机队,被称为“铁雨大队”。他们从大戢洋上空返航,徐卓元机队发现有六架敌机紧紧追来,……......
2023-11-21
[附录二]《红楼梦》引用李杜诗辑考《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开宗明义地批评“佳人才子等书”的作者,为了“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诗词等于曹雪芹诗词,也未尝不可。据笔者统计,《红楼梦》引用李、杜诗之处远不止此数,今辑录于下,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
2023-11-27
成为李锦记创业的典范。1972年,李锦记开始把事业交给第三代,任命年轻有为的李文达先生为公司主席,担负起在新的时期拓展李锦记事业的重任。李锦记的业务,为何历年稳步增长,不论在港澳或海外均屡创佳绩,李文达先生以谦虚而朴实的口吻,向我们谈了他的五点见解和体会。......
2024-05-28
1949年冬,基于历史的原因,明诚中学部分师生迁往台湾。上午7点多便已出发,抵达成都时已近下午2点,几个小时的旅途劳顿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疲倦感。台湾高雄明诚中学寻根之旅台湾高雄明诚中学寻根之旅第二天一早,二人向苏处长道别后,便搭上了成渝大巴前往重庆。血浓于水,正是“明诚精神”永远闪耀的夺目光辉将两所远隔万里的学校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