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塘乐氏三雄:美誉官吏和坚正廉明者

湖塘乐氏三雄:美誉官吏和坚正廉明者

【摘要】:■韩朝阳唐末时,湖塘乐氏出了三位大人物,均身居高位,立朝正直,公正廉明,为世人称颂。昭宗命乐定鲁代为劳军,诏升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钱镠知乐定鲁有非凡之才,遂上奏于朝,授以赞理枢务官。因政绩卓著,旋迁湖南翊政使。在职为官正直,弹劾污吏,不避权贵。时李茂贞欲挟帝而封王,乐定鲁不顾自身利害,三次压章不报,其刚正之举,为世人敬佩。因子仁规等居高位,封赠越国公。建尚书宅于灵岩湖塘村。

■ 韩朝阳

唐末时,湖塘乐氏出了三位大人物,均身居高位,立朝正直,公正廉明,为世人称颂。乐定鲁,官御史中丞,封赠越国公;其次子仁规,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加封平章中书令(即宰相);八子仁厚,任御史中丞,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最高职位的武官),兄弟俩同政于朝纲。

※乐仁规、乐仁厚

乐定鲁(845—908),字惟忠,灵岩人。览书广博,有文武之才。唐乾宁元年(894)任山南节度经略官。善于审时度势,慷慨陈词,提出谋略多被采用,因而陇西郡王李茂贞将其比为诸葛孔明。泸州刺史柳玭知其好学,且精通兵事,亦命子弟拜其为师。唐乾宁三年(896),杭州刺史董昌僭位称帝,浙东招讨使钱镠起兵攻克越州(今绍兴),斩董昌。昭宗命乐定鲁代为劳军,诏升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钱镠知乐定鲁有非凡之才,遂上奏于朝,授以赞理枢务官。因政绩卓著,旋迁湖南翊政使。唐光化四年(901)授淮南节度副使。唐天祐元年(904),钱镠为吴王,保升乐定鲁为团练押衙,充明州都押衙以作辅佐。因勤于政事,百姓称颂,再擢升御史中丞。在职为官正直,弹劾污吏,不避权贵。时李茂贞欲挟帝而封王,乐定鲁不顾自身利害,三次压章不报,其刚正之举,为世人敬佩。因子仁规等居高位,封赠越国公。

乐仁规(867—937),字德模,号正夫。定鲁次子。少小聪慧,读书能五行俱下,十三岁通六经。时泸州刺史柳玭与其父交往甚密,尝过其家,见其不凡,今后必为国之栋梁,因上奏朝廷,命中书门下试以五赋,仁规立马而成,人皆惊叹,遂授以秘书正字。次年改任礼部郎,上书治道十策,再迁中书舍人。因见浙东自唐咸通裘甫之乱后不宁,故不因己之年少,以文职从戎而改为浙东节度使司押衙。自此夙夜砥砺,操持军事。后因参与剿灭刘文而获吴王赞赏,唐光化三年(900)加金紫光禄大夫。自奉洁廉,惠及百姓,再升检校兵部尚书,仍以文职摄守滁州。未几改守明州。在任公正廉明,不肥己私,故国库盈实,兵民俱安。吴越王每每以宝玩、良马、美女相赐,并上报朝廷,加封平章中书令,赐金鱼袋。后因年事已高,两次上疏辞官,归隐于慈溪大隐山(今属余姚),闭门著书,自得其乐。建尚书宅于灵岩湖塘村。

乐仁厚(873—942),字德卿,一字淳夫。乐定鲁之八子。不仅仪态俊美,如玉树临风,且极有才能,幼怀大志。后梁开平二年(908),吴越武肃王开基后,首次开科取士。时其兄仁规官居平章,仁厚协办科举之事,处事干练,尽显其辅佐之才。其后仁厚向皇帝上贤良、治平两策,受上宠赐,授以翰林检阅官,但其不愿为官,不就而归。明州刺史黄晟,见其有超群之才,委为马弩都管校,后转任监遏使,再迁行营巡察濠寨使兼左厢虞候监遏使。后梁开平三年(909),黄晟亡,仁厚与其兄仁规将刺史官印收归于都城,因受皇帝嘉奖,被授为节度都押衙,充本城下庄镇遏使。后梁贞明三年(917)转迁西都上河水军左右两都。后唐清泰三年(936),受诏回京都,再管水军左都。后晋天福二年(937)改任御史中丞,立朝正直,声誉日著,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后晋天福六年(941)因年迈辞官归田,徜徉山水,赋诗弈棋。次年秋因染疾而亡。享年七十。其所著之诗多佚失,今所见唯《登候涛山》一诗。

(文载2015年11月北仑作家文丛第三辑《海濡拾遗》,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