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街上的回龙桥则已改称会龙桥,只有莲花港上的回龙桥仍完好无损,存于故土。回龙桥回龙桥上的刻字陈家木桥陈家木桥上刻有“广福桥”字样的梁板沿田间的田塍路向西转南,约百米左右即是坐落于陈家自然村北侧莲花港上的陈家木桥。若如此,则与王同《唐栖志》记载的桥名陈家木桥应是相吻合的。......
2023-11-22
■ 屠明华
北仑沿海多碶,有新碶、大碶(碶上墩)、穿山碶、义成碶、算山碶、贝碶、备碶、居子碶……我们大碶地方还有两个几乎被人们忘却的碶——毕家碶和老碶头,值得一提。
毕家碶位于大碶老街下街的终点。新中国成立初,碶桥的右边是一夏姓大户人家的住宅,夏家主人无偿捐献街面一间,办红门朱墙的永安水龙会(救火会),左边是屠姓老板的宝兴轧米厂。
毕家碶其实是三眼大碶(碶上墩)的分碶,两碶南北相距约500米,同时建于明嘉靖中叶。桥面长宽相等,约丈三,两旁设有石栏和路灯(油灯),方石砌岸,下建碶闸。三眼大碶用于岩河上游千顷田地的泄洪排涝,而岩河西北隅的横河、杨家桥一带水系的排放调控则由毕家碶分担。毕家碶排放的水通过薛家、朱家宅、关圣桥,汇入新庙前的岩河。
据传,毕家碶是外地一毕姓富商捐资建造的。那富商拥有百万家财却无子嗣,以为前世缺德所致,于是赈济老弱孤寡,修桥铺路,乐善好施,出银建造了此座碶闸,题名为毕家碶桥。造桥建碶的次年,果然喜得一子,传为佳话。
从我懂事起,记得管毕家碶的是一个住在下街的40多岁的哑巴,水性极好。只见他每天在碶边徘徊,旱时封碶蓄水,台风或大雨后抽碶板放水,从不失误,颇受民众好评。小学一年级时的一天,放学路经毕家碶,因大雷雨刚过,桥上很多人看哑巴放碶,见他和帮手各握着一头绑有铁钩的竹竿往上钩碶板,因帮手配合不当,第二块碶板在石槽里轧住,他毅然脱掉衣服,赤膊纵身下河,冒着急流,用肩膀顶上碶板,排除了障碍,桥上众人齐声喝彩赞佩。
随着岩河中下游河床的涨高,毕家碶与三眼大碶同时于1955年撤闸废碶。2001年,毕家碶拆桥填河,建起了宽18米的人民北路。
老碶头位于距芦山(建有芦山碶)北隅约500米,地处新碶凤洋村和大碶芦山村的交界处金公塘的中段,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靖二十四年(1545),毕家碶至凤洋筑起了十里长塘,由县令金九成所建,故名金公塘,里人俗称大塘。建塘后,虽排除了海浪的侵袭,却造成了大树、张家埠、万代洋、向家桥一带地势低洼地区的内涝,当地民众联名向县衙求助,定海(镇海)知县金公亲临视察后再次拨银建造了此桥和碶闸,题名为大塘碶,俗称老碶头。
老碶头坐北朝南,面向大浦(岩河),桥面宽绰,三孔长桥下设三眼大碶闸,每眼碶的闸口凿有双道碶槽,可用两道碶板启闭,其规模仅次于碶上墩的大碶头,建成后解除了低洼地区内涝水漫之苦。
老碶头的建筑极为精良坚固,直至1995年拆除时仍完好无损,除了施工的考究的原因,建碶的选址得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碶头恰到好处地紧贴着建在一块礁石的旁边,桥底和桥脚均在礁石的延伸部分凿平砌石,故而桥墩和碶闸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桥的南端是高于桥面约三米的礁石的主峰,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孩童时,我们常爬上礁顶观海,在礁石的周围捉迷藏。
说起那块礁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的有一天,苍茫无边的东海狂风骤起,波涛汹涌,天昏地暗。忽然,天水相际处金光闪现,八只五彩斑斓的凤凰从遥远处飞来,回旋于海面上空,咆哮的大海顿时风平浪静。那八只凤凰各自分散降落于海面,落足处霎时长出了一块礁石,八只凤凰的足下长出了八块礁石。凤凰歇息后飞往龙角山与龙族婚配。后来,那长出八块礁石的海面被人们称为八凤洋。八凤洋涨成陆地后,从八个不同地方迁来八十户人家在此安家繁衍后代,被称为八十房。这就是凤洋村的来历。建造老碶头的这块礁石正是那八块礁石之一。
老碶头于民国中期就失去作用而留桥废碶,1995年拆除,建起了宽60.5米的泰山路桥。
(文载2015年4月《北仑地方志》总第21期,有删改)
有关侨乡大碶的文章
小林街上的回龙桥则已改称会龙桥,只有莲花港上的回龙桥仍完好无损,存于故土。回龙桥回龙桥上的刻字陈家木桥陈家木桥上刻有“广福桥”字样的梁板沿田间的田塍路向西转南,约百米左右即是坐落于陈家自然村北侧莲花港上的陈家木桥。若如此,则与王同《唐栖志》记载的桥名陈家木桥应是相吻合的。......
2023-11-22
提起大的老街老店铺,现在60岁以下的人已经不清楚了。余暇时,笔者根据几个耄耋老人的回忆记述,对老街的店铺布局进行系统的排列。大旧时的老街老店已经成为历史,老人们对老街老店的追忆和排列,为中青年及下一代对了解过去大集镇的历史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2023-09-27
唐家桥,在安田圩桥之左近。据当地村民介绍,该万安桥即《唐栖志》中所说的唐家桥,主要因为该村是唐姓聚居之地,故当地村民都将该桥称作唐家桥,而很少有叫万安桥的。万安(唐家)桥是一座三孔平板石梁桥,东西向跨于东横塘村中河道上。唐家桥及桥上刻字由于近年乡村中汽车已经普及,故村里在紧傍着古万安桥的南侧,建起了一座可通汽车的水泥桥,取名“新唐家桥”。目前该桥保存状况良好。......
2023-11-22
从父辈开始就背井离乡到台湾生活的虞惺一家,对于故乡的记忆只有来自父母的讲述。上午9点多,虞惺先生和他的家人出现在校门口。从此,每年的休学式上,虞惺先生的3万元人民币总是提前送达。之后,虞惺捐资4万余元,为新学校的1100多名学生定做了新校服和小红帽。听闻家乡扎马即将拆迁,虞惺再一次携家人来到了北仑。......
2023-09-27
莲藕为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按用途可分为子莲、花莲、藕莲。济南市吴家堡以及市区北部的沿黄地区均有包括莲藕、蒲菜、茭白等水生蔬菜生产,其中北园及吴家堡生产的莲藕在历史上曾享有盛名。吴家堡生产的莲藕以大卧龙品质最佳,为济南著名特产。这里白莲藕的形态特点是,根为须状不定根,茎为横生地下根茎,由藕和莲鞭两部分组成。莲藕不仅可做鲜菜食用,还可以酿酒。......
2023-10-11
在此同时,他们大力培养自己本地的文艺家队伍,仅在大纵湖小学,就有三名教师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这在文坛上是较为罕见的。每届“纵湖秋月”书法雅集活动都是以书法主题的歌舞晚会开场,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同台,现场作书,为桂花飘香的美丽大纵湖增添了浓浓的翰墨韵意。次日上午中国第八届“宋曹故里·纵湖秋月”书法雅集活动在大纵湖东晋城宋氏宗祠举行,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晓丹出席。......
2023-11-23
导读本篇谈君子立身行事的六大根本,即立身、丧纪、战阵、治政、居国、生财六个方面的根本要求,故以“六本”名篇。所谓“六本”,指孝为立身之本、哀为丧纪之本、勇为战阵之本、农为治政之本、立嗣为居国之本、惜民力为生财之本。......
2023-11-01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政治寓言。为证实自己的论点,卖柑者以排比句式,历数了行“大欺”的人。......
2023-07-19
相关推荐